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微小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年中大促”,
又激起了大家剁手囤货的冲动。
不少机灵的小伙伴不禁发出了一个灵魂疑问:
618网购的那些“败持家小窍门”可以套用到基金上吗?
剁手圈:9.9元专区“捡便宜”!
基金圈:不能只盯着低净值挑基金!
每个电商APP上,几乎都少不了类似9.9元这样的特卖专区,供消费者捡便宜淘宝贝。在这里你可能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那买基金时这个策略是不是也适用呢?
专门买净值低的基金,净值都已经这么低了,还能跌到哪里去?
真的靠谱吗?其实是一种误区!
基金的单位净值不等于基金的价值,更不等于安全边际,买入净值低的基金并不意味着该基金更有潜力或更安全。
剁手圈:看见打折商品太心动
基金圈:低估值基金,不一定更赚钱
如果关注好久的心仪宝贝突然降价,这时出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挑选指数基金时,如果该指数基金追踪的指数估值较低,那么投资安全垫的确会相对更高一些,但不一定100%盈利,仍需考虑其他因素。
以创业板指为例,如果光从指数相对估值来看,估值并不便宜,但近一年来,却上涨55.71%领涨各大宽基指数
近一年部分宽基指数涨幅及当下估值
数据来源:Choice,2019/6/17-2020/6/17,
PE(TTM)为2020/6/17日数据
剁手圈:先买了再说!不适合就换!
基金圈:频繁买卖基金使不得
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这对消费者网购来说,是个重大利好。
但如果倘若频繁、短期地买卖基金,却事与愿违。
一是会不断增加自己的交易成本;
二是可能陷入到追涨杀跌的怪圈,错过中长期稳健收益;
研究证明,基民实际盈亏概率与单只权益类基金平均持有时间成正比。
数据来源:《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2020/1/8,上图为统计采访者数据
剁手圈:盯着“热榜”准没错
基金圈:跟着涨幅排行榜买基金不靠谱
在很多电商平台,很多人喜欢跟着热榜来买商品。
但如果投资者单纯根据短期涨幅排行榜来选基金,结果可能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了。
短期涨幅只能说该基金近期踩到了市场风口,未来业绩能否延续?长期收益是没法判断的。
比如,如果您喜欢看榜单,那可以多参考下晨星、海通等专业基金评价机构的榜单,因为这些专业基金评价机构会从基金经理、业绩排名、持仓投资风格等多项风险收益指标综合评价一只基金。
剁手圈:一次性采购才过瘾
基金圈:一把梭下注有点太激进!
618除了打折,更大的特色就是各种满减和计算规则满天飞啦,所谓“买得多,红包抵扣越多”!
而资本市场变化难测,除非遇到表现稳定的优秀基金,否则建议分批买入或定投的方式购买基金,可以尽量熨平风险收益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