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高新区九龙工业园区有一个快三十岁的本土企业,它的名字叫云南猫哆哩集团。
“猫哆哩”,在傣语里寓意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在玉溪的沃土上,而立之年的“小伙子”猫哆哩如今已成长为一家年生产规模达2万吨的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猫哆哩酸角糕。邓星瑞 摄
日前,“名企名品看玉溪——聚焦玉溪之变”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猫哆哩酸角糕在云南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十酸九猫”的行业格局已显现。
猫哆哩酸角糕占云南市场的80%。资料图
三十年坚持锁住的原味
“绿色健康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一直是猫哆哩打开自然之味的密码钥匙。物理熬煮是猫哆哩酸角糕最大限度保留原果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关键,用物理代替化学来锁住酸角最原始的味道。“这么做就为了三件事,第一拒绝化学添加;第二拒绝化学添加;第三还是拒绝化学添加。”猫哆哩集团董事长宋子波介绍起酸角糕的制作工艺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每批次的酸角糕味道都不相同,这都是酸角原果的本味。”
儿时的记忆:猫哆哩历史包装。邓星瑞 摄
据介绍,猫哆哩2007年进行工艺调整、技术改进,外引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引进全自动化隧道式烘烤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化烘烤,产品才能保持原果香味及本真味道,达到营养、健康、绿色、安全。
2012年7月,经过多年加工酸角的经验累积,猫哆哩起草了《酸角糕》的地方标准《DBS53/013-2013酸角糕》地方标准于2014年2月1日正式实施,《酸角糕》地方标准的实施,规范了酸角生产企业的生产,确保了产品质量,把云南酸角产业的发展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一颗酸角引发的转折
风吹林动,绿意盎然。走进猫哆哩庄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硕果累累的酸角树,昔日的荒凉大山披上了绿衣。基地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元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状况,对当地小气候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改土、挖坑、放苗、浇水,2012年,猫哆哩庄园基地负责人张忠乔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大曼线种下了第一棵酸角树,猫哆哩庄园从此开始书写在傣乡的种植故事。
品质优良的酸角种植基地。资料图
“以前我们去村子里收酸角,老乡们觉得这果子没任何价值,一分钱不要,让我们随便摘。”猫哆哩的采购总监李汝东谈起公司起步做酸角糕时的回忆,对农民的感情溢满眼眶。“李经理到我家吃饭!”是让李汝东最难忘的一句话,就因为收酸角的500块钱解决了老乡孩子的学费问题,村民便一直等候在收购点想请他到家里吃饭。“山里的野果让我们的老百姓看到了新希望。”李汝东说。
“看着云南酸角汁的没落,我不能让酸角的价值就这样丧失,我们要重新定义酸角,把酸角产业再做起来。”宋子波便带领猫哆哩员工在元江、新平的偏远农村以“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广种植酸角和西番莲2万亩,带动了当地3000多户山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高效发展。
变废为宝——在酸角果核中提取罗望子多糖。李苏榕 摄
多位专家创造的传奇
“我们猫哆哩现在对酸角和西番莲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综合开发,攻破了罗望子多糖提取技术、罗望子种仁蛋白提取技术、西番莲籽油提取技术、西番莲果皮果胶提取技术。曾经当垃圾处理的果皮、果核变废为宝,不但节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还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猫哆哩集团行政总监向艳玲介绍起公司的科研力量,忍不住感叹各位专家毕生研究酸角的恒心毅力。
优质果肉提取。资料图
2012年,猫哆哩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沙毓沧省级基层科研工作站和段曰汤市级科研工作站。全球规模最大的第一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人工连片种植酸角林就此在新平的山野里铺展开来,打造出3200亩省级标准化种植示范科技园以研究酸角矮化密植、丰产栽培、催花催果、防病防虫等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种植技术,同时也为推广农户科学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猫哆哩集团在种植端和产品研发端建立科技平台,打造猫哆哩全产业链的科研力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沙毓沧工作站、艾连中专家工作站、段曰汤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科研平台的力量被整合起来为云南丰富的农产品林果资源开发提供有力保证。
三十年来,猫哆哩专注于对云南储量丰富的酸角、百香果、滇橄榄、酸多依等野生和半野生林果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主打产品“猫哆哩”系列酸角糕、酸角果派、百香果糕、西番莲果派和“花齿轮”系列魔芋茉莉花派、魔芋玫瑰花派、魔芋洛神花派等,生产规模达到年产2万吨。
云报集团统筹策划:谭晶纯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李苏榕 浦美玲 贾云巍 党晓培 段建鑫 李春丽/文 普建彬/视频
玉溪日报统筹:金宏森 赵琳
玉溪日报记者:陆合春 李斌 邓星瑞 洪绍华 李阳梓 柴淞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