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缺席造船业重要峰会,“他们在价格上永远无法与中韩竞争”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2025年日欧中韩造船企业高峰会(JECK TEM 2025)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日本举办。据香港《南华早报》4月10日报道,美国造船厂将再次缺席这一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年度峰会,这是美国在重振其航运业的过程中选择走一条“孤独道路”的最新迹象。

JECK高峰会议云集了来自日本、欧洲、中国和韩国的造船业高管,此前该会议曾被称为日欧中韩美造船企业高峰会(JECKU),因为美国通常也会参加。

但自2023年以来,美国一直未派代表出席会议,并且也将缺席今年10月在日本举行的峰会。美国退出该会议的原因尚未披露。

《南华早报》注意到,中国造船业代表上周在北京对来访的日本代表团表示,JECK高峰会议应该讨论“全球关心的问题”。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消息,4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会见日本造船工业协会(SAJ)副总经理SAITO一行。

李彦庆表示,JECK会议机制已经成为世界造船业最重要的年度峰会。每年的JECK高峰会议为主要造船企业领导人及高管团队提供了洞察世界宏观形势发展、相关国家造船行业运行以及重要细分船型市场变化的机会,并为各国优秀企业家之间加强交流,建立产业友谊提供了空间。

据介绍,JECK高峰会议的传统形式是每个代表团就各自地区的经济状况提交报告,并单独介绍市场情况和讨论行业面临的挑战。今年会议的完整议程尚未公布。但《南华早报》指出,目前外界的焦点显然集中在华盛顿打造一支美国商业舰队以对抗中国的野心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喊出“重振美国造船业”口号,一如既往地试图靠着保护主义拯救国内产业。美国还计划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高额“停靠费,这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反对。

4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集装箱码头 视觉中国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的这些行动非但难以撼动中国在造船业的地位,还会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受到冲击。

据日本造船工业协会称,过去,美国在高峰会议上唯一的代表是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通用动力国家钢铁造船公司(NASSCO)。

报道指出,美国代表团规模较小,可能反映出美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市场份额极小。

国际知名航运研究咨询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美国船厂承接的未完成订单量不到全球未完成订单量的1%,而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船厂分别承接了63.62%、12.33%和12.05%。

船舶经纪和航运服务集团Banchero Costa的研究主管拉尔夫·莱什琴斯基(Ralph Leszczynski)说:“美国在那些国际造船协会中有一席之地,这令人惊讶,因为美国的造船厂实际上并没有与日本或韩国的商业造船厂展开任何竞争。”

“实际上,他们(美国造船厂)的角色只是观察员。”他补充道。

对于美国能否“从零开始”有效地建立有竞争的造船业,莱什琴斯基深感怀疑,毕竟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周密的规划。

“在价格方面,他们永远无法与中国或韩国竞争。”莱什琴斯基说。

美国试图打压中国造船业的同时,还寻求与日韩相关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边缘化中国造船厂。美国《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2024年早些时候,时任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Carlos Del Toro)视察了韩国现代重工、韩华海洋以及日本三菱重工的造船厂,他希望说服这些公司的高层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但莱什琴斯基表示,韩国或日本船厂短期内很难大幅提高产能,此外,由于不确定美国将在多长时间内维持对中国建造船舶的限制,日韩造船厂可能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

对于日韩造船厂提高产量以取代中国建造船只的能力,日本最大航运公司日本邮船社长曾我贵也同样表示悲观。

据路透社报道,曾我贵也3月下旬在新加坡海事周期间表示,目前日本造船厂已接近满负荷运转,在2028年之前几乎没有扩张空间。韩国造船厂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面临“非常糟糕”的财务状况,其扩张计划也不会很快实现。

今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一项计划,主张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高额“停靠费”。路透社援引海事专家的话称,如果一艘船在中国制造,由中国航运公司运营,该公司还向中国造船厂订购了船舶,那么每次停靠的费用可能累计达到350万美元。

代表国际远洋航运业的世界航运理事会警告称,预计全球98%的船只在停靠美国港口时都将被收取费用。美国航运协会CEO凯西·梅特卡夫(Kathy Metcalf)也指出,更换中国制造的船只并不像开关灯一样简单,“在打击中国的同时,也将惩罚美国的海上运输系统,这是难以接受的结果。”

路透社4月8日报道,在遭到美国多个行业的共同反对后,特朗普政府考虑放宽拟对中国船只征收的“停靠费”。

对于美国拟收取“停靠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表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