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等,主要选取了已有化学成份相关记载的中草药,共1127种,涉及210个科,约2000种药用植物和真菌。根据比较归纳,确定了22个药用部位,7个味属性,5个药性属性,1个毒性属性,22个化学成份类别,12个归经,78种功效。对选定的1127种中草药,按药名,种,科,药用部位,味属性,性属性,有毒与否,有效成份类型,归经,及功效属性等进行数值编码;对缺失属性类,也予以标记。最后,形成一个交互式编码数据库,CHM-DATA Ver. 1.0,共含8个表。对中草药属性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和分析总数、频率/概率、百分数等统计量。同时,对1127种中草药,按科别对属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了中草药药性和功效的各种属性统计量,供进一步研究和应用(Zhang WJ. 2017. Network pharmacology of medicinal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 Basic statistics of medicinal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for more than 1100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Network Pharmacology, 2(2): 17-37)。
1 引言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粹。数千年来,中医药为保证国人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医药理论也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华医学和文明的重要宝库。近20多年来,建立在西方医学之上的西医西药,在解决人类健康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在过去20年中,药物设计的成功案例在显著下降。由于药物缺乏功效和意想不到的毒性,临床试验中的失败病例占到药物设计失败病例的一半以上。原因主要归结于传统西方药理学中基于单药物-单靶标-单疾病观点的药物设计指导思想(Budovsky and Fraifeld,2012;Zhang,2016b)。复杂疾病,如癌症和糖尿病等,通常并非单分子的突变或功能障碍,而通常由整体调节网络的功能障碍所引起(Zhang,2016a,b)。在网络中,单个分子是网络节点。因此,即使单个分子变化不明显,它们将共同导致整个信号路径的显著变化。在网络水平上,癌症相关的突变将主要出现在特定信号传导途径的基因中。因此,对于癌症和其它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靶标不一定是单个基因,而是特异性途径或网络。因此,基于生物网络的疾病分析势在必行。中医药理论正是以生物网络调节为中心,从而为疾病防治和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促使不少人将目光重新投向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医学体系。然而也正是在近10年来,中医药,尤其是中草药理论体系遭到了诸多的质疑,甚至有“中医将亡于中药”之说。主要集中在中草药属性和功效的表面化描述等数方面,对其内部关系和功效机制等,缺乏清晰的、规范的、科学合理的解释,缺少网络药理学理论体系,其理论给人们以“玄学”的印象。作为举措之一,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加大了对中医药研究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中医药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前不久,国家要求对中草药中夸大疗效、含迷信和低俗不雅用语的,以及命名不规范的,等等,要循序渐进予以处理。因此,建立新型的和合理的命名和解释体系就很有必要,而这需要以科学的、准确的中草药药性与功效机理为基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有关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发复强调,要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然而,传统中草药理论体系恰如上述背景,具有文化特殊性,也比较复杂。若要为国内外民众所认识和接受,首先要在中草药性能和功效属性科学化、普适化和规范化方面着手,进一步去其糟粕,建立起科学合理、简单易懂的中草药性能和功效解释和分析应用体系。
中国拥有药用植物达11000多种,占中药材资源的85%以上。过去,曾有人用统计法对中草药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五味等进行过分析研究;通过这些基础研究,可修正药性认识的偏差,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药性理论(王淑贤,2012)。然而,纵观海量文献,在这方面仍然缺乏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报道。中草药理论和应用已达数千年,是无数医者的经验总结,必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因而,可以进行统计归纳,由表及里,得到一些基本规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草药属性的大范围统计分析,探讨中草药性属性,味属性,有效成份,及功效属性的基本统计规律。