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取百家之长:印度步枪的曲折之路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大国的影响,直到今日仍无法摆脱各军事大国的阴影。诚然,虽然我国为了摆脱苏式武器的阴影,曾经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但是,everything is an aword,没有敢于改变的勇气和承受改革阵痛的决心,是永远无法走上一条自己的路的。印度的武器装备,特别是轻武器装备,一向是“取百家之所长”,从来不管不顾本国的国情。印度国内武器之混杂、后勤负担之重,实为世界各国之所罕见。

印度在独立之前,在好几个世纪内一直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甚至在独立之初,仍在英联邦中停留了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早期的武器均采用英式装备。

以1962年中印爆发的中印战争为例,印度所采用的步枪多为英制李·恩菲尔德NO.1步枪与四号步枪,轻机枪则为英制“布伦”轻机枪,而冲锋枪也使用英式的“司登”和“斯特林”冲锋枪。同时,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美国也紧急援助了一批美式武器以弥补印军步兵班排的火力密集度。在这种情况下,后勤补给还相对简单,步兵班排仅需要英制.303步枪弹与9毫米巴拉贝鲁母手枪弹即可。

但是,从此之后,印军的轻武器则越用越杂。

英式斯登冲锋枪,印度早期的武器均采用英式装备,后来其武器装备发展,也一直无法摆脱世界各大国的影子

L1A1型半自动步枪,该型步枪是英国仿制比利时FN公司的FAL步枪而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印军已经开始逐步仿制英制的L1A1型半自动步枪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印军已经开始逐步仿制英制的L1A1型半自动步枪。该型步枪是英国仿制比利时FN公司的FAL步枪而来,并经过了局部修改而定型。L1A1半自动步枪虽然仿制于FAL步枪,但是却无法全自动射击。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装备的L2A1/C2A1等变形枪,则是将其当作是一种可为步兵班组提供火力支援的班级支援武器,配有两脚架和30发“大容量”弹匣。而印度作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之一,也接受了英式装备的武装。而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军大规模换装M16步枪,世界各大国争先开始了对小口径步枪的换装,印度作为自诩的“世界第三大强国”,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小口径武器的研发工作。

印度现役的英萨斯轻武器系统于1990年正式通过,并在卡吉尔战争中出现过,服役表现不算特别好,曾有军官起诉该步枪,声称该步枪可靠性十分低下,使用这款步枪“是对士兵的不负责”。虽然后来官方称所述不属实,但无风不起浪,英萨斯步枪恐怕可靠性也不会太强。

英萨斯轻武器系统包括有自动步枪、轻机枪和卡宾枪三种类型的武器,其中自动步枪版本以单发或者三连发的自动方式发射5.56毫米的SS109或者M193枪弹,可对400米内的目标造成威胁。而卡宾枪版本则是Kalantak和Amogh,是一种专门射击300米及其更近距离目标的卡宾枪(微型突击步枪)。而在2011年11月,印度陆军向全球34家武器供应厂商发出了关于多口径步枪的招标。多口径步枪,就是能利用枪械模块化的方式,通过更换不同口径所能使用的枪械零件,以达到“一枪多口径”的目的。印度方面看中了5.56×45毫米和7.62×39毫米两种枪弹各有的优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把两种枪弹的优势在不同战术条件下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尽量使用“同一种”枪,以达到节约训练时间、班组武器零件通用化的目的。

然而,从2013年冬季到2015年6月期间,印度军方拒绝了包括来自意大利的Beretta ARX 160、捷克共和国的CZ-805 BREN等世界知名枪械。在拒绝掉世界知名武器厂商的武器之后,印度不得不开始硬着头皮改进升级现有的英萨斯步枪。

印军英萨斯自动步枪

“神剑”步枪,其是根据英萨斯步枪改进升级而来

在2015年7月,印度军方推出了他们根据英萨斯步枪改进升级而来的“神剑”步枪(即Excalibu,被国内网友戏称为EX咖喱)。这款步枪根据报道,原型枪在发射超过24000发5.56毫米枪弹之中,仅有两次故障;不仅如此,印度军方鉴于该枪型已取得较好成绩,打算测试一款同枪型但是发射M43式7.62毫米枪弹的神剑步枪(AR-2)。最近,关于印度7.62毫米突击步枪的报道则看上去似乎不那么令印度军方满意。军方抱怨7.62×39毫米这种枪弹杀伤力不足,而且不如AK-47那样坚固可靠。

从相关报道看来,印度在5.56毫米版本的自动步枪上,似乎已经比较满意。而在7.62毫米全威力的自动步枪(战斗步枪)方面,则不是那么令印度军方满意。根据2017年7月6日《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称,军队所急需的突击步枪,在延迟采购中让军队感到失望,甚至连印度最初的步枪试验资格都没有达到。印度陆军最近所新研发的发射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似乎是一个匆匆定型的试验型步枪。在外型上,大量使用了已有的成熟设计结构,例如导气管的位置以及射击用该枪的动作,就与印军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并配发的卡拉什尼科夫现代化突击步枪(即AKM)非常相似。

不仅如此,印度作为一个武器进口大国,除了借鉴俄罗斯的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设计技术理念之外,还参考了以色列加利尔自动步枪的弹匣结构技术。但奇怪的是,虽然借鉴了已有的成熟技术,降低了该型武器的工艺要求和研发科技压力,但印度方面却始终无法完成其技术指标,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有些疑惑。

以我国八一式自动步枪的研发历程为例,其大量采用了我国第一代“枪族”:五六式枪族的成熟设计结构;八二式7.62毫米枪族,也是大量采用了已有的苏式武器成熟的设计构造。以求尽量在低程度的“伤筋动骨”之下,大幅度提高新武器的各方面性能指标。虽然这种做法,颇有“炒冷饭”之嫌,但是却是最保险的一种做法,起码不会大幅度降低其原有的性能技术指标。

印度本身受到西方国家的武器进口限制较小,可以很方便地借鉴国外各类轻武器的结构技术,从而“撷百家之所长”,设计制造一款中规中矩的轻武器,这似乎是轻而易举之事。但令人震惊的是,长久以来,印度仍未确定到底会以哪款步枪来取代原英萨斯轻武器系统中的7.62毫米战斗步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