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进行部分产品“对等关税”豁免后,中方依然没有打来电话。看到这个情况,特朗普陷入左右为难局面,又不敢妥协,只能下令美国商务部长使用新招。为什么说,特朗普不敢向中国妥协?美国还有什么招数?
原本特朗普想通过部分产品关税豁免的手段,给中国释放缓和信号,从而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然而,中方依然没有按特朗普想的那样打来电话,而是强调“解铃还须系铃人”。显然,中国就是告诉特朗普,除非全面取消对等关税,否则两国关系回不到正轨。但从特朗普的角度看,对华妥协是他最不敢作出的选择。因为只要认怂,特朗普必然会面临民主党声讨,他的支持者“MAGA派”也会倒戈,还会让日本、菲律宾等盟友对美国彻底失去信心,从而向中国靠拢。代价如此之大,使得特朗普难以向中国妥协。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发声,表示“关税豁免”只是暂时的,特朗普政府只是对相关产品进行分类,很快就会加征新的重点关税。值得注意的是,从特朗普实施关税豁免,到卢特尼克透露“还有新招”,间隔还不到24小时。显然,已经在对华博弈中感到吃力的特朗普,想要通过再设置新税,来试探中国的底线,逐步找到贸易战的“破局口”。但特朗普的政策如此反复不定,已经让美国的盟友心生顾虑,欧盟就宣布将进一步转向亚洲。
而且,特朗普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现在全球80%的制造业供应链都在亚洲,而且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中国就是全球制造业的核心,中国的多个邻国凭借着地理优势,与中国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配套。换而言之,因为中国是亚洲国家,所以全球的制造业才集中在亚洲。如果中国在欧洲,在拉美,那么全球制造业会随之集中。既然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动机,其他制造业都围绕中国做配套产业,美国现在实施关税战,强行让自己离开这个产业链,他们的制造业将失去运行的动力。就算美国重新构建自己的产业链,其成本也远高于以中国为核心的大产业链体系。
显而易见,这场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不会让美国成为最终赢家。对这一点,俄罗斯看得很清楚,其副外长安德烈·鲁坚科已经公开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供应多少。俄方这句话,从能源方面给中方送上一颗“定心丸”。目前,俄罗斯对华供应石油占到我们总需求的20%,天然气则是约40%,如果他们增加供应量,即便中东局势出现巨大变动,我国的能源安全也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