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1.2亿老外!中国文化顶流输出,全网炸了:中国绝了!

万万没想到,中国文化有一天会以这种形式,输出世界!

一条关于中国书法的视频,在YouTube上引起数百万人的围观和点赞👍。

有人因为视频中的书法,开始学习中文。

有人感慨:虽然写字的机会减少,但看这个视频,让自己想起了一个字一个字用心写的重要性。

有人直呼:看着这些字,自己的心被净化了!美到忘记呼吸!

过去几十年,很多人质疑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殊不知,中国文化早已成为时尚潮流,输出世界!

提起中国文学常识,文艺复兴的代表思想家狄德罗,更是直言:

中国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文化、艺术、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遗憾的是,当老外在惊叹于中国文化博大深奥时,我们却对本民族千年传承的文化智慧知之甚少。

小慈以为,一个民族的自信,不只在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之中,更藏在每个国人的人文素养之中。

所以,就让中国著名学者郑振铎,带你轻松恶补中国文学常识!

惊艳1.2亿老外!中国文化顶流输出,全网炸了:中国绝了!

1920年代这本书问世以来,一直是无数文学史家的案头书,甚至连木心都说,自己那本《文学回忆录》的资料和体例,大致依据郑振铎编著的文学史

“无人可比”

周汝昌、季羡林崇拜的伟大学人

郑振铎,第一位专门整理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对中国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

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从那时起,他一生坚持提倡文学为人生服务

在文学研究方面,他在20年代初,就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的综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小说、戏曲的研究。

国学大师季羡林盛赞他简直像长江大河,汪洋浩瀚;泰山华岳,庄严敦厚

当时的某一些名人同他一比,简直如小水洼、小土丘一般,有点微末不足道了。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也说从他逝世以后,心目中似还未见与他伦比的第二位伟大学人。


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都已囊括在内

在郑振铎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中国文学的态度是复杂的,有人急于甩去旧时代的沉疴,否定过去的一切,包括文学;

有人留恋昔日的荣光,沉溺于过时的旧梦,故步自封。

郑振铎不满于部分学者对中国文学的全盘否定,更反对封建复古文学,同时认为外国学者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存在诸多偏见与错漏,于是决心着手写作一部完备的世界文学史,他的文学评论立足人生,并力图改良人生,使广大读者能从文学所揭示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了解人生的真相;

又能从文学揭示的现实生活的真谛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勇气。

这部大作中讲中国文学的部分,就是这套《中国文学通识》

14位大师共著,专为大众读者量身编著。

书中收录了足足14位文学名家的写给大众的14本通识性著作,其中就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两本。

从这套书中,我不仅直观地感受到了诸位大师群星闪耀般的治学思想,进而更是读懂了中国文学的深厚内涵,感悟到了文学对人的重大意义

首先第一本《中国文学通识》的作者,除了郑振铎和罗庸以外,还有钱锺书之父,著名的古文学专家钱基博;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史》作者李长之,以及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著名散文家,曾任清华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

▲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在西南联大的合影

之前也并非没有同类型的书籍,只是基本都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大部头,没有从大众读者的角度进行过适当的编排,完全不适合用作入门读物,即便读者们是咬牙坚持读下去了,那感觉也犹如大水漫灌,真正能吸收到脑子里的知识少之又少。

而这套书则真正做到了删繁就简,只取名家们专业领域的代表作中的精髓,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编排,使其兼具通俗性和知识性

惊艳1.2亿老外!中国文化顶流输出,全网炸了:中国绝了!

我们以第二本《中国诗词通识》为例。

这本书把中国诗词系统性地划分为四个章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而每个章节所选取的都是专业、具有代表性的名家之作。

首先诗经这一章的作者是流沙河,流沙河先生出生于1931年,他钟情诗歌,毕生钻研中国古诗词,新中国的第一个官办诗刊——《星星》诗刊就是他一手创办的。

而众多古诗词中,他对《诗经》的热爱和钻研又是独树一帜、非常人所能比拟的。

他曾在成都图书馆开坛讲授《诗经》,座无虚席。

因此,他在这套书中当仁不让地占据了诗经这一章的席位。

▲流沙河在讲授《诗经》

而第二章楚辞的作者,是著名的文史学专家胡小石先生,他曾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

他虽是诗歌、小说、戏剧、书画……

无所不通,可是其中尤以楚辞最为精到,他的《楚辞专论》曾是南京大学炙手可热的一门课程,后来被整理成书。

因此来讲楚辞的人,非他莫属,楚辞这一章的内容选取自他的《楚辞专论》,再合适不过了。

第三章是唐诗,相信你一定会想:中国的唐诗专家这么多,怎么能挑出来个第一呢?

