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的吗?为何成为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服”?

中国历史上每一代王朝更替,必然会产生服饰的变化,而清朝尤为突出。

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朝要求“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于是,276年的清朝实行剃发易服制度,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剪辫通令”。规定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之日起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

不再留辫子了容易,但穿什么衣服来体现新社会却是个难题。

1912年12月29日,袁世凯颁布改革礼制服制的法令,将清朝的繁文缛节和长袍马褂改为较为简捷的礼制和简短的服饰。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将西洋服饰引人中国,并以此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手段之一。

社会上有人主张仍穿长袍马褂,但反对者认为长袍马褂不方便生活,剪裁费料,很不经济,应弃之;有人提出全部改穿西服,反对者认为全部西装“无异是抵制国货”。

孙中山经过缜密思考,提出“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按照“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原则设计出了大名鼎鼎的“中山装”。既保留了西式服装平整、挺括、有衣兜的优点,又有当时中装高领、庄重的特色;既突出了服装的现代性,又表现了中国气派。中山装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关于“中山装”的设计渊源,目前主要有三个说法:

其一,日本义昌说。孙中山在日本横滨结识“同义昌”洋服店的宁波裁缝张方诚。张方诚等裁缝参照日本学生装、士官服的样式,采用西装造型和制作技术,融入中国的服饰文化传统开始设计,又根据孙中山的构思,确立了中山装前衣襟的五粒扣子、四个口袋、三粒袖扣以及胸前袋盖的倒笔架造型,赋予每个细节以特定的文化内涵。

其二,越南黄隆生说。孙中山在越南河内结识开洋服店的广东人黄隆生。黄隆生等人按照孙中山的创意,参考西欧猎装和日本服装式样,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风格,设计缝制了既有中国文化风格又有开明开放精神的新式中装。后经孙中山修改,确定了五粒身扣、三粒袖扣、袋盖倒笔架的款式。

其三,上海红帮说。第一件中山装出自当年上海滩的奉帮(红帮)裁缝之手。

现存最早的孙中山穿中山服的照片是1922年任陆海空大元帅职在广东谋划北伐时。这也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末,中山服仍未普及尚在推介中。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初立,政治中心南移,社会上开始推广中山装。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时穿上中山服,宣誓就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直到1936年民国政府的《修正服制条例草案》,中山服的样式才得到明确并被强调作为男公务员“制服”。自此,中山服渐渐推广开来。

关于中山装的含义,普遍说法是:

中山装四个兜:代表礼、义、廉、耻;

门襟五粒纽扣: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

左右袖口三个纽扣: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 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

衣领翻领封闭式:代表严谨治国的理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