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雄有颜色,你心目中的抗疫英雄是什么颜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在长沙抗疫一线,各“色”防疫战士正在忙碌:有的身披白大褂,有的佩戴着红袖章,有的身穿黄马甲……他们挺身而出、披荆斩棘,倾尽全力抗击疫情。“天使白”、“环卫橙”、“城管蓝”,不同颜色交织,成为抗疫之路上的亮丽风景。
天使白:白色战袍下分不清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为了谁
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来袭,医护人员冲锋在抗疫最前线。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奔赴疫情阻击战场,他们连续奋战累倒在医院的走廊上,他们脱下婚纱穿上防护服,无惧生死,与时间赛跑。一起来听听白衣天使们的故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发热门诊的护士们正在穿防护服。图片来源:湘雅医院)
还记得医学界的“王炸组合”吗?疫情期间,“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天团会师武汉,其中“南湘雅”指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月7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人(30名医生、100名护士)北上援鄂,接管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房。据院方介绍,为了防护需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在出征前做了同一件事:理发,男医生剃光头发,女护士剪成短发。心内科护士邓桂元援非抗击埃博拉曾经剪过短发,这次特意让爱人帮忙剪发:“希望这次能像抗击埃博拉一样,实现打胜仗、零感染、全治愈。”
(医护人员们坚守在一线。图片来源:黎托街道 拍摄者:吴凡)
(王琰和她的同事们。图片来源:雨花区文明办)
从接到启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通知起,东塘中心公卫科主任王琰已经连续在岗30天了。参与疫点消毒,管理防护物资,信息汇总上报等。为了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够科学合理使用防护用品,确保战“疫”工作不断粮,王琰严格管理每一件物品的领用,及时清点库存、防止用物浪费和流失。“库房里现有橡胶手套XX副,帽子XX顶,防护服XX套,N95口罩XX个,一次性医用口罩XX个”这繁杂琐碎的防护物资调配,在这位“管家”手里却管理得井井有条。
环卫橙:你们的坚守为城市增添暖色调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防疫战中,许许多多环卫工人无畏逆行。疫情当下,环卫工人们坚持用辛勤的汗水刷去城市的污垢,坚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守护着市民的清洁和健康,为抗击疫情奉献着微薄而坚定的力量。
(环卫工人裴元华正在进行清扫工作。图片来源:黎托街道 拍摄者:吴凡)
裴元华是雨花区黎托街道的环卫工人,从大年初一开始已经持续上班37天。每天都清晨6点,天还是灰蒙蒙的,裴师傅就和他的驾驶员穿梭在辖区的背街小巷及公共场所进行第一轮清洁和消毒。裴师傅说环境清洁和消毒很重要,可以从源头杀灭病毒,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虽然长沙的疫情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随着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来以来,全国各地的员工陆续返场,这段时间的清洁和防控极为重要。
(环卫所环卫工人谢林芝、谢杏娥、肖淑连<从左至右>为武汉加油。图片来源:天心区文明办 拍摄者:张琼)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铺开以来,天心区环境卫生维护中心桂花坪环卫所环卫工人谢林芝、谢杏娥、肖淑连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负责垃圾清运工作,勇挑重担,从清晨到傍晚,从街头到巷尾,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城管蓝: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
排查、登记、宣传、守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城管人员们舍小家为大家,不忘初心,冲锋在一线,连续作战,为守卫一方平安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旭东在湘江风光带开展防疫巡查。图片来源:通讯员 杨志威)
张旭东是天心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湘江大道(南)中队的中队长。面临疫情严峻形势,张旭东毅然放弃休假,当好头雁,以身作则,认真履职,科学安排风光带防疫工作,他带着中队队员每天在风光带巡查、宣传疫情防护,给市民量体温、免费发口罩,给公共场所消毒。
(长沙雨花收费站内,城管人员正在执勤。图片来源:黎托街道 拍摄者:吴凡)
