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车,重注一汽

刚刚过去的六月,青岛“动静最大”的产业绝对是新能源汽车。

刚刚过去的六月,青岛“动静最大”的产业绝对是新能源汽车。

6月3日,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办公楼正式启用;6月12日,青岛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揭牌成立;6月28日,中国一汽与青岛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正式揭牌。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青岛造车几经波折,既经历过奇瑞、五菱等带来的荣光,也曾因北汽和高合的折戟而倍感受挫。正因如此,也有人将近段时间青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密集动作,称之为“失意者的奋力一搏”。

但是,如果将这段时间放到青岛十年的造车历程中,与其说青岛是在“奋力一搏”,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迎难而上”。

客观来说,这段时间在青岛落地的这三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规格量级都不低。

以6月28日举行的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一汽战略合作签约暨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揭牌仪式为例,青岛党政“一把手”以及中国一汽集团“一把手”悉数出席。

青岛之所以如此重视与一汽的合作,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一汽本身就是一家极具影响力的企业,且这一项目算得上是一汽在青岛布局的再加码,称得上是城市招商引资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开发院涉足的商用车,也是青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新打出的一张“牌”,放在青岛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语境中,这一研发项目的落地,可以说是补上了青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极其重要的一块拼图。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近几年,青岛市汽车产业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数量、外观设计专利均呈现下降趋势。

无法掌握核心技术,青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就会变弱,相应的吸引力也会受限。

因此,对于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屡有失意的青岛而言,确实太需要与一汽这样的头部企业合作了。

但站在更长的时间轴来看,在青岛十年的造车史中,像一汽这样与青岛关系紧密的“外援”只是少数。

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闯出一条路,关键还得青岛自己要争气。

其一,要培育真正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土壤。

客观来讲,这几年来青岛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称得上是“不遗余力”。比如在2019年,青岛出台了被称为“史上力度最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6大部分共12条举措中,超过一半涉及补贴或奖励。

眼下,青岛又出台了《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再次明确了对新能源汽车顶格推进的姿态。

诚然,想要培育适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土壤,政府积极态度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来说,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市场的行为,是市场化因素作用的结果,政府层面所起到的作用,更多还是托底和辅助。

此前,“远川研究所”的一则报道《地方政府造车幻觉:上海行,合肥行,我也行》中,就对地方政府层面的“造车热”,浇了一盆冷水:

在企业发展初期,政策的倾斜可以推动企业的增长,但在整个行业的饱和甚至出清阶段,地方也有动力通过行政方式延缓企业的退出。从商业层面考虑,这其实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也就是说,当产业格局逐渐清晰,开始整合时,地方的深度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了市场的出清机制。

在这一点上,合肥其实就做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示范。

今年5月,合肥日报在特稿《50万辆蔚来,每一辆都在合肥生产制造!》中预判,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并透露出合肥已着手布局:

公开报道显示,合肥拟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面向公众征集意见。

筹备过程中,合肥做了两件事:一是打造了国内首个城市级“车、路、网、充”一体化云监管平台,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的监管;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将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全域开放,同时,协助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由城市简易路况向城市快速及高速公路等复杂路况开展道路测试。

简而言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其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有战略定力。

从今年5月青岛发布的《行动计划》来看,青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实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转向——从乘用车到商用车。

当然,这可以解读为青岛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试图找到一条新的、少有人走的路,谋求的是弯道超车。

但换个角度来看,考虑到这份《行动计划》的期限只是2024年和2025年这两年的时间,更多的还是在布局当下。

而值得期待的是,一汽解放在青岛刚刚揭牌的开发院,重点就是商用车方向。根据规划,其将锚定打造高水平商用车技术开发中心,聚力大数据分析、汽车电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主要研究方向,打造高水平研发团队。

其三,青岛想要圆造车梦,不妨充分调动城市内部的优质资源。

任何一座城市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关键都是要打通汽车产业的全链条。

以新晋万亿城市常州为例,新能源汽车是常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而在此背后,制造一辆新能源整车所需要的3万多个零部件中,小到传感电路、大到车框车架,绝大部分都能在常州超34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组成的内循环中,实现“邻里链上配套”。

对青岛这样一座工业底子并不弱的城市来说,完全有条件实现“自给自足”。

比如芯片。公开报道显示,在一辆新能源汽车中,芯片数量可能高达1600颗,甚至更多。

眼下,青岛也将芯片所属的集成电路产业明确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并由市委书记曾赞荣挂帅担任“链长”。对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如能借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东风”,在造车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无疑也将有助于青岛真正在造车领域实现突围。

再者,眼下青岛本土龙头企业海尔和海信等,均已在汽车板块有所布局,比如海信就将汽车电子明确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之一,旗下三电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揭牌仪式上,一汽解放也与包括海信在内的11家青岛市所属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毫不夸张地说,青岛本土一众企业如果能够“拧成一股绳”,将会在青岛造车的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根据优必选官方消息,7月1日,优必选北京与一汽-大众达成合作,双方将在一汽-大众位于青岛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打造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产线及汽车超级无人工厂。

场景的开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无疑将有助于青岛突破产能的瓶颈。

不过,新技术的加持,未来到底能给青岛造车带来多少助益,目前还是个问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