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怕疼“555”,医生支招让孩子们“不怕不怕”

崔佳彬还称,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要要求绝对效率,给孩子的情绪反应一些时间和空间。

新华网太原12月2日电 目前,3—11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进行,但有的小朋友尤其是幼儿,常出现因怕疼哭闹,拒绝接种的情况。山西省儿童医院精神卫生科医生崔佳彬表示,幼儿害怕打针是本能反应,学校、家庭、医疗机构可在疫苗接种中营造人文关怀,让打疫苗不再“555”。

在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中,山西省儿童医院精神卫生科全程助力。图中区域写着“你最勇敢”,鼓励孩子接种疫苗。

在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中,山西省儿童医院精神卫生科全程助力。图中区域写着“你最勇敢”,鼓励孩子接种疫苗。

“人有自我保护的本能,痛会激起人的反应机制,即便是成年人面对打针输液有时也会害怕躲闪。”崔佳彬称,成人应该理解幼儿害怕打针的本能反应,不要欺骗孩子说打针不疼,当孩子因害怕哭泣时要给予鼓励或拥抱。

对于学校而言,崔佳彬建议,疫苗接种之前可以集体组织观看动画《我不怕打针》或绘本故事《打预防针,我不怕》等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们了解打疫苗的作用;在疫苗接种场地摆放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毛绒玩具;在孩子接种疫苗后发放小小勇气奖,奖励其勇敢接种疫苗。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孩子做接种疫苗的心理建设。

打疫苗怕疼“555”,医生支招让孩子们“不怕不怕”

崔佳彬还称,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要要求绝对效率,给孩子的情绪反应一些时间和空间。

对于陪同接种的家长,崔佳彬建议家长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话告知疫苗的作用、接种疫苗时的感受等,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疼痛的感觉,不哄骗孩子打针一点也不疼,告知孩子疼痛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别哭!别闹!不疼!不打针,妈妈生气了啊!”在崔佳彬看来,这些命令式的话语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是错误的,与孩子沟通时声音轻柔、语调平和、富有耐心,蹲下来目光平视孩子、与孩子手拉手……让打疫苗不再“555”。(王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