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容,也太明目张胆了

“浪姐”走到第六季,互撕头花终究成了流量密码。

陈德容与王蓉的暗暗交锋,让“德容体”横空出世;何泓姗微博升堂,网友纷纷进修“珊瑚海姐学”;房琪与叶童的一通唇枪舌剑,又让房琪的才女光环摇摇欲坠。

回过头看,陈德容的表现击垮了浪姐初心,30+女性的力量败给“选择大于努力”的现实,从一公就开始划水的她,被曝出安稳划到了四公。

被水冲垮的,还有那些与她有关的旧梦。

陈德容出场时,弹幕上是一片赞美。

“上古真姐”“童年女神”“琼瑶御用女主”……一系列标签将她送上舞台。《乘风2025》的初亮相,她唱了首《梅花三弄》,被感慨“听出了童年”。

但很快,来自上世纪的朦胧滤镜,就被陈德容亲手打碎。

陈德容在《乘风2025》初亮相

那是段如今被网友命名为“抓马六分钟”的片段,主演为陈德容、王蓉和黄英。

第一次公演时,三人被分为一组,因为资历较深,陈德容被选为队长。其中,王蓉是初代偶像,唱跳不在话下,黄英也是《快乐女声》出身,实力唱将,只有陈德容顶着电视剧女神光环,却是实打实的唱跳小白。

练习时,王蓉和黄英早早学会了舞蹈动作,陈德容却占着老师,还在抠前两个八拍。

王蓉忍了又忍,提出先让老师把所有动作顺一遍后,再根据个人进度帮着一起练。黄英替陈德容说话,想让姐姐找找感觉。王蓉觉得感觉太过虚无缥缈,现在时间紧张,应该以效率为主。

王蓉想要尽可能高质量的舞台呈现,陈德容则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再加上中译中失误的黄英,让人瞬间幻视职场,一个奋发上进的职员却要面对啥也不懂的领导和息事宁人的同事。

最后,陈德容对王蓉撂下一句:“要不你来当队长?我让给你当?”三人把关系打成死结。

陈德容与王蓉赛前争执

只是,结果不会骗人。

赛前小考时,陈德容开口忘词,在王蓉的提醒下坚持唱完,最后评级在所有队伍中垫底。下了台,王蓉建议陈德容“来了这个节目,我们就要拼”,陈德容反驳“我没有不拼”,她冲着镜头抱怨,王蓉的“野心”让她觉得团队里没有“爱”。

正式上台后,陈德容舞蹈动作疲软无力,连连出错,开口唱的第一句,就让后台的邓萃雯撇了撇嘴。

将矛盾推向高潮的,是表现更为优秀的王蓉惨遭淘汰,划水的陈德容,却依旧留在舞台。王蓉在舞台上唱的那句“不能专挑我一个人欺负”,看起来正是她走这一趟的写照。

于是,网友们纷纷为王蓉鸣不平,陈德容成为众矢之的。

陈德容一公舞台

陈德容的社交账号下,出现了成片的咒骂声,吐槽区博主争相以她作为视频素材。

她被起了“老公主”的恶称,网友让她“赶紧回家”“快点退赛”。陈德容说话的语气也被网友归纳为“德容体”,“浪姐职场课”成为热搜关键词。

第二次公演成团时,没有队伍选择她,陈德容孤零零站到最后,最终进入自己最不擅长的唱跳团,弹幕里闪过无数的大快人心。

如今,比赛还在继续,对陈德容的嘲讽也在继续。

陈德容社交账号下评论

《乘风2025》超前企划里,每位姐姐需要给圈内好友拨去电话。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个可以给自己拉人气与好感值的流程,好比祝绪丹打给虞书欣,吴宣仪打给了王源,对方的粉丝自然也会支持自己正主的好友。

所有姐姐中,只有陈德容打给了自己此前演过的角色:《梅花三弄之梅花烙》里的白吟霜。

她试图将观众拖回30年前的旧梦,自言自语了一段对角色的独白:“当初我把坚强温婉赋予了你,也透过了你,观众认识了我。其实演员,常常会因为角色,而隐藏了真正的自己……”