这将为中草药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进一步应用基础,具有一定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中草药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2015),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1999),全国中草药汇编(《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975;王国强,2014),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国家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医药类信息规范推广查询平台(2017),中国植物志(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2004),本草纲目(李时珍,2012),中医世家(2017),百度百科(2017),南方药用植物(王玉生,蔡岳文,2011),北方药用植物(丁学欣,2009),中国医药网(2017),等等(包锡生,1997)。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及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主。主要选取已有化学成份相关记载的中草药,共1127种,涉及约2000种药用植物和真菌。其中,药用植物占98.94%,药用真菌占1.06%,总计约占中国药用植物和真菌总数的1/5。这些具有化学成份相关记载的中草药,包括了中医药理论或实践中常用或重要的中草药。
中草药数据的选取,主要依赖权威来源,也综合了主要的中草药文献和记载。因而,数据既有严格统计特征,又有大数据特性,也即数据分析有一定的容错性,少量的来源间不一致不影响结果趋势。在统计分析中,考虑到不同中草药文献药性和功效定义的差异,这种权威性和多样性来源的结合是合理的,有助于避免结果的特异性和局限性,也可避免产生系统偏差。其结果将具有最为合理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2 属性选择
2.2.1 药用部位
记录到的植物和真菌药用部位,在本研究中归结为如下22个部位,其中,全株/全草代表完整的生物体:全株/全草,地上部分,根,根茎,茎,枝,叶,花/花蕾/花序,花柱,花粉,果序/果穗,果实,种子,种仁,种皮,果肉,果皮/果壳,茎皮,根皮,茎髓/枝髓/根髓,汁液/树脂,子实体/菌核。其中,‘/’表示‘或’。
2.2.2 味属性
共有7个味属性:苦,辛,甘,淡,酸,涩,咸。
2.2.3 药性属性
药性属性共有5个:寒,凉,平,温,热。
2.2.4 毒性
毒性仅分有毒或无毒,不区分毒性程度。
2.2.5 化学成份类别
原则上,每种药用植物和真菌含有的化学成份均极为复杂,难以列举。本研究根据文献报道测定的约上万种潜在有效成份,将其分为如下22个类别,其中,将甙类水解后的产物也归入相应的类别:甙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胺类,甾醇类,挥发油类/油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萜类,酚类,醛类,酯类/脂肪,糖类/淀粉,醇类,酶类,(黄)酮类,烷类/烃类,醚类,烯类,蒽类/醌类,鞣质类,维生素类,无机物。极少数特别类型,因其罕见,缺乏代表性,不计在内。
2.2.6 归经
根据统计,归经共有12类:肝,胆,膀胱,肾,肺,脾,胃,心,大肠,小肠,血分,三焦。
2.2.7 功效
各种功效的称谓和定义,在不同中草药文献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归纳为如下78种功效,有些功效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清肝/补肝/舒肝/明目/退翳,生发/乌发,利胆/退黄,降转氨酶,补肾/温肾,利尿/通淋,利水/行水,壮阳/温阳/益精,强筋骨,生肌,清肺/润肺,祛痰/化痰,平喘/定喘,止咳,通鼻窍,祛肺结核,开胃/益胃,健脾/补脾,消食/化食,生津,利咽,消积/消滞,辟秽,止呕,强心/清心,除烦/安神/解郁/定惊,定痫,通便,润肠,润燥,涩肠,散结/软坚,止痢,止泻,凉血,止血,养血/补血,活血,化瘀/消痈/敛疮,消肿,降糖,降血脂,降压,滋阴,调经/通淋,安胎,通乳/下乳,理气/养气,下气/破气,抗衰老,通络/活络/舒筋,温中/和中/补中,止痛,抗癌,清热,利湿,解毒,降火,止渴,解暑/消暑,祛寒,祛湿,祛风,祛风湿/利关节,燥湿,止汗,发汗,解表/发表,收敛,排脓/消炎/抗感染,止痒,杀虫/驱虫,抗疟/截疟,解痉,透疹,逐邪,麻醉,除痹。这里,‘/’表示‘或’(or)或‘和’(and)。
总之,前述属性的部分重叠,不会对统计分析造成实质性影响。
2.3 建立编码数据库
对选定的1127种中草药,按药名,种,科,药用部位,味属性,性属性,有毒与否,有效成份类型,归经,及功效属性等进行0-1数值编码;对缺失属性类,也予以标记。最后,形成一个交互式编码数据库,CHM-DATA Version 1.0,共含8个表。
2.4 分析方法
