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霓虹熄灭,黄河路上坐看风云四起的香烟店“景秀”,改换门庭,成为“过客”。
一句“江湖再见”,迎来《繁花》曲终人散。
本剧豆瓣评分从初始的8.1,逆势上升至8.4。自2013年《一代宗师》上映至今,王家卫无负这十年。胡歌、辛芷蕾、马伊琍、唐嫣等璀璨的沪上明星,也因此收获人生重要的代表作。1月10日,央视剧评指出,《繁花》可能会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孤品。
以上海之名,成就一场炫目的烟火大秀,当中有一往情深,更有万艳同悲。交口称赞的跨年大剧,确如其名,纷华靡丽,绚烂之极。《繁花》为什么好看?秘密或许就藏在片尾的字幕里。
壹
初到黄河路,便搅弄风云的至真园老板娘李李(辛芷蕾 饰),与胡歌饰演的宝总,有着一种惺惺相惜又棋逢对手的宿命感。她的结局竟是出家为尼,大出观众所料。其实熟悉原著的都知道,这是金宇澄为她写下的终局。
宝总不婚,不恋,多情又深情,却总是及时止住,不越雷池,若放当下的网络上,当是“渣男”无疑。实则,化作金鱼游走的“蓓蒂”和不能赴十年之约的“雪芝”,这两个旧日的梦,早已蛀空他的心绪。后来的逢源,更像是修补,抑或是试探。这种缱绻的暧昧,正是原著的书写。
至于汪小姐、魏总、玲子、强总以及单相思楼里的痴男怨女们,他们的执迷与不甘,惶惑与放浪,耽溺与憾恨,无不脱胎于原著。人物经历或许不同,但情感底色是相通的。
片尾字幕,赫然一排大字,“根据金宇澄‘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实在无愧其名。只因这种改编不唯物,实唯心也。
字幕中还藏有一行字,揭示了剧集的另一文本来源。
木心《上海赋》最初发表时,责任编辑正是金宇澄。他当时读完,就有一种“吓了一跳”的感觉。“我是上海人,我怎么就不知道那么多的事情。(木心)深入了那么多我这辈人看不到的画面。”
从某种程度上,《上海赋》为《繁花》提供了一种精神图层。这种图层,又直接嫁接到王家卫的创作上,使得他在恣意“妄为”中而有一个精确的“导航”。
《上海赋》后收入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一书中
剧中开篇,爷叔教导阿宝的“三头”理论:派头、噱头、苗头,直接来源便是木心。
《上海赋》“吃出名堂来”一节中有写:“空中酒香油气煎熬燔炙五味陈杂”,“吃掉的鱼肉喝掉的茶酒可堆成山流作河”,“整个酒楼会浮起来浮起来,整条街也随之恍惚荡漾”,细细审夺,何尝不是《繁花》剧中的食色本质。
又如“只认衣衫不认人”一节,他对西装和旗袍的论述,精当至极,绝对行家,这些都“大象无形”地化入了剧中角色,尤其是宝总身上。
糜烂又颓唐,争锋又斗场,成就一场万花筒里的繁花世界。虽说木心写的是十里洋场,但和王家卫镜头里的上海几乎如出一辙。
剧版主体是外贸与股市的协奏曲,是由商战引起的乘风化龙和龙争虎斗。这部分内容来自冯仑的《野蛮生长》和应健中的“股市”系列长篇小说。
“一个奋斗的男人的一生,是雕刻自己的一生,同时也是摧残别人的一生,他像雕刻萝卜花儿似的,一刀一刀把自己雕刻得很好,越从远处看越伟大,越走近越觉得很可怕。”冯仑笔下的男人,绝似胡歌演绎的宝总。
被圈内称为“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对企业、贸易、商战,可谓知之甚详;与之类似,应健中长期参与证券市场,经历过股市中的各种事件,见闻甚广,知识庞杂;他们二人有足够的本钱和能耐,提供王家卫想要的戏剧冲突。
应健中,《繁花》股票顾问,股市系列长篇作者
有人诟病《繁花》的商战风云,是对金宇澄笔下市井烟火的背叛。实则,正是这种一掷千金的奢靡与风云莫测的人心书写,才能将时代的浪潮推至最高,才能衬出大浪过后的风雨飘摇和人世苍茫;那一句句“江湖再见”和黄浦江上的节日烟花,才能令观众产生怅然的悲剧感。
