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皓
所谓树大好乘凉,斯柯达和捷达打着“大众”的旗号大都混得有滋有味,但凡事都有例外,江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合力打造的思皓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享受过大众光环带来的好处。二者合作后的首款轿车江淮嘉悦A5,销量非但毫无起色,还惹来一身质量投诉,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的开端。
后来随着思皓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新能源领域,脱胎于江淮嘉悦A5的纯电动车江淮iC5也顺势完成了向思皓电动阵营的转变,摇身化为目前的思皓E50A,14.09万元起售的定位,也凸显其在新能源领域中品牌向上的态度。
可惜现实很务实和残酷,自去年4月份上市以来,月销从未破千,表现最好时月销量也只有8百辆左右。毫无疑问,这份表现在紧凑电动轿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已经算是提前被判出局。
思皓E50 Apro
而最近刚完成批量下线的思皓E50 Apro(中文名为“爱跑”),作为思皓E50A继任升级版本,自然要肩负起思皓在新能源领域品牌形象的使命,至于能否扛起这份重担,还得看看思皓E50 Apro的含金量有几许。
外观上延续了现款的设计风格,封闭式进气格栅搭配换装的全新样式头灯组,更具冲击力和科技感。车身侧面没有进行较大调整,运动范儿的溜背式造型比较讨好现在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口味。尾部的全新贯穿式尾灯,也是紧跟时代潮流的表现。这种设计和广汽埃安旗下的AION S有着几分相似,就是不知道作为后来者的思皓E50 Apro能否达到前者月销五千辆的成绩。
内饰设计整体更加简洁,隐藏式空调出风口设计,内嵌式的大尺寸中控屏幕更换为独立式设计,看起来多了几分档次感。而动力方面,思皓E50 Apro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42千瓦,峰值扭矩340牛·米,0-100km/h加速7.6秒。其搭载的64kWh三元锂电池组,据悉在NEDC工况下续航可达530km。
J-Pilot Plu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看完思皓E50 Apro的基本介绍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次升级后的最大亮点—最新J-Pilot Plu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是思皓首款采用华为77G前置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地平线征程2车规级AI芯片的ADAS系统,较现款车型的驾驶辅助功能而言,有着明显的提升。
但将华为和地平线的赋能当做眼下的救命稻草,显然还是有点高估二者,尤其是华为在消费者眼中的影响力了。若是在华为“全家桶”车辆智能解决方案没有出现之前,没有赛力斯SF5衰败和问界M5的崛起之前,或许凭借着“华为”二字还能博得几分关注,但现在当华为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嫡系”产品的情况下,消费者又怎么会因为情怀和信仰而选择名不见经传的新能源车型呢?所以这二者的赋能充其量就是当个彩头,当核心卖点还有点难负重任的。
思皓自身问题
如果抛开产品力不说,思皓其实自身也存有一定问题。首先就是品牌方面,虽然有大众作为控股方,但在消费市场的号召力仍旧是其一大短板。
此外思皓给人的形象一直都是低廉高性价比,如今再次推出更高阶的电动车型,难免会出现带不动的尴尬。
再就是其质量问题上,江淮iEV7S和思皓A5在碰撞测试时暴露的安全问题广为人知,而从某投诉平台上还可以看到,思皓旗下的车型在“制造工艺”方面也亟待提升。
思皓E50A目前售价是14.09万元起,更高阶的思皓E5 0Apro未来的定价大概率会突破15万元,在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口碑尚且不足的情况下,这个售价对于思皓E50 Apro而言,显然有着一定冒险成分。一边是自身实力的薄弱,一边是众多强劲竞品的包围,思皓E50 Apro想要打破僵局,结束月销不过千的尴尬局面,压力何止是山大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