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关键词:说理方法
评论写作作为入世的思维体操,是门古老且长青的智性技艺。此前多由精英操持,如今,写作的分母越来越大,成为盛大的广场和喧嚣的市场,声音嘈杂,飞短流长,自然会严重稀释重金属的声音,也会拉低评论写作的技艺浓度。一个社会的观念水位,一定不是由分母级的言说标识的,而是由分子级的观念标志的。在我看来,“好评中国”即是一个致力于打造网络时代“分子级”言论平台的典型样板。通过“好评中国”,打捞出一批声口不凡、风荷出水的评论新手,雏凤胜似老凤声,充满朝气、锐气,有他们在,不怕网上口水多,就不太担心分母级言论的喧嚣和芜杂,只有把分子做大,就有底数和资本去抵抗、对冲乃至引领。
评论写作,问题意识不可少。新闻评论缺乏对问题的敏感,评论就可能成为一具空壳。没有问题意识,即便有问题的新闻和信息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也看不出来问题来。新闻评论的选题来自于公共生活。缺乏公共性,缺少公共关切,选题可能就沦为个人化的盆景、茶杯里的风波。新闻评论作者须有一双慧眼,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穿越表象,于无疑处存疑,冷眼旁观世事喧嚣,在冰冷人情中保持热心。
在互联网语境下,舆论“流动性”严重过剩,资讯泛滥,热点生生不息。在这个语境下,新闻评论找个选题并不难。网上到处冒泡的话题俯拾皆是,随意拿过来成为评论的话题,没什么价值。网上很多讨论区,话题多,多数话题是口水式的,没什么营养,三五成群扎堆,叽叽喳喳,口水多,成色不高。这些话题形成不了公共话题,社会关切度也不会太高。找话题不难,关键在于找出有质量保证的选题。话题来于社会,但需要提炼和加工。高质量的话题是从一些普通的话题中提炼出来的,选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评论员不能人云亦云,把自己的观念水位停留在社会平均值的层次上,应从日常中看出不寻常,从平淡中见奇绝。
评论员找选题,不能随波逐流,顺着公众的思维惯性,被习惯推着走,而应跳出惯性思维,跳出流俗眼光,在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来。评论员也要警惕那个让自己“很舒服”的角度,舒服意味着“熟悉”和“固定”,就会固化为惰性的角度,从而遮蔽“看到另一种可能”的差异思维。进入那个让自己“不舒服”的阅读,才能学到新东西,进入让自己“不舒服”的角度,才能看到新角度。想要无可取代,就必须与众不同——敢于不同,敢于在一片喧嚣中打捞沉默的声音。
有了评论选题,就像选矿,找到了一块矿料,但究竟从这块原料中凿出什么东西?把它加工成什么东西?需要进入深加工环节。加工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角度。新闻评论的视角问题,不仅意味着看问题的角度和站位,还意味着思维的方式和质量,寻找评论“好望角”,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需要换一种角度和方式去思考问题,忌讳从众思维,能跳出众人的思维交集,超越问题的共相,看到问题的殊相。人们总是喜欢待在自己思维的“舒服区”,目力所及的是人人皆能看到的风景,思维所及的,是人人习惯性想到的观点。评论员不能局限在众人的认知半径里。
新闻评论是观点性的文体。评论人见他人之未见,发他人之未发,为意见公共市场提供新的观点,进而提升“观念的水位”,这是新闻评论人的追求。
新闻评论是一种公共说理,就是通过一套有说服力的说理,将论点逻辑地展示出来。说理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主张”“理由”和作为二者之间中介的“保证”。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图尔敏提出了一种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征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这个模式由六个要件构成:主张(claim)、保证(warrant)、论据(grounds)、支持(backing)、语气(modality)、反驳(fubuttal)。相对于此前的三段论说理模式,图尔敏模式要更为精致。图尔敏式说理模式,把受众预设为有待说服的中立的第三者。它认为,说理中所有的主张理由、中介保证、理由的理由、对保证的支持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说理一方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再者,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方,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图尔敏说理模式中,“论据”是支持“主张”中的理由的,而“支持”则是支撑“保证”的。有时候,特别是需要考虑受众疑问时,需要对说理的某些部分加以特别说明和支持,这是图尔敏模式的特殊洞见。图尔敏模式中的六个要件,并不是要在说理中悉数出场,但主张、论据、保证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新闻评论通过说理过程将论点送达受众。这个说服过程,需要展示论据的说服力以及论证的强度。如果论证强度不强,主张与论据之间是弱关联,说服效果就不好。论证强度与论证链条相关,但强度的重心在论证效果上。有的评论不够紧致,逻辑强度弱,说理欠充分;有的评论严丝合缝,说理有力,逻辑周延,说服力强。
排版 | 周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