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说一句话:男人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为什么男人要“四十不惑”?何为“不惑”?
“惑”字从心,“或”有摇摆不定的意思,也就是说40岁的男人在这时侯要从心态上、神智上学会沉淀,摆脱年少轻狂的心境。有人如此形容男人:少年时期像只猴,中年时期像头牛,老年时期像只狗。40岁的男人就应该像头牛,不仅从精神上要像牛一样忍辱负重,身体上也要像牛一样强壮有力,这样才能撑起家的重担。
然而有的男人却在40岁的时候依旧碌碌无为,甚至总是举棋不定,精神萎靡,这有时候或许不是精神上的原因,而是身体出了问题,准确地说,是肾出了问题。
肾是什么?器官?没错,但肾对于男人的重要性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器官就能概括的。《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说“肾藏志”。也就是说人的志气、志向是藏在肾里的。男人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就是志气。
我们常言“有志者,事竟成”个男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有志气、志向。有人笑言,这志气是精神上的事,与肾何干?中医里言“肾藏精”,精为何物或难以形容,但身体内津液的正常运行与代谢却与肾精的蒸腾息息相关。可以说肾精蒸腾后的肾气对体内的津液有着统领作用。
我们常形容青少年是“朝气蓬勃“志气风发”,形容老人则是“老态龙钟”“老来糊涂”等,这就是因为年轻人肾好,肾精足,有精神有志气,而人老了以后肾不行了,肾精气化无力,就像即将报废的引擎没有办法将燃料转化为动力,机器自然不能正常运转。所以,要想老来“精神矍铄”,平时就要对肾好一点儿。
我们身体上有很多器官对肾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例如我们用来倾听世界的耳朵。有人觉得奇怪,耳朵在脑袋上,离肾那么远,怎么保健?大家好好看一下耳朵,再看看有关肾的图片,就会发现,耳朵和肾长得很像。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耳朵和肾是有“血缘关系”的。《黄帝内经》里言,“肾开窍于耳”。肾的好坏与耳朵的听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好则听觉灵敏,肾若衰退则听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会出现耳聋眼花的情况了。
而且,中医还言“心为耳窍之客”,换言之,心与肾关系密切,且两者关系正常时才能维持耳朵功能的正常,肾属水,心属火水火不容却又相互制约,倘若一方势弱,水不能制火,火气过盛就会出现心神不定、耳鸣、耳聋甚至么幻听的现象。
中医的众多诊断方法里有“望耳”这一诊断方法。耳朵与肾关联如此紧密,我们自然也能从耳朵的表现上读出肾的状态。健康状态下人的耳朵是红色肉厚有润泽之气,此乃先天肾气充足的表现。一旦它变了颜色,就说明身体出问题了。
耳朵苍白,则大多为贫血之症;耳垂发青,就说明你房事可能需要节制;耳薄并且呈红或黑色,则说明你肾精亏损;如果耳轮出现干枯焦黑的情况那就不妙了,很可能说明你的肾已经极度亏虚,身体或生命可能岌岌可危。既然从耳朵可以看出肾的好坏,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耳朵下手对肾进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