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极端天气是2024“稳增长”的重要一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23年是中国经济再次抵御超预期冲击的一年,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暴雪寒潮等极端天气多发,对国内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占第一位的是天时,可见天气的重要性,2023年“极端天气”频频见诸各大媒体的头条。据了解,极端天气发生概率一般小于5%或10%,但近年来,“极端”二字频频出现,气温、降水等数据破纪录已屡见不鲜。极端天气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后遗症效应“。

2023年中国“极端天气”盘点

根据中央气象台信息,2023年所经历的极端天气主要包括以下六种,其中所举例子仅是特殊代表案例:

1、寒潮、暴雪、低温天气表现极端

(1)1月11至15日寒潮,是2023年首个大寒潮,除了暴雪和降温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风大,185个国家气象站点日极大风速突破建站以来1月历史极值,另一个特点是暴雪主要出现在南方的江淮之间,而且雨雪相态复杂。

(2)4月20日至23日中国中部地区迎来强降温、暴雪,影响最大的区域是陕西、山西以及河南北部,最显著的特点是这个4月下旬的时间点,晋陕雨雪极端性强。

(3)12月11日至24日的强寒潮,前期以北方暴雪和极端低温显著,后期则是南方持续阴雨低温显著。

2、2023年是10年来最多大风沙尘暴的沙尘年

(1)3月19日至23日强沙尘暴,不仅在内蒙山陕等高原,而且在华北平原地区乃至北京也达到强沙尘暴。

(2)4月9日至10日强沙尘暴,影响直抵长江以南,上海PM10达到1000,北京超过3000,而且在12日南下江淮的沙尘竟然又杀了个回马枪流回京津冀。

3、台风和暴雨“回光返照”现象极多

2023年的台风和暴雨在台风登陆后,官方停编一段时间后其残余环流携带的水汽造成极端暴雨事件。这种情况本来很常见,但2023年特别显著。

1、“杜苏芮”和华北特大暴雨:“杜苏芮”于7月29日早晨在安徽江西交界附近停编,然后在后面三天造成了华北历史级特大暴雨,对京津冀产生重大影响,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海河流域性洪水。

2、“海葵”和华南特大暴雨:“海葵”于9月5日早晨在粤闽交界登陆后减弱为热带低压级,达不到编号强度了,直到6日早晨停编,但其后却一路向西在华南沿海地区带来特大暴雨,影响直到12日广西还没完全结束,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珠三角的特大暴雨,尤其是香港打破各种降雨记录,并且造成了人员伤亡。

4、强对流极端性强

7月19日江苏出现了三个强龙卷,造成了不小伤亡,是江苏秋季出现强龙卷在气象统计中还是首次。

5、高温、极暖事件偏多

高温是指绝对意义上的温度高,极暖是指相对意义上的较历史同期温度高。

(1)6月下旬和7月上旬以华北为主的大范围40℃以上高温,属于高温+极暖事件。

(2)10月下旬和11初北方极端偏暖事件,打破了一系列的同期日最高气温记录,属于非高温极暖事件。

(3)12月上旬上海出现了中午23℃的极暖事件,据了解,历史上,上海12月上旬极端日最高气温18.7℃,分别出现在1953年和1968年。

6、洪水影响广泛

7月27日至8月14日,海河流域发生的流域性特大洪水,被命名为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洪水退水过程持续到9月底。主要是受2023年受台风杜苏芮而影响产生的强降雨,导致了包括2023年河北暴雨、2023年涿州暴雨、2023年保定暴雨、2023年雄安暴雨、7·31北京暴雨等事件。

7、雾霾等空气质量因素依旧是困扰

据生态环境部最新通报的2023年1—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可见,1—1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8%,同比下降1.0%,较2019年同期上升3.3%;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5%,同比上升0.7%,较2019年同期下降0.1%;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6%,较2019年同期下降14.7%;O₃平均浓度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较2019年同期下降2.7%;PM10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1%;SO₂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₂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0%;CO平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极端天气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滞后性

由于2023年极端天气频发,中央财政于2023年四季度增发一万亿特殊国债用于支持灾后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据了解,迄今为止,已有2,379亿元落地,主要分为三部分: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1075亿元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涉及京津冀等12个省市的1508个项目。1254亿元用于补助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了全国1336个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以及修复灾毁农田共5400万亩。剩下的50亿元用于支持了45个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能力等等。由此可见,政府对2023年极端天气的重视程度。

1、对农业的影响:前三季度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超2022年全年近700亿元

极端天气所带来对经济层面最直观的影响便是破坏农业系统,扰乱了农业活动,导致作物歉收、减产、粮食品质下降。气候变化影响水热特征,而水热特征发生变化后,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产量高低。同时极端天气频发也影响生物多样性,短期内只作用于难以适应新环境的濒危物种,但是长期看,并且从科幻电影中不难看到,极端天气也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相比于直接影响,滞后反应往往对人类的伤害更为显著,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在时空上延伸,形成复杂的气候变化影响链,由自然生产系统影响至经济生产系统,乃至社会运转系统。据了解,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常性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带来很大损失,甚至还将产生连锁反应,波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造成粮价波动、粮食短缺、被迫移民等现象。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粮食不安全将会带来无可估量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经济损失。土地资源和质量的下降、作物损失所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将增加农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影响收成和种子市场,对来年形成潜在不良因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让本就脆弱的市场生态陷入无法自救的死循环中。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12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554人,紧急转移安置242.8万人次;倒塌房屋4.7万间,不同程度损坏79.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7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86.5亿元。而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倒塌房屋11.8万间,严重损坏42.2万间,一般损坏103.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71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从数据上看,2023年前三季度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30%。