《繁花》原著出人物底色,《上海赋》画精神图层,冯仑和应健中提供戏剧冲突,让故事的起落兴衰有一个着力点,王家卫和编剧秦雯再加以创作,这样的故事从里到外都撑得住,罩得紧,写得密,绑得牢。故事好看,正在于此。
贰
“我觉得《繁花》应该是在我最美的年华里,留下了我最美的样子,是我值得一辈子拿来回看的一个作品。”
《繁花》首映礼上,辛芷蕾发出这般感慨。别的演员,如唐嫣、马伊琍等也有同感。事实上,几乎所有参演王家卫电影的女演员,都曾将人生最美的模样,呈现给王家卫。
他的单机位拍摄、遮挡摄影、伦勃朗光、胶片调色、慢速快门、抽帧影像等,无不是他的美学风格。人物好看,是腔调,是追求,是王家卫之所以是王家卫的不二法门。而成就这种极致摄影的,自然少不了一群资深人士的助力。
片头字幕,视觉总监鲍德熹,20次提名、7次荣获金像奖最佳摄影,2000年凭借《卧虎藏龙》斩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可以说,他在摄影界的位置,如王家卫在导演界的位置般,都是令人仰止的大师。
有鲍德熹掌舵,王家卫在摄影上的任何想象和苛求,几乎都能实现。单从他的微博所发布的人物剧照来看,观众就能明白,要成就《繁花》的影像魅力,鲍德熹及其摄影、灯光、移动团队,可谓是居功至伟。
鲍德熹微博,他摄“李李”辛芷蕾
当然,一部影视剧的视觉呈现,远不只摄影一层。
片尾字幕中有一栏前期筹备组,其中“照片/资料提供”提到两个名字: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和陆元敏。
休斯特的代表作之一,是“献给中国人民”的《中国人家》摄影集。他早在1990年就来到上海,为那些业已褪色的事物、观念、文化以及逝去的时代,按下了珍贵的快门。后来,他定居上海,持续记录这个地方,并跑遍20多个省份,专注拍摄家庭。
休斯特镜头下的1990年代的上海,图据视觉中国
休斯特是上海的异乡记录者;陆元敏则是上海本地最重要的影像记录者之一。他的代表作《上海人》《苏州河》,让上海的市井、工厂、市场、板桥等诸般日常,都以光影的形式形成回溯旧日时光的确凿的证据。
陆元敏摄上海,图据上海画报-IC
他们的摄影作品或许没有直接呈现进王家卫的上海;但一定是剧组理解乃至回到1990年代上海的一把钥匙。
《繁花》是一曲上海的幻梦。高度还原1990年代的上海场景,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必然要求。上海人屠楠是本片的美术总监,曾在采访中坦言,他和王家卫做了大量调研,其中尤以黄河路为最。根据海量资料,他们在影视基地搭建出一条全长200多米的黄河路,浓缩了19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30多家风格各异的饭店。
“不仅尊重历史样貌,也更尊重当年黄河路给人的感受——这就需要一个视觉转译的过程,对某些部分进行夸张和调整。”屠楠和王家卫的置景理念是一致的,要在尊重时代与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对“当时人的感受”的还原,故而必须有一定的夸诞效果,以凸显“当年的喧嚣与诱惑”。
剧集中还涉及到大量的历史影像,搭配宝总的旁白,以显示时代的汹涌与改革开放的浪潮。这块影像的顾问,由尔东强负责。他是著名导演尔冬升的堂弟,也是一名摄影师。他的摄影代表作之一,就是聚焦1977年—2008年的上海城市摄影系列。
《繁花》的故事很多在“夜东京”“至真园”上演,食物是这出戏中的重要“配角”:汪小姐的排骨年糕,雪芝的热气羊肉,升级版的“本帮怀石”,港式粤菜“仙鹤神针”……荧幕上的活色生香,背后是“繁花食谱”设计者李舒和食庐餐饮等地的大厨,既艰辛又愉悦的合作。
这位80后“上海小囡”,以美食为切口,创作有多部作品,入组后王家卫给她布置的作业是写十个《繁花》中的美食故事。
