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能让我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依然感到不寒而栗的东西,那么“中药注射剂”绝对算得上一个。
它清醒的提醒我,当愚昧、情怀、权力、利欲混杂在一起相互媾合会分娩出多么疯狂而不可名状的怪胎,它完全漠视人的生命,肆无忌惮的侮辱现代文明。
但这样一种东西,却做成了年销售额千亿的大生意,这是何等的无知无畏与利欲熏心纠缠在一起的一片狼藉。
“中药注射剂”,按照《中药药剂学》的解释,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中药中提取出有效物质,然后制成的注射剂。”
乍一看,“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是中医药的进步,但仔细推敲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注射剂的出现和物理、化学、生理学等诸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给药技术。注射给药绕过消化系统的屏障与过滤,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比传统口服给药方式更为高效,但相对来说,风险也更大。
因此,注射药剂要比口服药剂技术标准严格的多,一般来说,要对药剂的成分构成,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做出深入清晰的了解,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其安全性。
因为现代药物技术已经达到分子级别,所以现代化学药品等,也即所谓的“西药”,成分控制根本不是问题,西药的构成比较单纯,其有效成分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研究得都比较清晰透彻,这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产生用药过程中的不可控事件。
但中药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中药制剂通常采取原始的方法熬取,其成分十分复杂,根本无法知道所谓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而实际上,按照中医理论,中药治病原理被描述成药材的“性”与“味”,与人体脏腑经络等产生交互作用来调整“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原本就没有什么“有效成分”的说法。或者,中药的“有效成分”就是熬取出来的药物全部,并没有什么“无效成分”。
以中药汤剂来说,本质上就是各种药材的一锅乱炖,其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可能几百种,几千种,上万种,对其成分一一做出鉴别,进行疗效与毒副作用分析验证,以及剂量的精确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非常可笑的是,很多中药制剂的副作用一栏通常都写着“尚不明确”,却敢在疗效一栏写的密密麻麻。
实际上,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就是一笔糊涂账,不仅副作用不清不楚,就是疗效也大多存疑。
但中药有绕过现代药物临床试验的特权,所以还可以继续稀里糊涂的混日子。
因为传统中药绝大部分都是口服给药的,经过消化系统的屏障与过滤,大部分物质都被人体过滤和排泄掉了。只要不包含急毒性的东西,非急性发作的毒副作用不太容易被落后的经验主义方法所了解,所以总是可以蒙混过关。
但奇葩的“中药注射剂”,却将中药的潜在问题放大了。
因为人体的保护机制,没有经过检验的不明物质吃到肚子里可能没事,但注射到血管里就难说了。
现代药物注射液因为有确定的有效成分,所以可以通过精细的工艺进行提纯,避免无用或有害物质的污染,但中医注射液因为没有明确的“有效成分”,所以从原理上来说,是无法“提纯”的。
一服中药方剂可能由很多种药材来熬制,熬出的汤汁包含成千上万种成分,如果要进行“提纯”,你要提什么呢?
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统统说不清楚,提纯,怎么提?
所以,中药注射液只可能进行过滤,滤掉其中的一些大的颗粒和杂质,进行一些澄清化的处理。
即使经过处理,大部分中药注射剂都是有色的,这明白无误的表示其成分的复杂性。
这样的东西就如此堂而皇之的以中药的名义注射进人体。
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草菅人命!
如果这些药物经口服进入人体,因为消化系统的过滤与分解,大部分物质不会进入循环系统,但当它们以注射的形式绕过重重防卫,直接进入人体的机枢重地,这些不明确的成分,谁知道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
就连中医粉引以为傲的几千年历史也无法成为借口,几千年的历史是口服的历史,中医的祖师爷也不知道后辈会将这些东西弄进人的血管里去,对了,中医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血管,神奇的中医能看到无形的经络,却看不到有形的血管。
按照中医的理论,药物都是有灵性或者智能的,自己会认得路,比如,某某药材入“肺经”,某某药材入“胃经”,某某药材入“脾经”,这叫做“性味归经”,不过这些东西传统上都是吃进肚子里的,如果将它们注射进血管里去,它们还认得路吗?还能不能归得了“经”?
我们知道,特异体质的人可能对某些物质过敏,引发不良反应,这意味着,注射剂的成分越多,越复杂,引发过敏反应的风险就会越大。中药注射液这种杂烩汤,频频发生过敏反应病例当然不奇怪,不发生才是怪事。
国药监2017年报告,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注射液占比高达八成半。
看着这个东西这么不争气,现在很多中医界人士也纷纷对其做出切割,拒不承认中药注射剂是中药了,理由是给药方式缺乏中医经验,不符合传统,不能用中医理论解释等。其实不过是中药注射剂暴露了中药的一些本质问题,不太容易遮盖,令其感到难堪罢了。
理论基础荒诞,成分混杂,疗效不透明,毒副作用不清晰,这是传统中药和中药注射剂共同的问题,只不过后者的给药方式使存在的问题尖锐化,更容易暴露在聚光灯下。
很难想象在当今时代,一个药物的说明书竟然还敢以“副作用尚不明确”来搪塞,这岂不是拿医学当儿戏?你们连副作用都搞不清楚,我凭什么相信你们真的能搞清楚所谓的“疗效”?从某方面来说,对副作用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对疗效研究的重要性,一款药物如果没有疗效,无非是不能治病,但如果有严重的毒副作用,那就是在害人,这中间的轻重,我相信很多人拎得清。
为何一款现代药物要经过严格而漫长的临床测试,通过后才能上市?测试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验证疗效,而很多方面是对毒副作用的检验,这才是真正的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负责。医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情怀替代不了现实,信仰也替代不了现实,现实就是现实,不会被任何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认识现实,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寻找证据,而不是用臆想的方法胡乱猜测,这在无数的事情上得到了印证,医学当然也不会例外。
很多人拿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来为中医药开脱,对不起,青蒿素是地地道道的化学药,它和中医理论没有半毛钱关系,和中药方剂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唯一和中医有联系的地方,在于屠呦呦声称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发。如果这算是中医的胜利,我们不妨将其看作中医的出路,这个出路,不正是废医验药吗?
青蒿素分子式
青蒿素分子结构
如果有人将青蒿素归类为中药,那更好,就请彻底抛弃中医理论,将所有的中医方剂都按照屠呦呦的方法检验一遍,提取其有效成分,验证其治疗效果,明确其毒副作用,如果我们真这样做了,并且真正找到了更多类似于青蒿素这样确实有效的药物,这才是真正的“中药现代化”,整个世界一定会不吝于荣誉和掌声,就像曾经给予青蒿素的一样。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如果我们依然愚蠢的死守腐朽的古代典籍不放,无视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臆想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话,那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就是一个愚不可及的笑话。这样的中医中药,最终被时代无情的淘汰,就是其唯一而确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