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效应与多巴胺文化统治了科技行业

编者按:在虚拟/线上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的今天,即时满足客户需求变成了产品的生命线。多巴胺文化在推动产品发展。新奇效应确实存在,但要想取得长期成功,你的产品也必须有用。必须能留住人。因为当 S 曲线发展到下一阶段时,任何新奇但无用的东西肯定会很快走到末路穷途。文章来自编译。

今天我们来谈谈“多巴胺文化”,先看看 Ted Gioia 这张图,很有煽动性:

仔细看看这张图,你会注意到以下几点:

左边一切全都是真实/线下的。而右边的一切都是虚拟/线上的。当然,这是因为真实/线下的事物往往需要下更大的决心,参与需要更长时间,因为你得身临其境。但这也意味着在数字世界里存在是十分方便的。

时间以秒计,而不是以日/年为单位。在慢节奏/传统文化里,要做出左边的一切需要数年时间,而且消费通常需要数小时的时间。当然,这也会限制供给,所以书籍的供给量小于文章,而文章的量又比推文/微博少很多。所以我们拥有的东西变多了,但这些东西转瞬即逝。

这对一切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说软件正在蚕食世界,那么即时满足大家需求的能力当然也会渗透到体验的方方面面。上图列出了体育、视频、沟通与人际关系——但可以说购物、旅行、工作也是如此,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变得更加即时、更加便捷,但也更加短暂。

看这张图有点像做罗夏墨迹测试,测试的是你对将现实生活/慢生活体验转化为数字/互动时刻有何感受。“多巴胺文化”这个词有点消极,因为它暗示我们正在侵入我们自己的生物系统,但我想讲一个相反的观点。

这反而是结果……

…… 是一切变得更加普及的结果。人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受过教育还是未受过教育)都拥有智能手机,我们正在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 是一切变得无比多元化的结果。图里面的很多东西过去都是被少数看门人把持的,不管是新闻出版商、电影工作室、电信公司还是其他公司都是如此。现在变得更加大众化了,你可以选择自己消费什么——这意味着消费更加小众化,利益更加长尾化。我们可以做出更多东西,因为制作的成本变低了。

……是一切都在新渠道/设备/等上消费的结果。我们不需要去电影院或博物馆消费电影或艺术品,而是可以在手持式的移动超级计算机上消遣。以前我们得排队等候,或者蹲马桶时智能无聊地盯着天花板,但现在我们想消费什么就能消费什么——可以是substack长文或有声读物,也可能是短视频。好吧,我承认,更多时候是刷视频和动态消息而不是看书。

这些以及其好坏还可以争下去,但本文无意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本文的目标是讨论这种新的访问便利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开发/推出/壮大科技产品的影响。

关于各种趋势在科技领域如何体现的一些观察:

留存率糟糕成普遍现象

新奇效应确实存在,并且会影响增长指标

产品管理的的主流文化趋于KPI化

利用或者抵制多巴胺文化都可以

以下逐个讨论。

留存率糟糕成普遍现象

首先,移动产品的留存率很糟糕,这一条也许是明摆着的事情,但难怪会如此。关于留存率指标的文章我写过很多:

消费者应用的日留存率:D1/D7/D28 分别为 60/30/15

活跃用户百分比(即 日活用户/注册用户)应为 25%

或者,消费者/中小企业订阅率:M12 > 30%

你大概会觉得这些指标非常糟糕,但我可以打包票,这些指标其实已经很好了! (你去看创业公司推介/数据室等,看到的大多数情况都比这糟糕得多)。换句话说,科技产品一个月后就可能会失去约 90% 的 DAU,并且超过 75% 的用户可能不活跃。这样的情况不仅可以接受,而且其实很好!总的来说,这个话题令人沮丧。但显然每年只有一小部分产品能取得成功。

重要之处,以及它跟多巴胺文化如何适配在于,不管你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你都得快速交付。如果你一开始就不能提供价值,后面就会一落千丈,以至于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如果上面那张图加上一行“产品”的话,这行大概会这样填充:

慢/传统文化:存了很多年钱才买下一款产品,所以就算它很糟糕也得用

多巴胺文化:下载免费app,点点几下,如果发现没有像吹得那么好,滑走,上 Instagram,然后继续刷屏

祝你好运。

新奇效应对产品增长曲线的影响

多巴胺文化也会推动新奇效应。我最近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过人工智能应用与移动应用的 S 曲线,科技行业似乎对前者很痴迷,而对移动应用却没什么兴趣,尽管后面这个平台仍然有大量创新,是我们的金主来源。当然,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应用这条新的 S 曲线上,一切都很新鲜、很吸引人。

换句话说,新奇效应确实存在。技术 S 曲线刚开始的是,新颖性意味着每一次新的互动都会大量滋生多巴胺。点击一个按钮,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发布演示后,所有关注者都会惊叹不已。说起你使用新产品的经历,大家会认为你是天才。

新奇效应对增长会有非常具体的实际影响:

更多的有机增长/口碑

更高的注册转化率

更多一次性(one-and-done)的用法

更多的比较购物

流失率更高

就像人工智能的很多创业者现在认识到那样,自己每发布一个新模型(或亮眼的新功能),产品增长指标经常会暴涨,但最终的长期保留率却很差。批评者可能会说,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但说实话,这笔买卖已经不错啦。至少你得了新用户、大量互动/活动,从而带来大量的投资活动。还是站在高度新颖的 S 曲线上好点,起码你还有机会取得成功,如果你站在大家已经玩腻了的曲线上,想让每一位新客户付费你都得靠磨。

产品管理文化

科技产品管理文化也把我们所有人推向多巴胺文化。正如很多人所知道的那样,大多数大公司都用 OKR 等流程来设定目标,或者说这些公司通常是季报的奴隶。所以,它们的计划和思考都是以 3 个月为增量进行,而不是多年规划。

所以大部分科技公司的产品管理部门的评估都是按季度进行的,每一支团队都会承诺把这个或那个指标提高2-3%(相当缺乏抱负),然后努力实现目标。如果失败,他们会把责任归咎给季度性安排,如果成功,他们会试图获得升职。 不过玩笑归玩笑,兑现这些缺乏雄心的承诺最简单的办法是一点点取得进展——我称之为下一个功能谬论(Next Feature Fallacy)——尤其是在帮助用户产生多巴胺的事情上。这意味着用算法来帮助用户刷屏,或帮助他们邀请朋友。或者推荐下一个能让他们互动的内容。在核心领域即便取得的增长百分比很小,在绝对的量上也是很可观的,所以是值得的。

我认为这基本算是好事。我们正在给别人想要的。再加上互动驱动的商业模式(在线广告)以及能看到实时指标/仪表板,这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地逐步推动着它朝越来越高效发展。

利用或者抵制多巴胺文化都可以发挥作用

关于多巴胺文化,我要说的最后一点是抵制也是行得通的。是,约会app确实增加了随意约会的数量,但最近离婚率其实是下降的。是,照片、视频跟推文是很多,但也有一些很棒的服务,比方说 Substack,你可以去尽情阅读,长篇播客/有声读物/视频也在增加。事实证明,虽然多巴胺文化在不断发展,但很多时候这一切的短内容和体验都只是真实事物的商业广告罢了。

也许在看过一段短视频之后,你可能就会去找你喜欢的创作者的长视频来看。或者,在你看过某人的一条有趣的推文之后,你决定订阅他们的 Substack 或到亚马逊上一键购买他们的书。是,马上将这本书下载到你的 Kindle 上确实会让人产生多巴胺刺激,但这也是开始数小时阅读体验的主菜。

另一方面,很明显,新产品必须融入到任何新兴文化才能取得成功。在视觉媒体(无论是照片、视频还是片段)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任何能想出如何在使用时自然生成媒体的产品都会取得成功。难怪我们会看到diffusion model会产生新奇效应,因为这种模型生成的媒体会被共享到社交媒体上,然后一下子就火起来。

最后——要利用新奇效应。要把产品建立在多巴胺文化之上。但也要记住,要想取得长期成功,你的产品也必须有用。必须能留住人。因为当 S 曲线发展到下一阶段时,任何新奇但无用的东西肯定会很快走到末路穷途。

译者:boxi。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