作者:佚名
现在的女孩子太惨了。
不上网冲浪,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打为绿茶(此词仅为描述,不代表认同),成千上万人在心里朝着自己吐口水。
你只要打篮球不扎头发,就是心思不正经,想勾引别人男朋友。
也许是我想得有点多,但你不扎头发的行为就是怪怪的。
一看就不是真心想打球,哪个认真想打球的女生会不扎头发啊?
忘带皮筋不是借口,篮球场后面就是超市,超市能没有皮筋卖?肯定是故意不买,你就是想勾引男人。
女生又不是没有打篮球的,不跟女生一起玩,偏偏凑到男人堆里,一定是别有用心。
这一连串帽子看下来,溥仪都不得不直呼好家伙,趁早拉倒吧可,朕的大清都比你们开放多了。
拜托,已经2020年了,女生连随心所欲打篮球的自由都没有吗?就是对男人有企图才打篮球又怎样,现在女生主动找男人是耻辱吗?再说,打球的男人那么多,当全天下女人都能看得上你男朋友?要是打场球就被勾走了,这种男人又要来干嘛?
站女性要自立自强的人迅速反击,有些女生,能不能不要对女性抱有那么大的恶意。要是按你们那想法,看《后翼弃兵》这些大女主电视剧不得气死?
女主在一堆男人里下棋,她是不是想勾引男人?
还穿得那么漂亮,又不扎头发,接二连三睡了一个接一个男人,绿茶无疑。
虽然下棋跟打篮球不是一回事儿,但坚决支持大女主!
霸屏大女主
大女主算是近年来的大热词,来源于大女主影视剧。
学术界追溯,从《甄嬛传》热播后,有些人把甄嬛叫做“大女主”,以表示对这个角色霸气强势的认可。[1]此后,国产电视剧和舆论对大女主戏的关注越来越多,导致以大女主戏为噱头的剧一度霸屏。
2017年堪称大女主戏井喷年,《楚乔传》《欢乐颂 》《孤芳不自赏》《那年花开月正圆》都是大女主剧。《欢乐颂》不说了,现象级出圈剧,微博热搜不知道贡献了多少个,不看国产剧的人凭微博和公众号都听说了樊胜美。值得一提的是其它几部,评分和热度同样不低,《那年花开月正圆》豆瓣评分7.2,首播当天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收视率双台破一。《楚乔传》更是创造了国产电视剧播放量历史,成为史上第一部在播期间全网播放量破400亿的电视剧,也是至今网播量最高的电视剧。
虽然这数据不知道真假,但播放量第一的名头是它占了。
大女主剧的火热,引发了大众和学术界对大女主的探究。究竟什么样的剧才能叫大女主剧?什么样的女性又才能称为大女主?
达成的一些共识是:
1.女主必须是整部剧的核心人物,其他人皆为配角。在海报位置上,女主是绝对的第一主角。
2.内容上,主要是女主的自我成长和搞事业。
在成长和搞事业过程中,体现出的独立自主、坚强、果决、强势、不依附男人、不耽于情爱等等特质,就被称为大女主特质。
不是所有大女主都是真·大女主
独立自主是大女主最重要的特质。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女主,是靠别人尤其是男人成功的。即使得到了男性帮助,那也只是大女主成功元素中的小分子。
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是最近爆火的电视剧《后翼弃兵》,豆瓣评分9.2,近9万人参与评价,被称为继《致命女人》之后的第二部大女主爽剧。
女主贝丝·哈蒙在母亲去世后被送到孤儿院,在孤儿院里,她遇见了一生的兴趣所在——国际象棋。一次偶然机会,贝丝看见管理员夏贝在下象棋,睡觉时她盯着天花板复盘棋局,自己摸索出了下棋基本规则。
天赋型选手和学霸就是这么恐怖的存在。
发现贝丝的天赋后,管理员夏贝开始系统性地教贝丝象棋,比如战术列文费舍变列、纳道尔夫变列、后翼弃兵.......然后贝丝就一路下一路胜,在全是男子选手的国际象棋赛道中杀出了条血路,最终打败了最大的boss成为国际象棋全球冠军。
升级打怪的过程中,贝丝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她自己:
1.嗑镇定药让自己冷静,在天花板一次次复盘棋局。
2.疯狂吸入象棋知识,看完几乎能看到的象棋书,没钱的时候为了学习象棋甚至偷了商店里的象棋杂志(有钱后把杂志钱还了)。
3.养父抛弃养母,不给家里生活费之后,贝丝参加各种象棋比赛自己挣钱。(那时她还是高中生)
4.一次失败比赛后,戒掉了酗酒和嗑药习惯。
这就是这部大女主剧的爽点所在。一个没钱的孤儿,一个女性,在男人的地盘,靠自己努力成为了世界冠军。
而有些大女主剧,说着是大女主,其实是披着大女主的玛丽苏言情。
比如《楚乔传》中的楚乔,本来是一个奴婢,但被贵族宇文玥看上了。宇文玥亲自教她礼仪和武功,带她进入贵族圈和权力中心,接触她原本身份根本接触不到的资源——燕洵,同时,宇文玥和燕洵都爱楚乔爱得不行,然后楚乔就开始放大招了——搞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燕洵。
这算什么独立自主?
为什么大家都爱大女主
在国外大女主面前,国产大女主剧虽然有流量,但终究还是让人爽得不痛快。
大家想看的,是女性真正地活出自我,我命由我不由任何人。不是围着男性转,是有自己的事业、生活;不是把女性当做抢男朋友的敌人,不是女性互害,而是互相理解一起对抗社会规训。
波伏娃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嫁个好男人是诱惑,靠美貌是诱惑,生儿子是诱惑。社会新闻一次又一次戳穿了这些诱惑泡沫。
杭州女子失踪,其实是被丈夫杀死。章泽天美到因为一张照片成为网红,老公刘强东还是出轨了。
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并希望,自己能独立自主,能抵御传统规训对女性无处不在的诱惑。
作为满足个体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方式,人们选择电视剧时从来都有目的。想看甜甜的恋爱续命,就看言情剧;想实践下吊桥效应,就看恐怖片;想学习,就看纪录片。看大女主剧,就是为了痛痛快快地爽。现实骨感,大女主剧丰满。
只是,希望女性对大女主的追求,不要仅限电视剧。打篮球不扎头发就是想勾引自己男朋友那套,可以停停了。
1.韦芳. "大女主"剧中的性别权力分析[D].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