值得庆幸的是,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之后,国家增加了对百姓环保意识的教导,在应对2023年极端天气时也颇见成效。据国务院新闻办对2023年前三季度的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显示,202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帮扶产业发展分类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监测帮扶措施精准有效。设施装备条件持续改善,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建设持续加力。乡村富民产业培育壮大,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

其实相比于其他自由市场,中国政府将把控粮食价格稳定性放在民生问题的前列,粮食易于种植,进口容易度高且易于储存,因此粮食的价格波动受天气因素波动显著度较低,相比之下,鲜菜和蔬果类更为“娇贵”,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从市场监测的7种重点水果和28种蔬菜中可见,水果价格在每年夏季存在季节性峰值,2023年的价格水平已几乎回升到疫情前的峰值水平,此外最低价也不断抬升,从2020年起走出了波动上行的单边趋势,且波动幅度有扩大趋势。2023年10月粮食类和鲜果蔬菜类产品CPI同比下跌,统计局表示,四季度以来天气晴好,灾害减少导致供给增加,以及节假期后需求回落导致食品价格下降,由此可见天气因素对食品类产品价格影响显著。

数据来源:wind,钛媒体APP制图

数据来源:wind,钛媒体APP制图

2、对经济的影响:发生极端天气的当季,会导致GDP走低,此后多个季度仍有负面效应

在《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及其研究团队博士生陈贞竹和李力,构建了衡量极端天气风险的指数,并对其经济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极端天气在宏观层面对GDP、物价、信贷规模等变量有显著的滞后不利影响GDP的波动有近七分之一来自极端天气冲击,并得出结论:“发生极端天气的当季,会导致GDP走低,此后多个季度仍有负面效应。”研究团队发现在较大的极端天气冲击之后,GDP在当季下降 0.2%,在第三个季度下降幅度最大可达0.5%,此后产出缺口缓慢减小但在两年内仍然显著为负;CPI在当季没有变化但在第三个季度上升0.1%,其波动在第六个季度消失;非金融企业获得的贷款总量在冲击当季下降 0.1%,最大降幅出现在第二个季度,此后逐步恢复。2023年的三季度,高温和水灾交杂,可以说是极端天气集中的季度,从最新的GDP数据中可见,2023年三季度的GDP环比下降1.4%。

数据来源:wind,钛媒体APP制图

数据来源:wind,钛媒体APP制图

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极端天气冲击造成的负面经济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和效果。研究团队测算出如果利率在极端天气冲击后保持不变,则GDP在长期中会额外下降0.1%,但是利率下降主要是发生在冲击发生后的第三、四、五季度,信贷也仅在这个阶段出现明显改善。研究团队同样分析了4000余家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的数据,在遭遇一次较大的极端天气冲击后,一个季度后企业获得的贷款平均下降0.2%,两个季度后产出的增加值下降0.8%。在数据中贷款先于产出下降,说明信贷是天气这一短期冲击的影响长期化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信用风险和市场信心是影响信贷反应的显著因素。除了税期和月末会出现跨月的资金紧张外,2023年全年的资金利率保持平稳状态,这也是尽管2023年极端天气频发,但是粮食供应依旧坚挺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wind,钛媒体APP制图

数据来源:wind,钛媒体APP制图

在企业信用风险方面,极端天气的冲击可能导致受害地区企业无法及时开工、发货和交货,从而形成传导影响,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违约风险上升。在宏观信用风险方面,如货币政策处于紧缩阶段,极端天气冲击下,企业获得及时信贷帮助的难度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宏观层面信贷受损。在市场信心方面,在如今经济复苏阶段,当极端气候冲击发生后,本就敏感的市场信心和脆弱复苏的实体经济更是倍受打击,市场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以及预期利润将有所下滑,从而影响到投资者信心。进入四季度后,反映到股票层面,A股总体表现呈现下滑趋势,极端天气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3、对居民的影响:异常天气致死人数明显增加

人类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载主体,异常的气候现象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给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夏季的高温天气,冬季的寒潮天气都可能对增加人类生病和免疫力下降的概率,,而洪水、飓风则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据了解,二十年来,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因高温致死的人数增加了70%。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发现,在东南沿海易受台风侵袭地区以及河南、北京等内陆地区暴雨频发地区,台风、暴雨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0%以上相关,台风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同时气候敏感传染性疾病、气候抑郁等疾病也在增加,尽管医疗设施在逐年完善,但极端气候所引发的疾病不仅在考验中国医疗的韧性,也是对老龄化增加的中国的一大挑战。

2024依然不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如何应对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指出:“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可能会更加炎热,也可能是极端天气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的一年。”

英国科学家弗雷迪·奥托认为,人口和地区的脆弱性是对于极端天气事件是否会成为灾难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公众意识以及完善预警系统是当前防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表示,在科学研究上,要去研究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包括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规律,它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发生以后对整个城市社会的影响,最严重的节点和社会不可承受的灾害链,是什么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在科学上要去做研究和准备。全球处于厄尔尼诺年,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强发的背景下,中国在应对极端事件的风险管理能力仍有大力提升的空间。

对全球而言,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气候资源已成为全世界共同拥有的“财产和炸弹”,气象经济将成为全球未来重要的持续发展目标。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可以更超前、更准确地预测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但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遵循自然规律,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和地质结构,持续推行和实施“低碳双碳“战略。国家之间应增加交流,共同达成维护环境的理念,并对应对极端天气做出公约,提高面对极端天气互助互援的共识。

对国内而言,宏观层面,为应对极端天气,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应多与气象等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所增加信息互通,将天气情况纳入宏观经济决策的考量,根据极端天气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因地制宜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微观层面,地方政府应合理运用抗灾救灾特殊国债进行灾后安抚和重建工作;企业应该运用好国家在极端天气时提供的信贷便利,增加应对极端天气冲击所带来抑制企业的生产活动的意识和预案(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