大年初二,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在雨花收费站设立检查点的通知,黎托街道城管办杨文斌、邵伟峰、易建军、邓晓阳、龚晟、骆训武等同志纷纷主动请战,要求投身防控一线。检查站设立之初,各类物资和人员皆不齐全,没有N95口罩,没有防护服,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了这群人唯一的防护装备,但他们毅然坚守岗位,连轴工作两天两夜,用身体为群众构筑了坚实的防线。
民兵绿:用一身“橄榄绿”守护万家灯火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和蔓延,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总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奔赴于“抗疫”一线,他们就是基层民兵。这些活跃在防疫前线的“战士”,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尽显军人本色,一声令下迅即投入防疫战斗,用实际行动诠释“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高高飘扬的民兵旗帜,在小区门口守护群众安全。图片来源:黑石铺街道)
(天心区坡子街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在黄兴南路步行街开展防疫宣传、秩序维护工作。图片来源:天心区文明办 拍摄者:张琼)
天心区人武部应急连一排长李勇是黑石铺街道的一名基干民兵。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李勇带领着街道“民兵防疫突击队”,身着迷彩,奔走在大街小巷、坚守在关卡入口、守护在群众身边,监测车辆、入户排查、宣讲政策、动员群众。为了拎稳老百姓“菜篮子”,李勇当仁不让的接下了农贸市场防控重担,把它当做自己的主阵地,在岗亭值班坚守监测体温,配合进行消毒处理,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
(疫情期间民兵队员在给困难人员送生活物资。图片来源:东屯渡街道)
赵彦是芙蓉区东屯渡街道街道民兵队长。街道78个民兵中他是年龄最长的一个,也是资历最老的队长。每天赵彦都会带领着8个民兵小分队风雨无阻的在街道疫情防控的一线。从年三十开始,他们果断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前期宣传摸排到后期复工复产,不管刮风下雨毫不退缩。268小时是队友给赵彦统计的宣传时间,86节电池是队友给他收集的用废的数量。哪里人手不足,赵彦总是第一个补位顶上去,最多的一天他工作了16个小时。
志愿红:把初心的颜色描绘在抗疫一线
阻击疫情是一场硬仗,难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安管员自愿投身抗疫一线,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他们用那一抹抹鲜艳的“志愿红”温暖着大家,守护着人们的平安和健康。
(洞井街道丰园社区志愿者配合社区开展好防疫宣传工作。图片来源:洞井街道)
(洞井街道丰园社区志愿者配合社区开展好防疫工作。图片来源:洞井街道)
疫情期间,丰园社区成立“一起战‘疫’”志愿者队伍。该团队分工协作,设置了小区门口值守、防疫宣传劝导、巡逻喊话、信息摸排四个小组。每天志愿者吗驾驶防疫流动宣传车在社区四个小区主要出入口及主道路播报《应对疫情紧急告知书》、《法律答“疫”》音频等疫情防控知识。他们坚持站在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积极发挥了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充分发挥了该组织的先锋旗帜作用。
(志愿者胡巧萍拿着大喇叭巡逻。图片来源:岳麓区教育局)
胡巧萍是岳麓区博才阳光实验小学的一名美术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热心公益的“长沙好人”。疫情期间,她主动放弃休假,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已经27天。每晚7:30到8:30,胡巧萍和其他志愿者都会拿着喇叭巡逻,除此之外,胡巧萍还负责小区居民体温测量工作,空闲时间给孩子们录制手工课。
(朱伟军、朱建托夫妇俩疫情期间仍驻守在一线。图片来源:长沙市文明办)
(朱建托每日为隔离人员采购日常生活物资。图片来源:长沙市文明办)
疫情期间既有象征着初心的赤红,也有带着爱情的粉红。朱伟军和朱建托是中海国际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抗疫一线的“夫妻兵”。从1月22日起,夫妇俩便坚守在一线。”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大考。”朱建托说,刚开始大家对病毒还不是很了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内心极度紧张,防疫措施也不是很清楚。在丈夫的安慰和支持下,朱建托赶紧镇定下来,夫妇俩与其他志愿者合作对小区住户进行摸排,每日还要为隔离住户采购日常生活物资并送上门。对于因为疫情不能按时返家的业主,朱建托还上门照看宠物。
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颜色,共同的使命。危难面前,各行各业的人员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病魔无情,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为人们带去爱与希望的色彩。尽管这场疫情狙击战充满了艰辛,但我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绚丽多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来源【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