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梁山泊是怎么消失的?

NO.297 作者/Humanitas

当时王安石想要兴修水利,有小人进言:“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

制图/听风者 漫画/傲慢的上校 配图/大尾巴熊

对于水泊梁山,我们的认识大概只来自小说及影视剧《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啸聚山林,吃肉喝酒好不快活。朝廷大军屡次被好汉们打得落花流水令我们大呼过瘾,领袖宋江接受招安更令我们唏嘘不已,整个故事也往悲剧的方向发展,直到曲终人散。

小说第十回中如此描述梁山:“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枪森森似雨。断金亭上愁云起,聚义厅前杀气生。”我们的脑海中不难浮现出一幅画面:水陆险要兼备,这就是好汉们赖以生存的地利。实际上,如今的梁山周边已无多少水域,那历史上的它是否如小说所言那么壮观呢?

大野泽与巨野

梁山,也名良山,相传因西汉梁孝王在此游猎而改名,也有说法是为了避讳东汉赵孝王刘良。它既是山也是县级行政区划,在古代属济州地界,济州治所位于巨野县,“巨野”才真正关系到梁山的地理面貌。“巨野”本称作“大野泽”,大野泽乃是古代十薮(sǒu,意即湖泊)之一,《左传》记载:“(鲁哀公)西狩于大野。”可知大野泽是在曲阜的西面,哀公来此狩猎也能证明这里起初是水草丰美、野兽聚集的地方。后来,汉朝设置巨野县,属山阳郡管辖,“巨野”这个名称就一直传到了现在。

曾经宽阔无边的大野泽

那么大野泽是如何形成的?《禹贡》就已给出了答案:“大野既潴”。经学家们对“潴”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即平原积水而成。同时,它能积累成湖泽当然也离不开黄河及其支流的输入。

影响深远的一次发生在汉武帝同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处决口,河水向东南注入巨野,并泛入淮河、泗水。这场洪灾竟能持续二十余年,直到武帝亲自指挥才完成了堵口,他作歌的歌词“吾山平兮钜野溢”反映的就是洪灾过后一片汪洋的景象。

黄河侵袭之处,总会留下一片汪洋

汉朝对黄河的治理一直到东汉明帝时才告成功。王景通过将黄河与汴河分流,保证了当地济水的通畅,向北东流入大野泽,最后入海。除开济水,还有濮水、洪水(河流名)、汶水等支流,使得大野泽极为广袤,同时也是河网纵横的地带:“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

只有受到控制的黄河才是好黄河

大野泽水路交通的便捷,在战乱频仍的魏晋时代得以充分利用。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北伐前燕,命人在巨野开凿了一条三百多里的运河,后世称之为“桓公沟”,这条运河把泗水和大野泽接通,军队就能自清水进入黄河。后来刘裕等人北伐,也基本沿用了桓温的路线。

另一方面,人们开发的深入也让大野泽发生了严重的萎缩。桓温命人开凿运河就是因为当地水道不通,济水作为主要水源在当时已经断流,由于汴渠的修建导致济水改道,济阴、定陶只剩下枯竭的河堤。即便如此,唐朝时的大野泽仍然是片“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的巨大水域,之后能达到“八百里”的程度,显然是因为水源发生了变化。

梁山泊的形成与“八百里”的说法

梁山在起初并没有被水域环绕,只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被称为“梁山泊”与黄河在唐宋时的决口密切相关。王景治水后,黄河总体上维持了八百余年的平稳,直到唐末,决口重新频繁起来,大野泽水域也在恢复旧有规模。黄河泛滥必然携带大量泥沙,导致大野泽的位置不断南移,最终移到了梁山脚下

最终到了梁山泊脚下

五代是一个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残酷时代,军阀们为了争夺天下多次人为决堤,加剧了黄河的不稳定。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黄河在滑州处决口,波及汴、曹、濮、单、郓五州,洪水“环梁山,合于汶水”,“梁山泊”实质上已经形成。

而该名词正式被载入史册是在15年后:“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发畿内及滑、亳丁夫数千以供其役。”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五丈河(广济河)的疏浚,使得济水与梁山泊之间恢复沟通,同时梁山泊在漕运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即使宋朝结束了中原的战乱,黄河水患仍然变本加厉,朝中重臣文彦博指出责任在于官员治河不力:“此非天灾,实人力不至也。”无论如何,梁山泊不可避免地第无数次充当了黄河的泄洪区

哪怕是现代泄洪都能带来很大损失,何况是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至于“八百里”,则发生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当时王安石想要兴修水利,有小人进言:“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建议虽荒唐,但记载这件轶事的书却不少,可见是真实的。反过来想,短短一句话能有多种说法,反映出它用意并不浅,会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在朝中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苏辙还特地写过诗《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梁山泊》进行讽刺,自注“时议者欲干此泊以种菽麦。”

类似围湖造田?

