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物流就像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凝聚各方共识,打通堵点卡点,让货物走最划算的路,流动的中国将更具活力。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促落下帷幕,快递业务进入全年旺季。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舒心的网购体验中,物流配送是重要一环,配送时效、运费价格等直接影响消费意愿。把物流成本降下来,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也可以让企业更快地调整生产和配送策略,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物流就像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于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物流成本成为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反复提及的议题,彰显了我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心。
持续努力之下,我国物流成本一降再降,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是全球需求规模最大的物流市场。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突出。特别是还存在一些制约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堵点卡点,包括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不高、现代供应链体系不健全等。
拿运输方式来说,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一体化运输短板明显,公路运输占比过大、成本较高,部分区域铁路运能不足。再从供应链管理水平上看,我国仍然处于传统物流管理阶段,缺乏从货源方到流通中介方再到消费者的全链条管理系统。例如,山东的蔬菜要卖到北京消费者手里,通常要周转5次以上,不仅增加了搬运和存储成本,还带来一定的损耗。
物流降成本具有很强的杠杆效应,通过物流降成本可以降低其他行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物流成本高,是多个环节、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物流行业自身的运输、仓储、管理等问题,也有产品结构、产业组织、要素配置等因素。这就需要秉持系统思维,十个指头弹钢琴。
要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因地制宜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据测算,我国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的社会物流成本可达千亿元。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数字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庞大的物流量对应着巨大的数据量,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优化物流管理,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调度,进而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此外,则要优化环境,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比如,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取消、调整不合理的罚款规定,有效降低物流税费成本等。物流涉及的环节非常繁复,营商环境优化,市场化程度高,有助于促进各个环节高效运转,从更深层次推动物流行业提质降本增效。
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凝聚各方共识,打通堵点卡点,让货物走最划算的路,流动的中国将更具活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为经济再添动力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