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才“帽子”回归学术本位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聚焦“唯帽子”问题,引导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推动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一些高校热衷于抢有学术头衔、学术“帽子”的人才,长期以来饱受诟病。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学术人才流动不畅,少数有“帽子”的教授学者以及所在高校,占据了大量科研经费、教育资源,对于更多高校和人才发展,形成了挤压效应。

对此,无论教育界还是社会舆论,都曾表达过各种批评。近年来,这种呼声也得到了国家层面更多的响应。

比如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曾发布过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开展清理“五唯”现象的专项行动。

可是不得不说,清理的进展,还没有达到各界预期,改革仍要向深水区挺进。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专门对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作出规定,是为打破“唯帽子”现象树立的新指挥棒。而教育部这次“意见”的出台,则标志着改革进入了落地阶段。

“唯帽子”积弊的长期存在,有复杂的原因,要破解顽症,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健全教育资源分配的机制。现实来看,很多高校之所以争抢“帽子”人才,是因为这些人才是争取各种科研项目、财政资金的砝码。

观念很大程度由利益决定。即便高校管理者知道这些“帽子”人才,未必会对本校的教育水平提供很大帮助,但只要能对高校争取利益带来好处,能有助于提升高校“政绩”,那依然会趋之若鹜。

所以,转变教育资源的分配逻辑,对于打破“唯帽子”现象,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新出台的《意见》,对此也有很明确的回应,提出“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如果这些精神落到实处,也就意味着“帽子”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吸引力”降低,这对于转变高校偏颇观念,有着釜底抽薪的意义。

让教育资源不再跟着“帽子”转,不仅适应于宏观层面,在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内部,以往也存在类似问题。薪酬待遇不是看实际贡献,而是看“帽子”、看头衔,这对于很多没“帽子”的年轻人才不公平,打击他们发展提升自我的积极性。

这次《意见》也专门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

教育评价改革拥有广泛共识,现在考验的就是落地能力。希望早日看到教育领域的评价改革,呈现出效果显著的新面貌。归根结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尽其才,释放出更多的创新活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