如果仅从学术角度来挑,肯定是挑不出来的,不过如果考虑到要兼具通俗性和知识性,要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话,那非施蛰存莫属,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诗人,他对唐诗的热爱和研究都出类拔萃,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唐诗百话》。

这本书赏析了大量的经典唐诗,解说中又富有诗意和情趣,经久不衰,受到学者和读者们的一致盛赞。

第四章宋词的内容选自龙榆生的《词学十讲》,你如果对他有过了解的话,相信你一定会拍案叫绝。

他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二十世纪十分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

一般人讲宋词只讲词句的含义,可他不仅如此,还讲解了词的韵律、比兴、去声等等方面,全方位地让我们体会到宋词真正的魅力。

第三本《中国小说通识》也是名家名著云集,不仅收录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还收录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以及中国公学教授胡怀琛的《小说研究》,古典小说研究专家、北大中文系教授周先慎的《章回小说》,以及当代著名小说家、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的《小说课堂》。

名家、名著配名匠

这套书出自国内知名设计师之手,在装帧设计上也是惊喜满满。

典藏版礼盒装帧精美典雅:

双封面设计,护封采用专色印刷,色彩鲜明饱满,又不失古朴韵味:

翻开每本书,我们都可以看到随书附带的全彩名画。有代表了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图》

元代张渥绘制的《九歌图》

有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清代孙温绘制了36年的红楼梦配图:

此外,还有随书附赠的名家藏书票,供我们收藏玩味:

惊艳1.2亿老外!中国文化顶流输出,全网炸了:中国绝了!


读透中国文学的深厚内涵

回到开头的话题,是什么让这些先辈们对中国文学寄予厚望呢?

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身中国文学研究呢?

提起中国文学,人们常常用“经典”“博大精深”“内涵深厚”来形容,可照比西方来说,我们的文学究竟经典在哪,深厚在哪呢?

我想告诉大家,关于这些问题,大师们也早早地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比如郑振铎在讲述隋唐时期,开元天宝时代时曾说:

……也没有一个时代,更曾同时挺生那末许多的伟大的诗人过的!然而,她只是短短的四十三年!希腊的悲剧时代,英国的莎士比亚时代,还不只是短短的数十年么?

比如流沙河在讲《诗经》时这样说:

谁说中国没有史诗?这首《緜》就是周部族的史诗。这里有部族的发祥,也有国家的奠基,还有各种热烈动人的场面描写,而且写得非常宏大、很有气势,另外还包括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虽然它不像《荷马史诗》那样去写征服和战争,但同样是英雄史诗,是我们东方的英雄史诗。

比如胡小石在讲楚辞时评价屈原:

屈原在屡遭打击后,为了国家利益仍然和黑暗势力抗争,至死也要死在祖国。屈原以他的诗歌展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沾溉后世,这真是我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等等类似的答案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去书中自由探寻。

参透文学对人的重大意义

那么,时至今日,读中国文学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我想说,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就连阅读也充满了功利性,那些号称“速成”“一读就懂”的书籍逐渐成为了主流,而需要下功夫去细细品味的中国文学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实际上,功利化的阅读只会让我们在功利的漩涡里越陷越深,而真正可以提升我们精神层次的,只有中国文学。

正如巴金所说: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上的尘垢,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周围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

此外,在这套书中,罗庸先生说:

“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民族内心发展史。”

木心也曾说:“文学的高意义和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所以文学是直击内心的,读文学史也就是在探究我们民族和心灵隐秘的变迁史,同时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关于诗词的意义,流沙河先生在书中说:

诗歌这个东西,是所有自我娱乐活动中十分高级的,它可以让你进入一种不可替代的心境和感受之中。实际上,诗对我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一首诗,都很难收到什么现场效果,不是说读了哪一首诗,你的觉悟就提高了,突然就懂得了很多东西。不是这样的。诗是慢慢浸润你,慢慢地改变你的灵魂,使你变得有趣味,变得高雅起来。诗歌的价值就在这里。

小说则可以丰盈我们的头脑,拓宽我们精神世界的疆域。王安忆这样说:

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 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 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小说的价值是开拓一个人类的神界。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更美好的风景。

惊艳1.2亿老外!中国文化顶流输出,全网炸了:中国绝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