作为系列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主要对中草药属性进行频率/概率分析,计算和分析百分数,总数等统计量。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1127种中草药的统计,共有210科植物和真菌。其中,菊科拥有93种中草药(8.25%),占绝对优势,依次为唇形科(55种,4.88%),豆科(52种,4.61%),毛茛科(38种,3.37%),蔷薇科(31种,2.75%),百合科(38种,2.48%),蓼科(28种,2.48%),伞形科(27种,2.4%),茜草科(21种,1.86%),大戟科(21种,1.86%),茄科(20种,1.77%),禾本科(18种,1.6%),玄参科(18种,1.6%),芸香科(18种,1.6%),姜科(17种,1.51%),萝藦科(17种,1.51%),防己科(16种,1.42%),樟科(15种,1.33%),桑科(15种,1.33%),五加科(15种,1.33%),罂粟科(15种,1.33%),等等( 表1,图1)。
3.1 药用部位
中草药各药用部位在各部位间的分布情况为,全株/全草(25%),根(19%),叶(12%),茎(8%),果实(7%),根茎(7%),种子(5%),等等(表2,图2)。全株/全草使用在所有中草药中占32.83%(370种),根占24.4%(275种),依次为叶(15.26%,172种),茎(10.03%,113种),果实(9.49%,107种),根茎(9.05%,102种),花/花蕾/花序(6.65%,75种),种子(6.12%,69种),等等(表2,图2)。
在前述21个优势科中,以全株/全草为主要药用部位者包括菊科(频率/概率: 0.67),唇形科(0.62),玄参科(0.61),茜草科(0.48),蓼科(0.46),禾本科(0.33),茄科(0.3),大戟科(0.24);以根为主要药用部位者包括防己科(0.75),毛茛科(0.63),萝藦科(0.59),伞形科(0.52),五加科(0.4),樟科(0.33),茄科(0.3),罂粟科(0.27);以根茎为主要药用部位者包括姜科(0.53),百合科(0.46);以叶为主要药用部位者包括桑科(0.33),大戟科(0.24);以果实为主要药用部位者包括芸香科(0.5),蔷薇科(0.42),桑科(0.33)。豆科(0.19)以种子为主要药用部位(详见附件)。
3.2 味属性
中草药所属味属性在各味属性间的分布情况为,苦味占比最大,占各味的38.37%,次之为辛(26.16%),甘(21.74%),涩(4.65%),酸(4.48%),淡(3.41%),咸(1.19%) (表3,图3)。各味属性在所有中草药中的出现频率/概率为,苦0.6096 (676种),次之为辛0.4157 (461种),甘0.3454 (383种),涩0.0739 (82种),酸0.0712 (79种),淡0.0541 (60种),咸0.0189 (21种)(表3,图3)。
在前述21个优势科中,以苦、辛为主者包括菊科,唇形科,毛茛科,蓼科,伞形科,大戟科,茄科,芸香科,萝藦科;以苦、甘为主者包括豆科,百合科,桑科,五加科。罂粟科以苦为主;禾本科以甘为主;姜科以辛为主。茜草科以苦、辛、甘为主(详见附件)。
3.3 药性属性
中草药所属药性属性在各药性属性间的分布情况为,寒性最多,占各性属性的29.65%,次之为温(26.15%),平(23.18%),凉(19.5%),热性最少(1.53%) (表4,图4)。各性属性在所有中草药中的频率/概率为,寒0.2976 (330种),温0.2654 (291种),平0.2326 (258种),凉0.1957 (217种),热0.0153 (17种)(表4,图4)。
前述21个优势科的药性属性主要为,菊科(凉),唇形科(温),豆科(平),毛茛科(寒),蔷薇科(平),百合科(寒),蓼科(寒),伞形科(温),茜草科(寒),大戟科(寒),茄科(寒),禾本科(平),玄参科(凉),芸香科(温),姜科(温),萝藦科(温),防己科(寒),樟科(温),桑科(寒),五加科(温),罂粟科(寒) (详见附件)。
3.4 毒性属性
有毒中草药共179种(表4), 占有无毒性记录中草药种类的16.14%(缺失数据不计入)。
前述优势科的毒性频率/概率大小依次为,茄科(0.65),大戟科(0.57),毛茛科(0.42),罂粟科(0.4),芸香科(0.33),百合科(0.29),萝藦科(0.29),豆科(0.19),防己科(0.19),玄参科(0.11),菊科(0.08),伞形科(0.07),蓼科(0.07),樟科(0.07),桑科(0.07),茜草科(0.05),唇形科(0.04),蔷薇科(0.03)。禾本科(0) 、姜科(0) 、五加科(0)中未记载有毒性(详见附件)。
3.5 化学成份类别属性
中草药化学成份类别间的分布,以甙类比例最大,占14.99%,次之为有机酸类(10.9%),醇类(8.2%),酯类/脂肪(8.18%),(黄)酮类(7.78%),生物碱类(6.81%),糖类/淀粉(6.6%),甾醇类(6.5%),挥发油类/油类(5.48%),烯类(4.45%),酚类(4.22%),醛类(2.15%),醚类(1.94%),等等(表5,图5)。
各化学成份类别在所有中草药中的频率/概率为,甙类最大(0.5301,572种),次之为有机酸类(0.3855,416种),醇类(0.2901,313种),酯类/脂肪(0.2892,312种),(黄)酮类(0.2753,297种),生物碱类(0.241,260种),糖类/淀粉(0.2335,252种),甾醇类(0.2298,248种),挥发油类/油类(0.1937,209种),烯类(0.1576,170种),酚类(0.1492,161种),醛类(0.0076,82种),醚类(0.00686,74种),等等(表5,图5)。
前述21个优势科的主要化学成份类别频率/概率见表6。例如,罂粟科和防己科均以生物碱类为主;樟科以挥发油类/油类为主,姜科以挥发油类/油类和醇类为主。除甙类外,菊科和唇形科以有机酸类,挥发油类/油类,及(黄)酮类等为主;毛茛科以生物碱类为主;蔷薇科以有机酸类,甾醇类为主;百合科、禾本科及五加科以有机酸类为主;桑科以(黄)酮类为主;大戟科以有机酸类和醇类为主,等等(详见附件)。
3.6 归经属性
