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大药房:DTP营收上涨23%,占零售收入70%

2021年财报显示,柳药股份的桂中大药房零售业务营收27.3亿,药店739家。其中DTP业务营收18.15亿,为零售业务贡献了7成收入。

2022年,其处方外延项目如何再续增长?

文 | 小天

01

总营收171亿元,同比增加9.36%

净利润同比减少18.72%

3月31日,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药股份”)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营收171亿元,同比增加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亿元,同比减少18.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亿元,同比减少49.92%。

图片来源2021年柳药股份财报

从主营业务来看,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的营收如下:

批发业务:营收138亿元,占主营收80.77%,同比增长8.97%;毛利率7.88%,同比减少0.75%。

医药零售:营收27.3亿元,占主营收15.96%,同比增长9.59%;毛利率19.41%,同比减少3.84%。

医药工业:营收5.4亿元,占主营收3.14%,同比增长17.15%;毛利率53.95%,同比增加2.16%。

图片来源2021年柳药股份财报

02

DRGs、集采影响经营业绩

掣肘医院销售25亿的增量

柳药股份认为,经营业绩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

3大因素影响业绩

1、 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推动公立医院强化药占比控制,影响公司批发板块收入增速。

在广西公立医院逐步推行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政策推动下,2021 年,广西公立医院尤其中高端医院进一步强化了医院药占比控制,由 30%的控制目标下调至 25%以下。药占比的控制导致医院端整体用药量下降,而医院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73.68%,因而公立医院用药量直接影响公司药品销售规模。公司初步测算,因医院药占比控制对公司医院销售造成约13 个亿的增量影响。

2、 带量采购的实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2021 年,国家带量集采第四、五批品种、广西 GPO(药品集团化采购)第二批品种、广西参与重庆常用药及短缺药联盟采等落地执行,其中国家集采第四批、第五批品种平均价格分别降幅52%、56%,广西 GPO(药品集团化采购)第二批 164 个品规平均价格降幅 43.25%,重庆常用药及短缺药联盟采24个品种50个品规在广西平均降价幅度达 20.9%。该类品种约占公司销售规模的约 7%,部分品种毛利率下降约2-5 个百分点。

尽管价格较低的集采品种的销量和规模有所增长,但对其他未进入集采的同类竞品的销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公司的收入端和利润端受到相应影响。公司初步测算,因带量采购对公司医院销售造成约12个亿的增量影响。

3、 相关费用增长影响公司净利润。

较去年同期相比,在本报告期内,在 2020 年疫情期间,公司享受社保减免政策 1000 多万元,而 2021 年不再享受相关减免,社保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故公司整体费用较去年有所增加。

03

头部连锁入局广西加剧竞争

DTP业务营收上涨22.76%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药店总数739家,较去年末新增门店38家,关闭门店7家。其中医保药店625家,较去年末增加86家。从整体来看,2021年公司放慢零售药店开设速度。

零售业务面临挑战。柳药股份认为,全国性连锁药店已逐步进驻广西,并加快在广西各城市的布局,尽管公司积极拓展柳州市外市场,但仍然会面临这部分优质连锁药店的挑战。此外,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下,跨区域电商平台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也纷纷加入市场竞争中,市场格局更加复杂,竞争异常激烈。

广西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区共有22791家药店,其中连锁门店15928家,零售门店6863家,连锁率69.8%。根据中康药店通2021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大参林在广西门店数超过1300家,一心堂在广西门店数835家,老百姓大药房在广西门店近500家。

相较其他头部连锁的竞争,桂中大药房的强竞争力在于DTP业务,该业务占零售收入近70%。得益于母公司在临床品种上的独家优势,2021年桂中大药房DTP业务含税销售规模达18.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76%;其中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六大慢病病种含税销售 3.46 亿元,形成持续消费群体。

截至2021年底,公司DTP药店数量达112 家、医保双通道药店38 家,开通各类慢病医保统筹支付的门店18 家,实现了慢病服务的全药店覆盖。

04

三个方面提升零售业务

加快落实处方外延项目

2022年,柳药股份将从3方面提升零售板块业务。

(1)发展特色药店

2022 年,将合理增设药店,尤其强化在空白区域、医院周边及人流社区的布局,提高 DTP 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医保统筹药店等特色药店数量,加快社保与商保的接入。

(2)提升专业服务

依托批零一体化渠道资源,突出品种和价格优势;深入开展慢病管理等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店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平台搭建、会员系统完善和新媒体运营。

(3)落实处方外延项目,构建“新零售”业态

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大药房已与区内近20 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处方外延项目,已完成10家医院的平台搭建,并在广西柳州、南宁等 4 个核心城市建立与当地公共 APP 客户端的对接,通过平台逐步建立与所在城市医疗机构的处方流转机制。

同时,依托仙茱国医馆互联网医院服务和其他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与零售门店线上、线下慢病健康服务、药品销售配送服务的衔接,打造一站式就医用药链条,从而提升居民健康消费便利性和获得感,构建“新零售”业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