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且持续成长,不再是少有人走的路

究竟何种行径才是少有人走的路?又是为什么会称之为少有人走的路呢?

在这本《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的面对谎言里》,作者分享的案例都在试图向我们呈现邪恶之人的内心世界。

在心理学类的书籍中,很少有人能够如此真诚地与读者讨论现实生活中人们伪善、邪恶的源头问题。

毕竟这可能会引起大量读者的反感,因为书中所讨论的那些邪恶的行为,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似乎非常常见。

他们的具体行为表现为:

① 不允许他人挑自己的毛病,或者说自己在他人面前的所作所为是必然不会被他人挑出毛病的;

② 试图逃避责任、内疚感及罪恶感;

③ 说谎成性,常常用谎言来掩盖真相,试图将自己原本的错误行为合理化;

④ 漠视他人的存在,认为自己的所有需求,他人都需要无条件满足;

⑤ 用自身携带的消极力量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⑥ 无法承担面对真相时来自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这几条只是作为个体而言,他们趋于“独立”的行为表现,其行为模式大同小异,只是具体的行为、针对的对象以及在程度上会有些差异。

作者给邪恶下的定义就是阻止自我及他人心灵的成长的行为。

而更令人无法接受的则是完全放弃自主及个人意志的行径,比如那些自认为找到了可靠的集体的人,逐渐在集体意识中放弃了自我,也许他们原本内心并不邪恶,但是当他们找到可以持续依赖的“后盾”时,他们的懒惰便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使他们免于对自己的行为、甚至自己及他人生命负责,唯一会的就是服从、跟随。

1968年3月16日清晨,一支由500多人组成的美军队伍用各种武器屠杀了越南的美莱村大约五、六百名手无寸铁的村民。据说,整个屠杀过程持续到次日清晨,当时具体执行的成员有50人,其余的450人均为冷漠的旁观者。这种为了完成上级命令或是为集体而战、只管战绩、不问缘由的行为究竟有何意义可言?

我们都清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个体应该具备的自由意志、选择权、责任感、思考力等,一旦被瓦解,那么个体的存在将随波逐流,有时甚至会成为他人或集体作恶的工具或是帮凶。

斯科特·派克医生认为我们的确拥有着选择权,但为什么人们会放弃选择的这份自由呢?原因很简单,选择就意味着需要承担风险、责任及后果,而承担所需要的勇气却只有极少数人具备。

话说到这,就不得不说,面对真实的世界、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人际关系,以及在所有和自己产生交集的人生关系中以诚相待,都是需要勇气的;

人们面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承认自己作为父母是失职的等一切真相,也都是需要勇气的。

事实上,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在心理医生的引导及帮助下,使患者冲破自我保护的那道防线,逐渐意识到自己从未意识到的潜意识发出的信号,慢慢认清真实的自我,接着再对真实的自我进行深入了解、自我拓展、自我完善。

而在持续成长的过程中总要伴随着持续自省,自省就意味着承认自己身上存在某些不足,这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很正常,但对于那些原本没有成长意愿的人来说,承认自己有问题是无比艰难的事情。

事实上,邪恶行为的本质就在于人们为了逃避真相,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说谎、伤害他人、甚至做一些丧失道德底线的事情。这足以说明,探索真相的勇气,原本就是少有人有的特质。

促使人们改变的本质就是认清真相,了解真实的自己,然而那些始终不愿做出任何改变的人,唯有在他人身上寻找掌控感,通过操控他人的行为来使自己的内心获得满足,这无疑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说,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直面的责任,人不能靠依附于他人的思想或决策来寻求自己的发展轨迹。

而邪恶的根源是因从小缺爱、被父母忽视而导致内心逐渐生出了愤怒的情绪。​不合时宜的发泄都与内心积压多年的愤怒情绪相关。

其实早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作者就对此有过简要的阐释。即“某种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在幼年时期失去父母关爱的程度以及时间的早晚,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那么他的潜意识就会引导他去做一些能够博得他人关注的事情,有的是拼命学习,拿到最好的成绩,也有的则是偷盗、打架等恶性行为;

如果他在童年时期没能感受到足够的尊重、信任,那么他在成年后也很难学会对他人给予尊重和信任;

如果他曾经感受的是无休止地漠视、忽视、批评、指责等,那么他也会用同样地方式去看待他人。

总之所有消极的、无处释放的情绪,最终都会使人内心充满愤怒,而在他们仍然需要伸手跟父母要钱、需要父母给予照顾的年纪,他们断然没有勇气去对养育自己的人表达真实的想法。

在父母面前表现得无比听话、懂事,不代表他们内心也非常享受“自身独立人格被完全忽视、甚至行为举止都被他人掌控”的生活状态。

在本书列举的案例里,有个长期被母亲操控的患者黛西,她母亲的做法让女儿无法成长、独立甚至有自己的想法。她把女儿培养成了和她一模一样的人,母亲可以同时和好几个情人交往,并且她还会和黛西聊起自己的所有经历,同时,母亲也会和黛西谈论父亲的冷漠。黛西把一切都看作是正常生活的样子。

她们会共同谈论自己混乱的私生活,而母亲对于和自己行为举止完全如出一辙的黛西,却从不指责。似乎这样就能保住这段病态的联盟关系。

当黛西因为长期做心理治疗而发生了一些变化时,她才意识到母亲并不像自己认为得那么慈爱,而父亲也并非像多年来母亲对其指控得那般荒谬,因为她后来发现父母一直在默默地给予她关注和爱。

在心理医生的激励下,黛西逐渐搬出了父母的房子,但当她每次去父母家,想要离开时,母亲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比如讲一些有趣的话题)去阻止黛西离开,也就是想方设法去阻碍她追求自己的人生。

当黛西自己搬出去住了之后,才逐渐意识到母亲对她的经历的一切完全不在意,也不关注,她在乎的只有自己。

黛西从16岁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到23岁,可想而知,能够坚持这么多年,这说明她内心是非常渴望心灵得到成长,尽管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依然无法摆脱掉被母亲控制的那部分自我。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心理治疗也是如此。但持续为了成为自我,而积极地去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总归是正确的选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