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工具的通风换气好不好,是乘客们目前特别关心的事。而成都市民陈女士注意到,公交车在行驶中开窗,驾驶员比乘客冷多了。
近日,她特意带了两包暖宝宝,并提前在家消好毒,送给成都快速公交K16路的驾驶员师傅。这条线路的开行,大大方便了她的通勤出行,平时师傅们对乘客的好,她也总算能表达一点感恩之情。
司机朱富强在发车前检查车辆
乘客送暖:
已消毒,放心使用
2月16日中午时分,成都公交集团东星公司102车队驾驶员朱富强驾驶K16路从起点站出发,来到第二个站——华盛路站。他惊喜地发现,近段时间无人的站台开始有乘客候车了。
连上数位乘客后,一位女性乘客专门折返对他说,“师傅辛苦了!”他心里很高兴,礼貌地回答:“不辛苦!”随后,这位乘客又用手绕过驾驶室隔离门,给他塞了一包东西到驾驶台上。“师傅,给你的!”说了短短一句话后,乘客就回到了车厢座位就坐。
朱富强专心驾驶,也不能跟乘客礼让。一直到了终点站、停好车,他才想起乘客送了一包东西。拆开一看,“热力贴?是什么?”朱富强用手机上网搜索,才知道这是俗称的“暖宝宝”。“大老爷们真没用过”,他自嘲说。
乘客送的两包暖宝宝
袋子里还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师傅辛苦了,已消毒,放心使用。“这个乘客太细心了!”朱富强把暖宝宝带回了102车队调度室,留给需要的伙计一起用。
朱富强的妻子刘俊也是K16路驾驶员,和他一样,春运期间一直坚守一线,每天出车前给车辆消毒。“乘客是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肯定,才会送东西”,她也很开心。
朱富强和妻子刘俊在春节期间一直坚守一线
临时起意:
给家人,也给公交师傅
红星新闻记者通过纸条背面的联系方式,找到了乘客陈女士,“车队也给我打了电话,你们应该去报道公交师傅,他们是在抗疫第一线”。
原来,陈女士是成都快速公交K16路的受益者。自从线路开行以后,她上班方便了,“以前要转几次车,到万年场去坐快速公交,现在家门口就能坐,早上也没那么慌乱了”。
她对整条线路的师傅们都很肯定,“认为态度多好的!有时眼看着车辆启动要开走了,师傅从后视镜里看到乘客跑来,一定会刹一脚等一等。这对于师傅们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就是节约了几十元迟到罚款啊!”细心的陈女士也注意到,师傅们看到大爷、太婆们上车,都要等他们坐稳才启动。
疫情期间,公交车在驾驶期间要开窗通风。恰遇近日降温,她和家人乘坐时,都感觉到有点冷。师傅们长时间坐在驾驶室,手摸着方向盘,不是比我们更冷吗?
那天是她去公司值班,看到给家人买的暖宝宝,就临时起意,给公交师傅送两包。特殊时期,她还在家用酒精片把外包装擦了一遍,写好纸条放在袋子里面。
其实,陈女士也想过其他方式表达心意,“但大家素不相识,送吃的可能也不大放心”,恰遇降温,暖宝宝消了毒就可以用。“我们企业也马上复工了,希望公交师傅们注意身体,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把我们准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