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库》发布 总数995!

原标题:《2024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库》发布,总数995!

6月24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企业库》。据介绍,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研究团队认真学习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实地调研、座谈研讨、专家论证等环节,最终编写完成《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企业库》。2023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为995家,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图片

人工智能企业库连续三年发布以来,收录的企业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022年,《企业库》收录了482家人工智能企业,为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23年,收录企业数量迅猛增加,跃升至650家,同比增长超过30%。今年,《人工智能企业库》再次刷新纪录,收录企业总数高达995家,接近千家企业的里程碑,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50%。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武汉市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该行业在未来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根据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产业研究部统计,企业类型方面,2023年武汉人工智能企业有大型企业62家、中型企业286家、小型企业511家、微型企业136家。中小微企业占所有人工智能企业的93.8%,是武汉人工智能企业的主体。典型代表企业方面,规上企业267家,同比增长19.2%;营收亿元以上企业109家,同比增长122.4%;高新技术企业748家,同比增长44.4%;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同比增长29.5%;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9家,同比增长90.8%;创新型中小企业98家,同比增长42%;瞪羚企业325家,同比增长35.4%;上市企业16家,独角兽企业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区域分布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在全市各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和洪山区,其中东湖高新区557家,占56%;武汉经开区103家,占10.4%;洪山区60家,占6%,其他区企业数量占比均在5%以下。产业链分布方面,人工智能应用层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5.8%、人工智能基础层企业占7.4%、人工智能技术层企业占6.7%。知识产权分布方面,武汉人工智能企业较为重视知识产权,拥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的企业共809家,占比81.3%;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的企业582家,占比58.5%。企业平均知识产权达41件,平均已授权发明专利达12件。

图片

《2024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库》归纳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发展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的兴起,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依托海量数据,在算法上进一步完善人机交互及机器全模态模拟现实、创造现实的能力,在智能终端上以手机、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为载体,通过软硬结合,以及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的使用,使得人形机器人这一终极智能终端真正实现自主思考和类人操作。通过脑机接口的探索,实现人脑控制机器,为残障人士提供自主活动的可能。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未来的工业生产、家居生活、太空探索、星际航行提供全面支持等。

《2024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库》指出,武汉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推进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园区建设有待加强、创新活力有待提升、投融资企业意愿有待提高、产业统计体系尚未建立。武汉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策建议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加快金融资本对企业的支持、加速人工智能统计分类标准体系建设。

来源: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