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征求意见稿)》)。为了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让人民群众和广大企业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让市民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城市能级同步提升、相得益彰。
人人都拥有尽展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
《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敞开城市胸怀、厚植发展沃土,为市场主体创造发展机会、为新兴产业提供应用场景、为各类群体搭建圆梦舞台,使人人都能通过创新创造、努力奋斗实现自身发展、成就人生梦想,让城市始终涌动蓬勃生机和兴业活力。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和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将让成都涌现更多机遇、让更多市场主体和市民能抓住机遇。
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将以市场主体和市民获得感为重要评价标准,营造“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前投后一个样”的公平稳定发展环境,让企业“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
在办事环境上,成都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蓉易办”平台功能,实现企业和市民100%事项网上可办、80%以上事项“不见面”审批,90%事项一窗受理、80%事项全域通办、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在市场环境上,市场准入将全面实现“非禁即入”,城市机会清单拓展扩面,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比例达到80%。
△成都
成都将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机会成就青年创业梦想,以“锐意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气度激扬青年奋斗勇气,以“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温度提升青年情感归属。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将提供“无偿资助+无息借款+天使投资+信用贷款”的创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优秀青年大学生在蓉创业分层补贴政策支持,设立“人才贷”“成果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实施“创业保”等青年人才创业失败救济保障,让“蓉漂”创业有底气。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青年人才感知成都行”等人才招引活动,为各类人才汇聚成都提供平台通道。
人人都享有幸福和美、安全稳定的美好生活
“劳有厚酬、闲有雅乐,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颐养”,这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需要城市以最优供给满足市民、最好资源服务市民。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7.5%,力争突破7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8.6%,力争突破40000元,进入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中等收入群体占常住人口比例从“十三五”末期的49%提升至65%,低收入群体减少300万人,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1以内。
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聚焦百姓衣食住行,将完善供给体系、稳定价格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房价收入比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较低水平,打造“中国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超大城市。这包括房子住得起、有保障、可选择,例如,成都提出稳定住房供应规模,住宅用地供应比重不低于60%,优先保障人才住房建设用地需求,五年内新增租赁住房30万套以上、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成都还将实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计划,每年引进8种海外优质商品,保证生活必需品价格稳、种类多、品质优。
△火锅
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努力实现高品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目标在“十四五”时期稳妥推进划片入学改革,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70%。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规划建设未来医学城,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家以上,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市级医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0个。
为了引领热爱运动的新风尚,成都还将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00个,每个村(社区)建成1个以上运动角。
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把生态惠民的绿色理念、友好善意的人文关怀体现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把更多的秀美环境、开敞空间留给市民,让天府绿道、大美公园、清澈河湖成为市民举步可就的生活场景。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将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构建“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让通勤场景处处体现城市温度,让“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适便利。到“十四五”末期,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缩减到35分钟,30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达到45%。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85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轨道站点800米范围覆盖面超过60%,轨道交通实现区(市)县全覆盖,产业功能区覆盖率超过50%。
△成都地铁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将以天府锦城、一环路和锦江公园子街巷改造、二环路高线公园建设等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为牵引,全面加速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进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市井文化,让“老成都”焕发新活力。完成6100个老旧小区分类提升改造,加快推进自主加装电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适老、适幼、停车等功能,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老旧片区重构市井烟火气,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特色街区、历史建筑、文保单位、“金角银边”城市空间更新利用,加快街头绿地、小游园建设和老旧公园改造提升。整合释放片区可利用空间及资源,打造“邻里式”商业服务圈,构建宜居宜业生活圈。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将持续涵养生态、美化大地景观,塑造山水呼应、城园相融的城市轮廓,构建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让市民在大都市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金字招牌更加彰显。到“十四五”末期龙门山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0万亩、龙泉山增绿增景25万亩,建设“东部森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实现“青山映城、草长莺飞”。
人人都拥有参与治理、共建共享的归属认同
民情民意受重视、民心民声被倾听、企业权益有保障,这样的城市将让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完善的社会治理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如何让市民和企业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成都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和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将城市更安全、每个人都受到城市的关怀。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提出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全周期呵护城市安全,用聪明的“城市大脑”实施智慧治理,让智能感知就在身边、安全网络覆盖全域、风险隐患远离市民。构建自然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地震监测和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0%。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逐步消除城市排水不畅和路面积水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水淹停车场”“城市看海”。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则彰显了“全龄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气质,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让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比如孩子们将有更加开心成长的空间。成都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业发展,依托社区规划建设社区儿童综合体200个,集中配套社区托儿所、社区儿童中心、家庭聚会中心、儿童运动场及家庭农场等设施,打造儿童“5分钟步行活动圈”。
比如老年人将有更加舒心长寿的照料。成都将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专业化的养护型、护理型、认知症障碍照护型、临终关怀型等功能型养老机构。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特困老人全面实现集中供养,“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所有街道,养老床位总数达14.8万张,实现日间照料和夜间监护服务社区全覆盖。
对于特殊人群,成都也将竭力让他们生活得暖心有尊严。无障碍场景营建行动,将实现各区(市)县残疾人托养服务基地全覆盖,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100%、80%。
△天府绿道
该《意见(征求意见稿)》将于1月15日至1月21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同时,成都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畅想和绘制幸福美好生活蓝图。属于你的幸福美好生活,在这座城市筑梦成真,赶紧来参与吧!
反馈方式:
①在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意见征集专栏提出宝贵意见
②信函请寄至:高新区锦悦西路2号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B311办公室) 邮编:610041
③邮箱:cdsfgwshc@163.com。
④联系电话:61884073(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17点)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