苏辙的讽刺是有其根源的。梁山泊在士大夫们看来是个盗匪遍布的地方,最早可以甚至追溯到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彭越。受到五代以来黄河频繁决堤的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环境要恶劣许多,民风也普遍彪悍。陈师道提到过乡村里的青壮年很多都不从事农业生产,热衷于饮酒作乐,喜好拦路抢劫。所以朝廷常常派遣武官治理,监狱里人满为患,曹州濮州被称为“盗区”。

镖局显得更为重要

《水浒传》中宋江的家乡郓城当然也不能免俗。知州许几的传记告诉我们,盗匪另一大棘手之处在于渔民很可能同时是盗匪,而渔村也很可能是窝藏盗匪的巢穴。读过的人,恐怕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他们是智取生辰纲的重要成员。

淳朴的渔民逼急了活不下去也只能当盗匪了

但盗匪也好,农民起义也好,向来都是被逼上梁山。北宋末年,徽宗昏庸而不理政事,大权旁落,奸臣杨戬将梁山泊绵亘数百里的水域全部收归于掌管公田的“西城所”,百姓凡捕鱼、割蒲草都要依船只大小课税,违反者按盗贼论处,哪怕有水旱灾害也不进行豁免。当地本就民不聊生,杨戬这种与民争利的举措无异于雪上加霜。梁山泊内河道纵横、港汊交错,无法维持生计的农民、渔民还有本来就是盗匪的逃犯遂藏匿于此,逐渐形成了对抗朝廷的武装力量,宋江起义就是最为有名的那个。

上船之后很可能吃版刀面或者馄饨

不过,现实中的宋江起义远没有发展到《水浒传》那般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首先宋江本人是来自淮南的盗匪,流窜到了梁山泊水域;其次,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宋江一伙在梁山站稳脚跟,相反一直在流窜;第三,起义的规模远不如小说,举事者起初只有三十六人,虽然他们一度攻陷十余座城市,但最后还是被张叔夜率领的地方武装剿灭了,并不需要朝廷派出精锐。北宋末年的主旋律还是金国南侵,宋江起义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夺淮入海与梁山泊的消亡

金国灭北宋后,黄河仍然屡决不止,其中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在李固渡的决口导致黄河下游发生了分叉,新河道夺淮入海,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旧河道反而成为了支流。12年后,旧河道完全断流,梁山泊彻底失去了水源,就此走向消亡。

水域的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良田。金世宗就要求地方官员安置百姓屯田,还说百姓之前已经有自发开垦的行为,但是害怕被朝廷征租逃亡者甚多,出于安抚和巩固统治,世宗打算免除他们的租税和罪过。御史台在回奏中则补充到大名、济州两府,想来是梁山泊退地较多的区域。

山穷水尽了

但这在元朝人看来,是短视且没有规划的。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河北、河南道廉访司在奏折中明确指出开垦的隐患,黄河反复无常,一旦再改道回来,还需要梁山泊作为泄洪区,如果不早做准备,曹、濮、济、郓等州必然会再遭水害。只是,人们已经在新的土地繁衍生息形成村镇,怎么可能再让他们退耕还湖呢?这一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黄河再次决堤,由此引发了农民起义,元朝很快就崩溃了。

很明显是泄洪区的受苦群众

也正是在这次决堤之后,梁山泊宣告完全消亡。有许多著作记载决堤期间河水曾短暂淹没过巨野,但在贾鲁的治理下河道重新南流入海,湖泽彻底干涸成陆地,梁山泊最后只剩下泥沙了。顾炎武在巨野、寿张等地游历的时候,慨叹:“古时潴水之地,无尺寸不耕,而忘其昔日之为川浸矣。”还嘲笑了寿张县令的无知,县令在修志中认为梁山泊不过方圆十里,小说中“八百里”的说法是骗人的。从中也可见,梁山泊的消亡距离明末都很久远了,被人们所遗忘。

综上,梁山曾经拥有八百里水泊,这绝非施耐庵空言。当黄河发生重大改道的时候,梁山泊就逐渐萎缩,又由于黄河泛滥,湖底已经积累了无数泥沙,干涸之后的土壤极为肥沃,人们迅速来此定居开垦,断绝了再变成水域的可能性。如今的梁山其实还是回归了本貌,真可谓沧海桑田。

参考资料 l 汉书 . 班固;水经注 . 郦道元;资治通鉴 . 司马光;宋史 . 脱脱;金史 . 脱脱;读史方舆纪要 . 顾祖禹;禹贡锥指 . 胡渭;从大野泽到梁山泊:公元12世纪末以前一个黄河下游湖泊的演变史 . 贾长宝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