她在采访中直言,剧中每种菜肴,食品美术团队都要准备出十几份备用,不仅要拍出来好看,还要经得住反复拍。剧中的满堂红“宝总泡饭”,光配菜就设计了50多种,几乎囊括了她吃过的所有泡饭版本。泡饭的器皿也颇为讲究,为了能保证揭开盖子时仍然热气腾腾,特意改成了有盖壁厚的盖碗,每次烧到滚滚热,一溜小跑送到“夜东京后厨”,只是苦了胡歌,第一口就被烫到。
可以说,《繁花》荟萃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共同织就了一座似锦如花、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的上海。
叁
在至真园与金美林打响的“黄河保卫战”中,出现一个香港演员钟镇涛,他饰演金厨,助李李解决危机。
他的形象与造型,恰恰是在致敬港片《金玉满堂》。事后,李李提出会尽快给金厨的徒弟办好来沪手续。而《金玉满堂》里,扮演钟镇涛徒弟的演员,就是张国荣。
一个小小的剧情彩蛋,背后埋藏的是王家卫对张国荣的怀念与温情。
同样是这场戏中,至真园与金美林交锋的画面构图,与《一代宗师》中叶问和宫二的对峙,几乎一模一样。
上:《繁花》,下:《一代宗师》
这种刻意的相似或继承,还有很多。
如宝总和李李在街头散步,情波涌动,却默不作声。这一幕,很难不让人想起《一代宗师》中梁朝伟与章子怡在香港街头的漫步,以及《花样年华》中梁朝伟与张曼玉的行走。
上:《繁花》;中:《一代宗师》;下:《花样年华》
第一次股市大战后,李李被调查。审讯结束后,她上了宝总的车。她只想“好好睡一觉”。宝总负责开车。穿行在黏湿的上海街道,镜头切碎,轮番凝视李李的面部,呈现给观众的是疲倦,也是暧昧,是舒展,更是情欲。
这种镜头不新鲜。王家卫的《2046》,用过同样的手法聚焦梁朝伟。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情节的插曲《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曾出现在王家卫1988年的电影《旺角卡门》里。该片里的阿华死于枪下,或许正暗示了李李内心深处的那段情缘——A先生的命运,同时隐约暗示了李李和宝总的关系。
王家卫在音乐方面,一向有独到的感觉。《繁花》里极尽铺陈地使用音乐,达到57首之多,版权费据说已超过千万元。其中有部分歌曲,就像王杰这首歌般,是王家卫的二次使用。
像李李和宝总走在上海街头,背景出现一首拉丁舞曲《My shawl》。这首歌曾用在《阿飞正传》中。阿飞与苏丽珍、咪咪等人的情感晦暗不明,不也正暗示了李李和宝总之间若隐若现的情绪流转吗?
失落的玲子在雨夜离开夜东京,以及回忆她与宝总的过往时,出现一致插曲《Dark Chariot》;该曲在《2046》中则是 Lulu(刘嘉玲 饰)与死去男友的专属配乐。用它来配玲子的“失恋”,再恰当不过。
还有《La Donna Romantica》,既是宫二与叶问的告白配乐,也是宝总与李李在楼梯下将吻未吻的声音暗流。
插曲的设计,正如同剧情的彩蛋、构图的重复以及摄影的美学继承一般,都饱含王家卫的心思与深情。它们构成一座迷人的叙事宫殿,迸射出另一番花样年华,成就另一种“阿宝正传”。
所以,《繁花》为什么好看的终极答案,就在于那个屹立世界影坛,拥趸甚多,独一无二的王家卫。
《繁花》像是王家卫电影宇宙的一次集中展览,像是王家卫无法割舍的上海情结的完美复刻,更像是一个正奔七十而去的导演,在用尽一切力气所完成的一场盛大而又梦幻的怀旧。
他在《一代宗师》说“念念不完,必有回响。”十年之后,一场《繁花》,沪上男女,响与不响,都成为王家卫的“回响”。
这声“响”,来得迟,却不晚。于王家卫而言,是生命的完成;于观众而言,是珍贵的礼物。只是不知,下一次再见王家卫,又是几时?
文/李瑞峰 编辑 王力强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