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的好你不夸,难道要留给下一任吗?!
《做家务的男人》热播中,张歆艺袁弘这对夫妻,有点上头。 特别是袁弘,宠妻狂魔的人设,官方认证。 一大早起床,不仅亲自下厨,还承担哄孩子的重任。
孩子的到来,让袁弘张歆艺的生活,变得琐碎起来。 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特别是无趣的家务。 他们擅长自娱自乐,连收拾储物间这种小事,都能成为当天的快乐喷泉。
满眼望去,都是袁弘在做家务,被问到结婚纪念日想要什么礼物,他的心愿清单在张歆艺的逼问下,真相大白: 一份地位。
当然,这只是玩笑。 为了妻子,袁弘主动学了很多新技能,其中就包括在家里完成牵引治疗。 当然,不建议复制黏贴,还是要向专业医生求助。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琐碎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别人代劳,请个阿姨,统统搞定。 袁弘不这么看,反而觉得生活中的琐碎,会成为亲密关系的保鲜剂。
两个人也会吵架,之前,袁弘随口一句“饿到睡不着”,张歆艺却走心了。 半夜下厨给袁弘煮东西吃。 本以为会是贴心惊喜,袁弘却因为正在减肥决定不吃。
看得出来,袁弘很无辜,也不开心,认为自己只是表达一下而已。 张歆艺也全是委屈,费了半天劲,最后还落埋怨。 两人各有各的道理,李诞的话,一语破的: “你比他更关心他自己”。
风波之后,袁弘帮张歆艺按摩,讲笑话逗她开心,看似道歉,同样也是对老婆深夜下厨的感谢。 虽然最后还是出于“小事化了”的目的把夜宵吃掉,可嘴上“好吃”的夸奖,从没断货,最后还撒娇地送上一句: “谢谢老婆”。
这句并不是为平息矛盾的“甜言蜜语”。 感谢和夸奖,他们再熟悉不过。 吃着袁弘做的意大利面,张歆艺的嘴,忙里偷闲,挤出对于老公的赞美。
偶尔的惊喜,有这样的吹爆合情合理。 可毕竟,一日三餐早就被袁弘承包,再有这样的操作,难免被解读成花式秀恩爱,甚至是做作。 这样的思维定式, 对袁弘张歆艺并不成立,“不惧表扬”这份爱情保鲜剂,早被划了重点。
谢谢,这两个简单的字,对很多人而言,却是难以启齿。 他们觉得,感激可以藏在心里,何必说出来? 毕竟,相处久了,无需开口就能心领神会的默契,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说出来,反而显得刻意生疏,让人尴尬。
只是,类似的“合情合理”,大家一定欣然接受吗? 《做家务的男人》里,魏大勋一家像极了我们熟悉的日常: 爸爸儿子是沙发双子,一窝就是一天,几乎是家务绝缘体。
妈妈事无巨细照顾好全家,虽然会觉得累,但坚持“不做完不休息”的原则。
看似平衡的状态,暗潮涌动。 被朱丹问到辛苦多年会不会有委屈时,魏妈诚实地给出肯定的答案。
有时,我们所谓的“默契”,并不是双方达成一致,可能只是无奈之下的妥协。 就像魏妈说的,魏爸以前在外忙于工作,自己自然承担起家里的大小事务。
只是,当曾经的平衡被打破,摩擦在所难免。 过往的分工协作,潜移默化地变成一种义务和责任。 魏爸可能依旧觉得家务是魏妈的事情,才有了屏幕前甩手掌柜的形象。
当然,家务的分担,只是片面。 归根结底,没什么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亲密关系也一样。 爱是一种互动,对方传递的爱意,是你为之付出的动力。 没人是天生的地暖,也没人能原地坐收一生宠爱。
魏爸其实爱得很通透,他在努力分担更多家务,哪怕每次出手都是灾难现场。 晚餐就绪,好吃之类的夸奖瞬间到位。 魏妈的委屈还在,但逐渐被魏爸的努力冲淡。
感谢也好,夸奖也罢,人们最想得到的,是自我付出后,来自对方的认可和欣赏。 袁弘失手做的蘸水,张歆艺却能找欣赏它角度。 随口一句抱怨再正常不过,可换个角度,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不好吗?
至于那些习惯性付出的人,不用为了认可和认同,刻意讨好对方,因为这是一个错误的信号,会让TA觉得你的付出心甘情愿。 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如果开诚布公之后,对方一如既往,那么就去寻找认同和喜欢你的那个人。 毕竟你这么贴心和优秀,还愁找不到欣赏你的人吗?
求求你,表扬我! 亲密关系的世界里,真的不需要这样的卑微。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