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叶嘉莹逝世,穷尽一生只做一件事
时代华语图书
一个人穷尽一生只做一件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便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消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百年人生里,叶嘉莹先生经历过无数颠沛流离,诗词对她来说是一种关乎生命的自我救赎。她一生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四处讲学,将古典文学之美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3岁识字,13岁写下人生第一首诗。一生桃李万千,受聘于国内外多所高校讲学,培养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
席慕蓉唤她为“诗魂”。白先勇感叹“叶先生是引自己进入古典诗词殿堂的人”。
叶嘉莹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在浩瀚的文学长河里,双手捧起清泉,为更多人照见了那轮催生李杜诗篇的明月。
01
一生多磨难,寸心如水月
当所有人都聚焦于这位“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惊叹她穿梭于时代与岁月的美感时,却不可忽略她坎坷多磨的一生。
1924年,她生于北平的书香世家,与纳兰性德同属叶赫那拉氏。因伯父拥有深厚的国学修养,对爱好诗词、过目不忘的她甚是钟爱,于是闲暇时光,常教她吟诵、写诗。从薄暮到清晨,那些古诗词里幽深、静谧的情感一点点融入了她的世界。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苦与乐交织的经历,像极了对叶嘉莹一生经历的注解。
青年时期的她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与父亲走散,经历丧母之痛,她悲泣地写下八首哭母诗,其中写道:“诗句吟成千点泪,重泉何处达亲知。”
辗转流落至台湾,师从诗词名家顾随。当顾随先生看到其青年时期写下的一句句诗词时,便发出“青年有清才如此,当善自护持”的评价。
后来经从前的老师介绍,叶嘉莹认识了丈夫赵东荪,二人走进婚姻殿堂。无奈的是,婚后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照顾老父,抚养幼女,压力重重。无计可施,叶嘉莹只得抱着年幼的女儿寄居在亲戚家的门廊前,写下“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的词句。
生活的刻刀一点点雕琢着人心,但却让她更显宽厚而热忱。而后叶嘉莹开始于多所高校讲学,所及之处,座无虚席。
平淡的生活只持续了短短几年。1976年3月,长女言言与婿永廷因车祸罹难。忍受沉痛打击的叶嘉莹,在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后,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十首哭女诗,其中写道:“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经此一难,叶嘉莹顿悟:“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而后她一直用“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鼓舞自己。
02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她说:“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孤独、心酸与漂泊的岁月,叶嘉莹全然承受,甚至讲述这些经历时出奇地平和与从容。
正如苏轼,他身上旷达乐观的心态总能影响我们。
他是旷世奇才。即使时隔千年,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依然如永恒的圆月,赋予了团圆节庆更深一层的意义。
他拥有“再难有二”的有趣灵魂。
被贬黄州,他用贵人不肯吃的猪肉做成了东坡肉。被贬惠州,在凄风苦雨下,他还惦记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关于苏轼一生轨迹的视频。
从前,书信远,车马慢,可苏轼的足迹却遍布大半个中国,去过90座城市。
△苏轼人生轨迹
究其原因,是苏轼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被贬、流放的路上。
乌台诗案后,九死一生的他被贬黄州。
穷到吃不起饭,就开荒种地,取名为“东坡”,与农民、渔父、樵夫、商贩谈天说笑。用便宜到没人要的猪肉,自制出“东坡肉”。
年过五十,被贬惠州、岭南这种蛮荒之地,也不气馁。
庙堂进不去,他就去江湖里浪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生活不能顺流而下,他就逆流而上,为官一方,便造福一方百姓。治水、修苏堤、建医馆救百姓、抄书办学堂......
他的后半生基本上,都是在被贬的路上。但他总能把人生的不快,转化成快乐,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藏:
东坡肉、东坡饼、烤羊脊骨,品不完的美食;
赤壁赋、水调歌头,数不尽的词文;
寒食帖、墨竹图,道不完的风骨......
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为无数苦闷的中国人找到心灵的出路。
从古至今,无数人因他改变人生。
王安石感慨: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
余光中则说,要去旅行的话希望可以和苏东坡一起,惟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好伴侣。
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烹饪、工程师......像东坡一样的集大成者,纵观古今也难有几人。
65岁,在生命的最后日子,苏轼写了一首诗: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首一生,苏轼最想夸耀的,不是居庙堂之高的辉煌,而是他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流离岁月。
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境界,古今难有几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词》
全本全注赏析
一次读懂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