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莎乐巴扎——2024美韵莎车非遗文化美食节·暨周浦镇第三届羊肉文化节”今晚在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外广场重磅开市。周浦镇此次与新疆莎车联手,以浦莎两地美食为媒,在这个火热的8月为广大百姓奉上了一场多元融合的美食文化盛宴。
经过周浦人的百年传承与创新,周浦羊肉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美食名片,周浦羊肉制作技艺于2017年入选第六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莎车,作为新疆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美食而闻名遐迩。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沪疆文旅资源融会贯通和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周浦羊肉文化节品牌影响力。
今晚,欢快热烈的开市仪式在“神还原”的莎车门头外举行,在莎车及周浦两位主持人生动有趣的联袂开场下,莎车非遗歌舞乌孜哈勒木卡姆的经典选段《欢度佳节》首先亮相,来自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的舞蹈演员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翩跹演绎着旋律中的喜悦与欢庆。紧接着,一场精彩绝伦的人文秀《丝路明珠》震撼上演,张骞、香妃、阿曼尼莎汗等历史人物接连登场,犹如一幅历史的长卷,展现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独特魅力与辉煌历史。顶碗舞《碗中灵韵》以其高超的技艺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满堂彩,舞者头顶器皿、身姿灵活而优美,展现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平衡美与和谐美。一曲复刻了2023年春晚喀什分会场《舞乐新疆》将开市仪式推向了高潮,1岁便开始跳舞的“莎车小热巴”古力娜孜·阿力木江领衔起舞,用可爱灵动的舞姿将新疆的多元文化与独特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沙画表演《莎车记忆》以一位身着莎车民族手工艺艾德莱斯绸的少女视角,串联起了莎车的地理、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最后以一条从新疆莎车跋涉来到上海周浦的路径,呼应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与莎、浦两地的友好往来;上海轻音乐团的陈美玲、李霖菲儿两位歌手倾情献唱的歌曲《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以轻盈欢快的旋律,为炎炎夏日送上一份音乐的清凉;喀群赛乃姆《丰收的喜悦》作为莎车的国家级非遗歌舞,生动展现了新疆人民在丰收季节的欢腾与喜悦;作为周浦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浦东宣卷,以经典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周浦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令人领略到周浦的别样文化魅力;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用民族乐器演奏的歌舞串烧《莎车之声》,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将大家的目光拉回至新疆喀什莎车县,用音乐的独特魅力令观众置身于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最后,精彩的莎车文旅推介为整个开幕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创意市集区域内,精心设计的9个打卡互动点遍布市集的各个功能区域,为游客们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市集空间,激发游客们参与多感官沉浸式互动玩法。
不少人手持精心绘制的市集游览地图与盖章本,仿佛化身为探险家,穿梭于“莎车奇遇”“胡杨之魅”“巴扎小楼”及“周浦小羊抱抱墙”这些各具特色的景别打卡点之间,体验着新疆风情与江南文化的多元交织。无论是呈现莎车自然景观的拼图游戏“美莎拼拼看”、邀约游客在品尝美味干果的同时增长知识的“干果集结令”等游戏,还是用画笔和歌喉感受周浦镇羊肉文化节欢快氛围的“神笔小羊”和“唱响小羊”,都让游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莎车和周浦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新疆民族服饰体验馆也成为了热门打卡点,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他们有机会穿上与热巴同款的特色服饰,爆改新疆美人,体验那份独特的莎车风情魅力。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吸引着无数吃货的目光。来自新疆的诱人美食,如鲜嫩多汁的羊肉串、酸辣爽口的凉粉、麻辣鲜香的椒麻鸡,以及周浦令人回味无穷的非遗羊肉佳肴,让游客们在此大快朵颐,尽情享受着这场前所未有的味觉盛宴。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摊位同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如新疆精美的特色民族手工地毯,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众多游客的青睐;民族服饰则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许多游客争相选购的“艺术品”。
开幕当日,轮番登台的各类节目表演,为游客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听享受。压轴上演的“新疆舞队快闪”点亮了观众们的视野,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领略到了莎车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首日开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活动让游客在文化和美食中徜徉,在多姿多彩的互动环节中,深刻体悟浦莎两地文化的深度交融与温暖情谊,为沪疆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新经验,为浦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持续赋能。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图:采访对象提供编辑:商慧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