大多数人对陈德容的初始印象,都来源于这部作品。17岁的陈德容一袭白衣,俏生生站在花下,我见犹怜,嫩得能掐出水。

回头看,美貌也是陈德容行走人间的通行证。

陈德容与“白吟霜”通电话

因为长相出色,陈德容上学时就是风云人物,每到放学时,校门外都等着慕名而来的星探。

12岁,她就被日本资生堂选中,拍摄了第一支广告。14岁,她拍了电影《国中女生》,戏拍完后,徐枫和琼瑶都找上门来,三顾茅庐,只为和她签约。

15岁,香港邵氏电影也向她抛来橄榄枝,和陈德容家人保证,会安排好她在香港就读的学校、住处,甚至还会给她发生活费。她到香港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与如日中天的周星驰合作。

陈德容在日后的采访中回忆出道的经历,说自己“莫名其妙地开始拍广告,一帆风顺地进入演艺圈开始拍戏”。

电影《师兄撞鬼》剧照

周星驰与彼时只有16岁的陈德容

得天独厚的容貌条件让她在娱乐圈如鱼得水,但让陈德容名声大噪的,还是琼瑶。

琼瑶对陈德容是极其看重的。14岁那年,为了照顾她,琼瑶就与她立下“三年之约”,约定先签约,等她完成学业后,再进组拍戏。

17岁时,还在香港发展的陈德容接到琼瑶丈夫平鑫涛的电话,说琼瑶为她量身打造了一个角色,也就是《梅花烙》中的白吟霜。

琼瑶与陈德容

《梅花烙》让陈德容红遍两岸三地,之后,她接连主演了《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一帘幽梦》等一系列琼瑶作品。

窄窄的荧幕里,她小心翼翼地哭,楚楚动人地哭,撕心裂肺地哭。

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陈德容是继刘雪华之后的“最美琼女郎”,是“台湾初代玉女掌门人”,身上承载着无数少年少女的幽梦,和对爱情的全部想象。

人生就像一场赌局,在她风生水起的岁月里,世界也对她无比宽容,但当美貌不在,筹码抛光,世界也就变了模样。

陈德容早期剧照

2005年,陈德容到大陆发展,第6次搭档马景涛,出演电视剧《太祖秘史》,饰演叶赫第一美人东哥。陈德容在采访中说,这是她拍得最累的一部戏,需要完全摒弃此前“琼瑶戏小女人”的表演法则。

但这部戏播出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年仅30岁的陈德容,脸庞不再丰盈,容貌和演技都压不住一众女配,美人迟暮的叹息那时就已经出现。

后来,她与小学同学王赞策结婚,主动减少了曝光。人们只知道王赞策是地产商人,对陈德容十分爱护,支持陈德容不想要孩子、只想过二人世界的想法。

直到2019年,陈德容突然宣布离婚,关于这段8年婚姻,她很少谈及细节,仅有的几次采访也只透露说,没有孩子“是一半的原因”。

如果说,关于陈德容的公开讲述只停留在这里,会是一个十分标准的美人迟暮的结局。她或许会出现在一个有关古早美人的剪辑视频里,观众借此回味着上个世纪的荣光。

但现实是,陈德容并未想过优雅老去。

《太祖秘史》里的陈德容

关于陈德容的波澜再起,是2020年的演技竞演综艺《我就是演员3》。

她和张檬同台表演《少年天子》的片段,自彩排时,陈德容就以“老演员”自居,拒绝试戏,不配合排练,但真到了正式表演时,却还是情绪外露的古早琼瑶式演技。

于正评价“两个演员演得很累,眼泪流了很多,但我并不是特别感动”,并用原版中潘虹的表演举例,觉得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势会更适合她所诠释的孝庄。

陈德容回呛他:“每一个演员,如果同一个角色给她来诠释,都会出现一个不一样的效果。”

陈德容在《我就是演员3》

陈德容很快就从这个节目退赛,理由是拍戏档期冲突。而她对于接戏的标准也曾引起巨大争议——很少有女演员会像她一般,在采访时公开说,“演妈妈是奇耻大辱”。

“如果说我保养的这么好,再要我演一个大孩子的妈,对不起,那就是说,死都不会接就对了。”

就在《我就是演员3》现场,郝蕾呼吁女演员不要一味追求“少女感”,“到了什么年纪,就要演什么年纪的戏,如果四十几岁了还要演少女,旁边的少女演什么?”

