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上场,万科新生

等待已久的“重大变动”在春节之前落定。

1月27日盘后,万科公告重大事项,董事局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董事会秘书朱旭辞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深陷调查传闻的祝九胜辞职系因“个人身体原因”。

同日,万科董事会选举辛杰为董事会主席,聘任郁亮、李锋、华翠、李刚为执行副总裁,聘任田钧为董事会秘书。同时,万科法人代表也由郁亮变更为辛杰。

此外,董事雷江松获任香港授权代表。

新获任的四位执行副总裁中,除郁亮外,李锋、华翠、李刚均为深圳国资背景,李刚曾有深圳市公安局任职经历,后任深铁集团办公室主任、深圳市地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新任董秘田钧亦是深圳国资背景。

出任董事局主席,担任法人代表的辛杰,是万科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的董事长、党委书记。

万科法人代表、董事局主席、总裁、董秘等关键岗位,均已由深圳国资方面背景的人士担任。

郁亮在辞任之后,获任执行副总裁、董事,这也是确保万科稳定过渡,防控系统性风险的稳妥、有效安排。

至此,昔日“管理层控制万科”的局面已经彻底改变。但顺便说一句,此次万科管理层改组,与万科被“接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万科目前正处在历史上最为困难的阶段。根据业绩预报,2024年万科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4500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41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0%、518.6%。基本每股收益亏损约3.79元/股。

这是万科历史上的最差业绩。

万科方面表示,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亏损额较大,万科流动性遇到阶段性困难。为有效化解风险,切实保护购房人、债权人、投资人的利益,董事会决定,充实本集团经营管理力量,利用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各方资源优势,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快融资模式转型,更好推动本集团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全力以赴为股东、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也是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的原因所在。

我们在此前的两篇文章中(《救助万科,立即行动!》《万科尖峰时刻》),均提出国资将在万科化解阶段性经营困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优等生万科而言,它的命运,早已不止关乎自身,而是关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平稳。 因此,必须有足够力度的手段和措施,支持万科渡过阶段性经营困难,实现软着陆,重回健康平稳发展的轨道。

此次人事更替后,国资对待万科的态度将彻底明朗,这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债权人的信心,也有利于维护万科一贯以来在房地产市场中平稳、安全的形象,从预期层面稳住局面,从而化解各种潜在风险。市场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万科。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深圳国资方面已经对万科进行过相应审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进一步的摸底、调查相关财务、资产状况,还会进一步进行,只有在摸清底数,摸清风险的情况下,对万科的支持、救助行动,才能有的放矢,收到更好效果。

1月27日这个时点的选择,也有讲究。从1月28日起将是春节假期,股市、债市将迎来休市,这将使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万科此次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以及大额预亏,总体上也有利于万科股价、债券价格的稳定,避免出现大幅波动,产生各种连带风险。

从2024年初开始,万科陷入阶段性经营困难,股价、债券市场价格屡有大幅波动。万科方面已经采用缩减开支,处置资产等方式回笼资金,以确保公司现金流和正常偿债能力。至今,万科债务均到期兑付,未有违约。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处置资产,往往会带来价格方面的损失。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称,由于要保现金流,一些资产处置是以压低价格的方式进行的,有的资产处置的时候,价格是低于账面值的,在财务层面上,“肯定会形成亏损”。

万科方面的数据显示,2024年底,万科大宗交易实现签约259亿元,同时通过盘活存量工作,也收回了超过百亿规模的现金。

万科待兑付规模也不小。根据第三方统计,2025年一季度,万科约有98.9亿元的境内债需要兑付,而全年有16笔到期行权的境内公开债。此外,还有两笔境外债券将要到期。

这一发生在春节前的重大人事更替,对于万科闯关而言,无疑是增加信用水平的好消息。无论如何,即将到来的蛇年,都注定将是万科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没有之一,其重要性,将远胜当年的君安之争和宝万大战。

国资上场,万科新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