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菲律宾,与去年上任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进行了会谈。会谈后,两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菲律宾和美国已同意扩大两国之间的防御协定:美国军队获准在菲律宾建立四个军事基地。
根据美国国防部与菲律宾国防部网站上的联合声明:“菲律宾与美国自豪的宣布,两国同意在该国战略地区指定四个新地点,以加速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并在现有的五个地点实质性完成项目。”
华盛顿在声明中称,此次新增的地点和扩大的准入权限,将“允许更快速地支持菲律宾的人道主义和气候造成的相关灾难, 并应对其他共同的挑战”。
这里所谓的“挑战”,很显然是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加强军事力量来对抗中国。通过这项协议,华盛顿填补了美国从韩国、日本到南边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岛链上的缺口。过去这个岛链上的缺口正是菲律宾,毗邻两个最大的潜在冲突爆发点,中国台湾与南海。
而对于这次美军在菲律宾修建军事基地,外交部的回应如下:
“中方一贯认为,国家间的防务安全合作,应当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的利益。美方出于一己私利,抱着零和思维不断在本地区加强军事部署,是在加剧地区局势紧张,危害地区和平稳定,地区国家应当对此保持警惕,避免被美国裹挟利用。”
美菲军事联盟的跌宕起伏30年
历史上的菲律宾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美西战争中获胜后,美国从西班牙接管了菲律宾。在经历了被统治的几十年后,菲律宾于1946年获得独立。作为美国在该地区五个条约盟国中,历史最久的一个(其他四国分别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泰国),菲律宾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极为关键的战略伙伴。
冷战时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各种军事联盟,但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与苏联的解体,越南战争早已成为历史,冷战也宣告结束,美国与菲律宾的协定在战略上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1991年,菲律宾人推翻了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的独裁统治,也把旧的殖民主子(美国)送回家,进一步巩固菲国的民主和独立。美国人在1992年开始离开。不过菲律宾与美国之间在1951年共同防御条约依然存在。
1995年,中国与菲律宾就南沙群中的一个珊瑚环礁美济礁发生纠纷,不过美济礁最终所属权归中国所有。此后的20年里,中菲在南海地区摩擦与争端不断,菲律宾也曾多次考虑重新加强同美国的进一步军事合作,在南海的岛屿主权问题上加入新的筹码,但这一切因为杜特尔特的上任而不了了之。
2016年,杜特尔特就任菲律宾总统,他上任之后多次抨击了美菲军事联盟,并结束了大多数的大型军事联合演习,并且嘲笑美国的信誉。2018年,杜特尔特宣布计划废除菲律宾-美国访问部队的协议。不过最终受到来自政府内部以及武装部队的压力,这个废除计划被推迟。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在杜特尔特的领导之下,基本停滞不前。
不过这一切随着杜特尔特任期的结束在悄然改变。2019年,美国时任国务卿蓬佩奥明确表示,美国的共同防御义务涵盖南中国海的菲律宾军队,这也是美国在特朗普时期开启亚太战略的一部分,而拜登在上台之后,重申了这一承诺,也让这一联盟加速转变。
从美军撤离后的第30年,另一个马科斯——即小马科斯,菲律宾人口中的“邦邦”——重新回到了总统府马拉卡尼昂宫。之后,美国与菲律宾两国关系重新升温。去年11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对菲律宾进行了访问。三个月后,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再度访菲,确定了美国开启新的4座军事基地。
有争议海域的紧张局势
虽然重返菲律宾的美国军队不会像过去历史上庞大,但白宫现在要求进入几个新据点,都是非常敏感且让局势更为紧张的地方:一些是面向南海,另一些面向北面的中国台湾。
目前可以大概确定的是,美军的新基地应该会设置在卡加延省(Cagayan)、吕宋岛上的三描礼士省(Zambales)、巴拉望岛(Palawan)以及伊莎贝拉省(Isabela)这四个地方。卡加延省面对台湾,三描礼士省对着黄岩岛,巴拉望则面对南沙群岛。
吕宋岛靠近台湾,获准使用那里的军事基地将显著增强美军对台海危机的反应能力,从而有助于遏阻“台海冲突”。
巴拉望岛靠近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主权争端的主要岛屿和海域,向巴拉望轮派部队将使美军能更有效地帮助菲律宾。
美国人打的如意算盘
这一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国30多年前离开其前殖民地的局面,影响不容小视。
来自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东南亚项目主任博林(Gregory Poling)表示:“没有菲律宾的准入,在南中国海的应急行动就无从谈起,这次美国不是在寻求永久性基地,而是新的战略地盘。”
博林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中国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同时也为美国提供一个观察中国在台湾周围军事行动的据点。
也就是说,白宫正在寻求的是能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补给和监视的“轻型和灵活行动”的据点的准入,而非驻扎大量部队的军事基地。任何新的美国设施都将设在现有的菲律宾基地内,而美军将分小组轮流进入。
换言之,这并非回到1980年代,彼时有1万5千名美军和亚洲最大的两个美军基地在菲律宾,分别位于克拉克场(Clark Field)和附近的苏比克湾(Subic Bay)。
随着台海局势的日益紧张,菲律宾还可以是美国军事行动的一个“后方通道”,甚至是一个撤离难民的地方,因为在中国台湾,就有15万至20万的菲律宾人在当地工作。”
美国驻军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菲律宾曾是美国一些最大的海外军事设施的所在地。但外国军队进驻属于敏感政治问题,因为许多菲律宾人认为海外驻军是美国殖民主义的残余。
有关美军在菲律宾施行的暴力和虐待历史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30年前,当美国大兵父亲回去后,留下了15000名儿童与他们的母亲在菲律宾。
就在奥斯汀抵达马尼拉的当天,菲律宾民众走向街头,抗议美军在菲律宾新增设军事基地的行为。来自左翼组织“新爱国联盟”秘书长雷耶斯(Renato Reyes)告诉记者:“我们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不平等,菲律宾被迫承担社会成本。当地留下了强暴、虐待儿童和有毒废弃物的历史。”
菲律宾不愿成为美国棋子
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卡夫特(Herman Kraft)警告称,马尼拉不会成为美国联盟的亲密成员,来挑战或抵御中国崛起:“菲律宾没有像澳洲和日本那样做事情,去直接挑战北京在南海或东海的利益。马科斯总统希望与美国保持好关系。但他也希望与中国保持友好以获得经济利益。”
一月初,小马科斯上任菲律宾总统后,访问非东盟国家的第一站就是中国。作为2023年首位到访中国的国宾,马科斯除了夫人之外,几乎把整个内阁都带到了北京:外交,财政,旅游与通信等多个部长,甚至姐姐艾美与前总统阿罗约都在访问团队列里。
一方面小马科斯表达出对中国的高度重视,并高歌与中国的合作友谊。另外就是40多人的商业代表团,包括矿业,能源与农业等,最终签订了十几份的经济合作协议。2022年,菲律宾的经济增长率达7.6%,超过此前政府预期的6.5%的增长目标,这也是1976年之后录得的最高经济增长率。
不过仅仅一个月后,马科斯就获准了美国在菲律宾增设军事基地。这一出大国平衡战略,被马科斯玩得相当熟练,这也是像菲律宾这样的东南亚国家的典型方式:即经济靠中国,军事找美国。
菲律宾选择军事上加强与美国的合作,面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问题中以及在中国南海的紧张局势,小马科斯引用了这么一句谚语:“大象打架时草被践踏,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是草,而我们不想被践踏。”
雷耶斯批评菲律宾长久以来的“殖民心态:“我们又一次被夹在了两个大国的中间,而菲律宾仍然有殖民心态——既把美国视为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