在所有归经属性中,作用于肝经者最多,占23.2%,次之为肺(18.9%),胃(13.38%),脾(12.37%),肾(10.19%),心(9.02%),大肠(7.48%),膀胱(3.45%),小肠(1.43%),胆(0.37%),三焦(0.16%),血分(0.05%) (表7,图6)。归经在所有中草药中的频率/概率为,肝(0.5369,437种),肺(0.4373,356种),胃(0.3096,252种),脾(0.2862,233种),肾(0.2359,192种),心(0.2088,170种),大肠(0.1732,141种),膀胱(0.0799,65种),小肠(0.0332,27种),胆(0.0086,7种),三焦(0.0037,3种),血分(0.0012,1种)(表7,图6)。
在前述21个优势科中,菊科、唇形科、茄科、防己科及罂粟科主要归肝、肺经;豆科、茜草科、大戟科和毛茛科主要归肝经;姜科主要归脾、胃经;樟科主要归脾经;禾本科主要归胃经;五加科主要归肺经(表8和附件)。
3.7 功效属性
在所有功效属性中,清热功效最重要,占9.51%,次之为解毒(9.34%),止痛(5.43%),消肿(4.92%),祛风(4.7%),活血(4.02%),化瘀/消痈/敛疮(3.57%),祛湿(3.23%),止血(3.16%),止咳(2.59%),利湿(2.54%),祛痰/化痰(2.52%),理气/养气(2.42%),利尿/通淋(2.27%),清肝/补肝/舒肝/明目/退翳(2.18%),等(表9,图7)。
在所有中草药中,具有清热功效者最多,共445种,频率/概率为0.3949,次之为解毒(437种,0.3878),止痛(254种,0.2254),消肿(230种,0.2041),祛风(220种,0.1952),活血(188种,0.1668),化瘀/消痈/敛疮(167种,0.1482),祛湿(151种,0.134),止血(148种,0.1313),止咳(121种,0.1074),利湿(119种,0.1056),祛痰/化痰(118种,0.1047),理气/养气(113种,0.1003),利尿/通淋(106种,0.0941),清肝/补肝/舒肝/明目/退翳(102种,0.0905),等(表9,图7)。
在前述21个优势科中,菊科、唇形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百合科、蓼科、茜草科、大戟科、茄科、玄参科、桑科、萝藦科、罂粟科等,主要有清热、解毒等功能。姜科在祛寒、温中/和中/补中、理气/养气、开胃/益胃等方面,功效使用较多。伞形科和菊科在祛风方面,也有较多使用。各优势科之间比较,防己科的清热、解毒、止痛功效使用最为频繁(表10)。
4 讨论
毫无疑问,本研究预设各中草药的所有记载属性是客观真实的,至少在统计意义上是如此。其中性属性、味属性及化学成份,具有较高的客观真实性;归经属性尽管比较抽象,但也是无数经验的总结,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物网络特征。功效属性的客观性,尽管在总体上得到了承认,但对具体中草药和具体属性,仍需要大量的实证检验。
本研究中草药数量多,其中的优势科也都包含有较多的中草药种类,因而所述频率可作为概率的估计量。当然,中草药种类越多,这种估计就越趋准确。
前述一些药理结果,在实践中已有应用实证。例如,大麻、罂粟等富含生物碱,常用来降火、止痛等。含生物碱的植物,如茶等,可降火、燥湿等。多数瓜果富含有机酸类,食之有助润燥。毒性中草药主功消肿、止痛、杀虫/驱虫等,凉性中草药主功凉血、清热、解毒等,均为医者所广泛应用。本研究的中草药数据库也包括了一些食用植物。中医药养生强调药食同源,因此,本研究的结果,不仅用于中草药领域,对营养养生和饮食调节的理论与实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前述结果可见,自古以来关于中草药属性和功效的描述,尽管属于经验总结,但大多有迹可循,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我们要做的是,归纳总结科学规律,去伪存真,改进完善。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网络药理学启示。例如,作为一个典型例子,味属性-苦,通常对应于药性属性-寒,和化学成份类别-生物碱,以及有时也对应于毒性属性-有毒。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属性可能由几个其它属性所共同决定。也即,这种对应为单对多或多对多。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阐述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外部属性如味属性或性属性,与内部属性如化学成份类别,或网络属性如归经之间的关系。这将建立起从传统描述到网络属性和化学成份的桥接,从而有助于揭示、修正或完善中草药药用功能的网络药理机制。
参考文献
Zhang WJ. 2017. Network pharmacology of medicinal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 Basic statistics of medicinal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for more than 1100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Network Pharmacology, 2(2): 17-37
Zhang WJ. 2017. Network pharmacology of medicinal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I) Relational networks and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medicinal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Network Pharmacology, 2(2): 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