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体检季,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成为“高频词”。
随着近两年来新冠疫情的常态化,大家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体检、养生、保健成为现在人们的基本话题。
体检报告一出后,总会听到几个女生讨论“增生”问题,上了年纪的可能听到的是骨质增生、甲状腺增生,但处于年轻或中年阶段的女性中,大部分绕不开的却是另外两个“高频词”,乳腺增生和子宫内膜增生。
也曾有医生朋友说:“体检中,10个女生大概8个都会有增生,不是乳腺增生就是子宫内膜增生”,所以,这些常见的增生疾病,严重吗?到底会不会引发癌变呢?今天就带大家科普一下。
为什么女生会容易出现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也就是小叶增生,是乳腺的一种良性疾病,近几年来已成为女性的高发类疾病,女性中十之八九都会有或是得过乳腺增生。
其发病原因是很多方面性的,跟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发生紊乱有关,另外,也可能跟患者的情绪波动以及营养补给相关。乳腺增生会出现一些小的增生结节,同时,也会伴有周期性的乳腺疼痛,大部分患者是在月经来临之前的时候,疼痛症状比较明显。
远离乳腺增生,需要改掉4个习惯:
饮食不良
多数女性朋友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喜欢吃一些实际会影响健康的食物,比如油炸、寒凉食物,油炸食品油性都会很大,吃多了就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造成体内湿气和寒气不能完全排出出现经络拥堵,而寒凉食物会使得女性变成寒性体质,寒性体质直接会增加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
损害行为
生活中也有很多女性会因为伤害自己乳腺的行为而不自知,例如经常流产和选择不哺乳的女性,流产和不哺乳都会对女性的乳腺产生一定的损害,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不哺乳等都会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都会降低女性的乳腺功能,从而拉高了乳腺增生风险。
情绪波动大
当代女性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控制下,很多女性会出现暴躁易怒、忧郁爱哭的情绪波动,当这些负面情绪没法发泄出来,造成体内气血淤积,乳房的血液循环不通畅,长期的负面情绪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这些都是乳腺增生的诱发因素。
不合适的内衣
佩戴过紧的内衣或不合适的内衣也是造成乳腺增生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部分女性对自己胸部不满意的就会穿一些不合适的内衣来纠正不完美的地方,如果内衣不合适,胸部长期处于一种压迫状态,就会增加乳腺增生风险。
如果乳腺增生只是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则无需采取任何治疗,主要还是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为主,减少情绪波动,少生气少熬夜,适当体育锻炼,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
什么是子宫内膜增生,严重吗?
子宫内膜增生在病理上,可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三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一般不严重,而不典型增生则有癌变倾向。
单纯性增生: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类型,增生累及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弥漫性。这些细胞与正常增殖期的子宫内膜相似,腺体数量增加,胸腔呈囊性,大小不同。腺上皮为单纯或假复层,细胞呈高柱状,无异常。间质细胞丰富,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仅为1%。
复杂性增生:是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的一种类型,因为女性的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造成异常子宫出血。增生呈急躁性,腺体增生非常明显,结构比较紊乱,间质减少,腺体和腺体相互比邻,呈现背靠背的现象。另外,腺上皮细胞成柱状,可见复层排列,但没有细胞异形性,这种复杂性增生3%可以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
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增生通常是由于雌激素的持续刺激和子宫内膜的异常生长,但由于没有正常的排卵和没有足够的孕酮来抵抗雌激素,子宫内膜无法正常周期性的脱落,导致退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癌变倾向,因此被归类为癌前病变。
女性之所以会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其主要原因还是受雌性激素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雄性激素对抗,因此,体重肥胖者、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性激素失衡、卵巢功能失调者、随意补充外源性持续激素的这些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内膜增生,所以,女性要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拒绝烟酒、保护好卵巢。
在临床中,一旦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增生,还需积极就医,尽快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增生”不可怕,但还是要警惕癌变的可能性!
少数的乳腺增生会发展为癌变。因为只有少数的乳腺增生会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其中中度,重度会演变为乳腺癌的可能。其临床表现为乳腺胀痛,跟月经周期相关,乳房触现弥漫性结节感,伴有触痛。症状比较轻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平衡心态、减轻压力来控制病情;但如果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在就医指导下通过一些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症状都可以缓解。
子宫内膜增生有癌变的可能,但是否会癌变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生类型不同,癌变的几率也会有所不同。单纯性和复杂性的增生在20年内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低于5%,非典型性的增生有潜在恶性以及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所以说当诊断结果出现了非典型增生的时候,要进行积极手术治疗。
写在最后:
对于女性而言,不管是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好好呵护子宫和乳腺,保持健康生活规律,规范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充足睡眠,拒绝熬夜。另外,女性还要多注意自己的月经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常,需要尽快配合医生治疗,了解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