陈德容还在旁边接了句“演婴儿”,语气满不在意。

陈德容谈“不想演妈妈”

回想起来,那些有关陈德容的旧梦,很多细节其实已经失真。

来大陆发展的这些年,陈德容在多个场合表示琼瑶曾在《还珠格格》里为她留了女主的角色,某些采访中暗示是小燕子,有的则说紫薇是为她量身打造。

有网友亲自向琼瑶求证,琼瑶却毫不留情地否认了。

琼瑶回复网友

2024年12月,琼瑶离世时,陈德容发文悼念,认为“阿姨的离开是因为平伯伯的离去对她的打击影响太大”。就在半年前,她还官宣参演了于正的新戏。

值得一提的是,于正被琼瑶指控抄袭的作品,正是《梅花烙》。琼瑶曾自述抄袭的事让她“心如刀绞”“已经病倒”,当时就有人说,陈德容这番转投阵营的举动,“怕不是要把琼瑶气死”。

事实上,从琼瑶剧中走出的演员转而去演于正剧的并不在少数,但琼瑶离世后,编剧汪海林唯独发文指责陈德容,用词十分狠厉:

“道一声生存不易,但行前程,莫忘来路。”

汪海林痛批陈德容

《乘风2025》的第二次公演,陈德容加入了吴宣仪组,表演《本草纲目》。

这段表演难度不小,既有齐舞,还有rap。但为了陈德容考虑,同组队员主动提出,想在前奏部分加入一段由她单独演绎的戏腔的呈现。

训练期间,陈德容依旧重复着“忘了记记了忘”的循环魔咒。舞台总监直接指出是她“缺乏练习”,她频频辩解舞蹈对她而言“太过困难”。

舞台总监只好告诉她:“唱、跳是一个形式,表达的是一个女性的精神。这个舞台,真的不是给专业的舞者和歌手去提供的。”

陈德容练习时

回到2020年,第一季《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播出,可谓石破天惊。

甚至有从业者直接将其形容为“奇迹”,给闷闷不乐的娱乐圈注射了一剂来自她力量的强心针。

在此之前,舞台是属于年轻偶像的,《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批量制造了一批批的男女爱豆,顶流的头衔每年都在更新。而大火的综艺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也多是男人间的游戏。

2019年的first影展上,海清、马伊琍等人呼吁市场给中年女演员多一些机会,不想再囿于婆婆妈妈等刻板片面的女性角色中。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乘风破浪的姐姐》出现了。

节目聚焦于30岁以上的女性,用“三十而骊”的主题,试图探讨熟女的魅力和由年龄带来的礼物——“每个女人,砺砺一生,都在面对性别与年龄、生活与自己的锤问。30岁以后,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但还可以自我见证。30岁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断退却,但还可以越过时间,越过自己。”

当人们还在凭借着刻板印象猜测由30个女性组成的综艺会充斥着雌竞与撕扯时,“浪姐”却直白地呈现了女性真实且需要被看到的一面。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姐姐们

姐姐两个字,代表的是资历,是由阅历和地位堆积出的可以与资本谈判的权力。

刚一开场,节目组让宁静介绍自己,宁静反口就是一句:“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伊能静干脆让节目组配合自己调高取景框,让自己能坐得舒服一点。黄圣依初舞台试音时出现问题,她直接打断音乐,要求节目组重新配合她。

看惯了对着镜头90度鞠躬的年轻偶像,观众们被姐姐的霸气所震撼,给她们冠以“兴风作浪的姑奶奶”的头衔。

宁静自我介绍时

同样,姐姐两个字,也可以代表拼搏与野心。

52岁的伊能静,在家待业多年,节目前采时,她表示“在家里抱着孩子是我最大的快乐,那也是一种选择”,但节目中,她也表现得十分拼命。“我怎么可以说没关系、就来玩玩,那我对不起过去买过我专辑的人。”

张雨绮也是恃靓行凶的美人,没有唱跳经验,却因为傻大妞的性格拥有超高人气。但她每个舞台都没有拉垮,“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人气高的人,你问她们只靠人气站在舞台上虚不虚,虚。”

更不用说,蓝盈莹甚至还因为太过拼命,而被人指责“没有观众缘”“太有野心”。

每个人都是抱着“成团”的念头而来,奔着“赢”的最终目的,通力合作。但赢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过往。这也是第一季的姐姐们,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节目总导演吴梦知说:“女性大都是向内进行自我探索的,她就是要变成更好的自己,她的挑战和她天然的困境就在那里。男生没有这个困境,他们大都是向外扩张的,他们也不缺舞台。”

“即使这个节目最后什么都没有改变,只要能改变这30个姐姐,也就够了。”

