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盛唐骑兵所向披靡、天下无双,靠的就是唐朝高度发达的养马业
文/福尔摩小登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为纪念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六匹骏马,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于陵前用浮雕描绘而成。
六匹骏马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造型栩栩如生。这六匹战马都曾经多次救过太宗皇帝的命,也为大唐立下了无数功劳。
将自己的战马绘制到自己的陵墓前,可见太宗皇帝对战马的喜爱。太宗在马上打天下,马匹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其执政时期也是大力发展唐朝的牧马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唐朝的牧马业到底有多强大。
一、从“昭陵六骏”看唐代优质战马的主要产地
战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拥有了战马就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骑兵。特别是马镫和马鞍发明出来后,骑兵的价值更是大大提升,就如同有了机械化部队,是对外战争的利器。
昭陵六骏的时代是唐朝骑兵最活跃的时代,那时候的唐朝作战以骑兵突击作战为主。对优质战马的需求极大。其优质战马大多来至突厥和中亚地区。
“昭陵六骏”中的战马分别是“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
其中“拳毛騧”可能源于“权于麾”国的大良马;“什伐赤”可能来自波斯。“白蹄乌”为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所乘。“特勒骠”的“特勒”是突厥常用的一个官衔,可能是突厥部落赠送的,“飒露紫”还原为“沙钵略”,含义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青骓”来源于突厥文,指来自西方大秦的骏马。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突厥和中亚地区是优质战马的主要产地。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原地区战马品质差,产量少。
古代中国一直被游牧民族压着打,主要原因就是中原王朝没有大量的优质战马,也许是当时统治者认识到了战马的重要性,至唐朝建国开始,便十分注重发展养马事业。高祖、太宗两位帝王,大力发展养马业,让中原地区优质战马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唐朝是如何发展养马事业的?
马作为重要的的战略物资,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有着重要影响。
唐高祖李渊最初起家的时候,从突厥那里得到了2000匹战马,后又得到3000匹隋马,李渊深知马匹的重要性,建国之后就开始在陇右地区进行养马,设置了八坊四十八监,根据记载“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
唐朝初年简直是中国养马事业的巅峰期。在安史之乱前,陇右和河西地区一直是唐朝养马的主要基地。
唐朝养马事业的繁荣得益于南北朝时期对畜牧业的重视,隋唐前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游牧民族轮流在中原建立了王朝,北魏就是由鲜卑人建立的,非常重视马匹的饲养,据说当时北魏拥有马匹二百多万。
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为私人养马提供了物质条件,为发展社会牧马业,唐朝政府制定了鼓励民间私人养马的政策。民间的富人开始大量养马,《太平广记》记载“邺中富人于远者,性奢逸而复好良马......常养良马数十匹”。
经过高祖太宗两位皇帝的努力,唐朝极盛时期仅国营牧场的马就达到了70多万匹。民间养马更是多的数不胜数。而且大多都是品种极好的马匹。
这也保证的唐朝骑兵的强大,唐朝的骑兵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骑兵之一,盛唐时期对外战争几乎全胜。
三、唐朝是如何提高马匹的品质的?
中原马匹大多品质差,脚力弱,不适合当做战马来用,所以如果仅仅增加养马数量,来提高唐朝骑兵的战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唐朝在扩大养马数量的同时,也积极提高马匹品质。
1、唐朝每年引进周边各国优质马匹
除去自己养马,对外战争也是唐军获得优质战马的主要来源。打薛延陀时期缴获战马一万多匹,打吐蕃又获得马匹八万,牛羊四万。此外,唐朝每年又能受到各个国家进贡的无数马匹。通过对外战争和各国朝贡获得的马匹大多是品种优良的军马,根据唐朝《酉阳杂俎·忠志》记载:“骨利干国,献马百匹,十匹尤俊,上为制名”。贞观十七年,薛延陀像大唐求亲的礼品就是:军马5万匹,牛驼1万,羊10万。
唐朝引进的良马品种有四十余种,主要来自西域、蒙古高原等地。其中突厥的马特别适合当战马,“昭陵六骏”中刻画的马匹大多都是突厥战马。耐力和灵活性都很强,这些军马被唐朝当做种马进行杂交改良,不断的提高了唐朝马匹的质量。让大唐骑兵的军力天下无双。
2、制度与机构的完善
在唐朝,“相马术”也是非常火热的一门“专业”,大大提高了优质马匹的发现率,唐朝还专门设立了管理马匹的律法《厩库律》,并且设立国家马医机构,对马匹进行照顾与医治。
让唐朝的优质战马产量有了质的提升,所以在后期唐朝的对外战争中,唐朝军队的战马一直能保持很好的冲击力和耐力,直到唐朝灭亡也没有出现过缺少战马的问题。
四、总结
昭陵六骏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珍贵的艺术品和太宗历史战绩的见证者。更是体现了中国唐朝养马事业的繁荣。
唐朝前期牧马业的发达,与当时马匹在国防上面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唐朝立国之初马匹很少,但当时国家刚刚建立,无论是对外平乱还是交通运输都是急需大量马匹,牧马业就成了开国之初的当务之急。
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敢反大唐其中一点原因就是:掌握了唐朝最大的楼兰马场战略资源。
古代马匹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无法被代替的,唐朝统治者高度重视马政,建立规模宏大的马牧产业,建立自己的牧马制度与机构,对外进行马匹交易。为的就是培养自己的骑兵,骑兵作为国之利器对国防就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保证了唐朝军备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