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剧作家黄允:电视剧创作的拓荒者和先驱者

2023年1月6日,著名剧作家,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黄允因病于上海逝世,享年90岁。

9月27日,为回顾和总结黄允同志的艺术成就,弘扬和发展她的创作精神,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上海文学艺术院协办的“人生况味尽如剧——著名剧作家黄允纪念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

著名剧作家黄允纪念座谈会海报

各级领导、国内电视艺术家、文艺评论家,与黄允共事过的同事、友人,以及黄允家属等60余人齐聚追思,共同缅怀黄允同志的艺术生平和人格风范。会议由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视协主席滕俊杰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在黄允从事电视创作的20多年中,共写了142部的电影和电视作品,是中国电视剧的开拓者之一。当下意义上的中国电视剧创作是从1978年的《敌营十八年》正式开始,上海电视剧创作则是从1979年开始的,其中的代表作就有黄允的处女作《永不凋谢的红花——张志新烈士之死》。

经典电视剧《上海一家人》是黄允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江苏南通人,她为了挖掘上海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从1984年开始,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先后调查访问了多家中小商户和上百位老人,多次采访了上海著名的服装商店和绸布商店的创始人和他们的后代。当时,小荧屏上反映上海的电视剧,鲜有刻画平民百姓生活的,在《上海一家人》创作中,黄允让人民成为了作品的主角,为时代塑造出一大批血肉丰满、接地气、打动人的普通人物群像,让广大观众能够共鸣、共情。

该剧播出后,受到上海和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荣获金鹰奖等多项大奖,在当时电视界引起巨大反响。2019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优秀沪产电视剧回顾展”,选了《上海一家人》作为“当头炮”,于上海电视剧频道假日剧场播出,取得了1.15%的优秀收视成绩。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品力作在30年后依然被提及、被关注,足以证明黄允作品的经典长青。

《上海一家人》海报

上海广播电视台影视联席会议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贾瑞明则提出,“黄允同志的艺术成就之路是跟上海电视事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黄允的创作进一步开启了上海电视台拍摄电视剧的大门,上海也因为《故土》《家事》《秋海棠》《她在人流中》《上海一家人》等一大批黄允的精品力作,进一步奠定了上海作为全国电视剧新产重镇的地位。

著名编剧、中国视协副主席王丽萍回忆起与黄允在多年前的一次见面,黄允身着黑色呢子大衣,优雅诗意,笑容温暖。“黄允老师说,‘创作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是告诉我们写字的人,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是你一生奋斗的目标和追求,而每次创作也是一次马拉松式的战斗。”王丽萍感叹,“黄允老师1932年出生,1979年开始从事电视剧创作,她开始写作时已经47岁了。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创作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据说黄允在生活上非常朴素,家里最多的就是书,她到晚年依然坚持看书写作。

座谈会上,黄允女儿何溯代表家属发言,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点滴,她感佩于母亲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坚韧不折的人格力量,并对每一位真诚对待并帮助过她们的同仁好友致以敬意和谢意。

黄允女儿何溯

附:剧作家黄允简介

黄允(1932年11月8日—2023年1月6日),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曾任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进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历任播音员、助编、技术员。1953年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1958年进上海电视台,历任编辑、记者、编剧。1979年起专业从事电视剧创作。

主要剧作有:《上海一家人》《若男和她的儿女们》《永不凋谢的红花—张志新之死》《结婚一年间》《离婚前后》《她在人流中》《亲属》(中日合拍)《故土》《秋海棠》《家事》《你是共产党员吗?》《罪犯与女儿》《浦东—家人》等。

主要著作有:《黄允电视剧作选》,长篇小说《若男和她的儿女们》,散文集《上海—巴黎两地书》《上海—巴黎母女谈》《我与电视剧结缘》等。

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国际电视节奖、中共上海市委特别嘉奖;还多次荣获剧本创作奖、最佳编剧奖等。

曾获上海优秀艺术家、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突出贡献编剧,2017年获上海电视剧四十年杰出贡献奖杯。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