第一季《大碗宽面》舞台

但姐姐们势不可挡地赢了,并且改变了许多东西。

从节目组的“百万文案”到主题曲“无价之姐”,有关这档节目的一切都在互联网上掀起讨论的热潮,投资商赚得盆满钵满。

2021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顺势而来,主题铺展的更加宏大,呼吁大家关心世界,关心自由,找寻自我。

那时,张柏芝的划水也曾引来观众不满,好在虽然她能力不足,但态度积极,脸蛋好看,观众对她也就稍显宽容。

只是,人们也看出了续作的疲态和变形。豆瓣评论区,网友评价道:“所有人都被现实折磨得疲惫又急功近利”;“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长最多的广告冠名开头了”。

杨丞琳直接指出张柏芝的不足

到了第三季,《乘风破浪的姐姐》改名为《乘风破浪》,最重要的“姐姐”两个字却被去掉。

这次,社交媒体给了节目极大助力,在短视频和“王心凌男孩”们的推波助澜下,王心凌成功翻红,资源不断。

从此,这档节目仿佛有了一套抓取流量的方法论。

首先是一个资历上能镇住场子的定海神针,如第四季的Ella、龚琳娜,第六季的叶童。其次要有“回忆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徐怀钰、王心凌,亦或者这一季的陈德容与李晟。

要有海外组,与国际接轨,还要有几个原本就是唱跳歌手出身的,能让舞台变得好看一些。第三季,节目组请来了少女时代的郑秀妍,第四季有f(x)的刘逸云,到了第六季,则找来了本就通过选秀节目出道的吴宣仪。

一档综艺做到第六季,可供选择的嘉宾也不多了。从去掉“姐姐”二字的第三季开始,节目组将嘉宾的年龄下探到了29周岁。一些事业上刚起步、也尚未进入婚姻的青年女星,开始强行探讨中女的困境,最后囫囵吞枣般,给出女性友谊万岁的万能答案。

《乘风2024》的成团夜

与此同时,比赛的设置和人员的去留,也滑向了流量与资本的方向。

“皇族”“剧本”成为心照不宣的话题,舞台不再是出圈的重点,急功近利的心情,写在大部分人的脸上。

第六季刚刚开始,节目就吵了三轮。

继陈德容与王蓉的分歧之后,房琪、何泓姗与彭小苒的《珊瑚海》组合被节目组的剪辑引导为何泓姗与彭小苒只顾个人行程,对节目排练不积极。

已经被淘汰的何泓姗直接硬刚节目组,在微博发文称自己一直在积极练习,群里消息也正常沟通,不希望自己和彭小苒被误解。

迫于舆论压力的节目组,只好在加更视频里放出了《珊瑚海》组合的全部沟通过程。

网友将其总结为“珊瑚海姐学”

二公组队时,叶童与李艺彤同时邀请房琪加入自己的队伍,一向以高情商人设示人的房琪却说出一番“担心叶童精力不行,希望姐姐玩得开心”的言论。

于是网友开扒她的学历、作品和曾经被争相追捧的文案,房琪的才女人设摇摇欲坠。

房琪在节目中的发言

二公播出后,陈德容再次引发不满。

整段表演被割裂成两个部分,吴宣仪与VAVA卖力唱跳,穿着火红的陈德容在另一个舞台咿咿呀呀,无数网友发声请她退赛:

“浪姐的土壤是被一季一季的姐姐们滋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一颗怀揣破土而出勇气与力量的种子,要不就回家吧。”

二公时的《本草纲目》组

刚知道自己被淘汰时,王蓉愣了好一会。

这个舞台,她从很早前就开始期待了。第一季筹备时,王蓉就收到过邀请,但与节目组开了几次会后,王蓉最终决定拒绝。她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又对真人秀现场的人情世故从心底里感到恐慌。

直到节目播出后,王蓉看到那些精美的舞台和拼命的姐姐,感到深深后悔。她是应该去的。

王蓉谈错过《浪姐》

五年后,她临时接到《乘风2025》的邀请。

她是前去救场,只给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和整个团队不眠不休地准备,回想起来,“包括空气都是紧张和急促的”。

她调动了全部力量准备享受这段期待已久的旅程,直到一公结束,她被通知旅程到此结束,是时候离开了。

王蓉说:“等回过神后反而特别平静,这种平静连我自己都意外。”

或许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会有更多的舞台,也或许是因为,舞台已经不再是原本的舞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