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硬的底牌,6个字

作者 | 五月

特别喜欢一句话: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句话出自杨绛,她的文字永远透露着一种清醒。

在百岁人生中,她历经磨难,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

她尝尽苦楚,却从来都是泰然自若。

有人道:杨绛先生是一个外表有风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不仅如此,她更是一代大家钱锺书先生心中“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她出身名门,是父母精心呵护的掌上明珠。

她独具才情,小试牛刀的第一个剧本《称心如意》在上海公演,就反响空前。

她既不娇气也不骄傲,可以洗净铅华,甘做丈夫钱锺书背后的女人,为他洗衣做饭煲汤,照顾他、支持他、保护他,做他的“妻子、情人和朋友”。

平和低调,从不彰显自己,却获赞誉无数。

由于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高深的学识以及高尚的品格,她被大家尊称为“杨绛先生”。

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夏洐曾用16个字评价她:

“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

她清醒且坚贞,包容且温暖,豁达且果敢,是值得我们敬爱的老人家。

越多地了解杨绛先生,就会越能想明白:我们该如何活好这一生。

杨绛出生在思想开明的书香之家,从小以书籍为伴。

她在书中吸取精华,再加上家庭的影响,从小就有自己的主张,在自我人生大事的决断上异常清醒。

在八岁半时,杨绛就自己做主:

不再回大王庙小学,而跟着大姐到启明学习,因为她听说启明教学质量高,能打好中文和外文基础。

后来,杨绛在东吴大学求学,学校文理分科。

杨绛两者兼修,老师觉得她更适合学理,建议她报理科。

但是杨绛清醒地知道,自己“性之所近”的是文学,于是她在父亲支持下,坚定地选择了文科,为自己的一生所专确定了方向。

杨绛在去牛津大学深造时,却遇到了文学专业名额已满的难题。

她面对两个选择,要么去修历史,要么只能旁听,没有学位。

杨绛选择了后者,虽然没有学位证,但因为旁听不用应对考试,她就有时间泡在学校图书馆里,成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因为她清醒地知道,她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证书,而是求知。

她爱读书,所以总是选择离书最近的地方。

图片

就连选爱人时,她也选择了一身书生气的钱锺书。

初次相遇,戴一副老式眼镜,满身儒雅气质的钱锺书让她满心欢喜。

她认定了他,并最终成为灵魂相契的终身伴侣。

成婚后,杨绛选择“做钱锺书的杨绛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她说:

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

她为这一事业殚精竭虑,直至走完105年的人生。

美国作家、《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说:“保持清醒就是保持生活。”

人的一生是一场限时的单程旅行。

有的人有清醒的头脑,奔着明确的目标一路前行,最终会有所成;

有的人得过且过,在原地转着圈圈,终将一无所获。

为自己选择了什么目标,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钱锺书学识渊博,但生活上却很低能。

他左右脚不分,不会打蝴蝶结,拿筷子像个孩童,还有过走路摔跟头把牙齿摔断的历史。

杨绛不但是他生活上的拐杖,还要经常做救火队员,为他收拾残局。

杨绛生孩子在医院住院,钱锺书隔三岔五来看她,但每每他会委屈得像个孩子。

他说他打翻了墨水瓶,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他又说他弄坏了台灯和门轴,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的一句句“不要紧”,让钱锺书觉得她无所不能。

杨绛本是柔弱的江南女子,为了填补家用,她写剧本、当教员、做私教。

还甘当钱锺书的“灶下婢”和“文书”,仿佛是三头六臂的巨人。

连婆家人都夸赞杨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

图片

其实哪有什么轻而易举,生活正如杨绛所说:

“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

看似举重若轻的背后,就是包容。

杨绛因为爱,选择了钱锺书。

她欣赏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价值,他们情投意合,所以甘愿做钱锺书身后的“0”。

这种生活对杨绛来说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

杨绛百岁时,在《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中写道:

钱锺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

她用包容和智慧,把一地鸡毛扎成了一把光鲜亮丽的鸡毛掸子。

杨绛说过:“夫妻没有绝配,哪有天生的合适,只有温柔和让步。”

当我们为了爱,向对方奔赴而去的时候,我们应知道,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爱情的甜蜜,还有婚姻的责任。

我们坚定心中所向,就不会畏惧艰难困苦。

只要初心不改,哪怕生活再难,我们也要用努力缝缝补补。

杨绛经历了很多动荡的岁月,特别是六十年代,更是遭受了不少磨难,但她都以豁达之心从容度过。

杨绛本是做学问的知识分子,竟被安排打扫女厕所。

她是个很爱干净的人,但对这个脏活儿没有任何怨言。

之前打扫厕所的那个人,做了她的上司。

杨绛幽默地说:自己把厕所打扫得这么干净,领导竟然没有一点嫉妒,而且在领清扫工具的时候,一点架子也没有,立马就给了,真是一个好领导。

她用各种小工具,将污秽不堪的厕所收拾得前所未有的干净,在里面看书。

她还列举了这份工作的三点好处,其中的一条就是:

享受难得的自由。

那段岁月,有温暖相助,有世态炎凉,杨绛都坦然接受。

她说,世态人情,可作可读,可当戏看。

那些磨难对杨绛来说,过后就云淡风轻了。

图片

可令她倍受煎熬的,是女儿和丈夫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离世,好好的一家人只剩她一个。

杨绛最后一次,为钱锺书打扫战场——整理、出版了他的书稿。

此后余生,她一个人在文字里寻求着心灵的慰藉,翻译了《斐多》。

还写了充满温馨回忆的《我们仨》和对生死思考的《走在人生边上》两本书。

她把自己和钱锺书的稿酬全部捐了出去,设立了“好读书”基金会,以奖励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

她百岁高龄仍手不释卷坚持读书,从容优雅地走完百岁人生。

图片

卢梭说:

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面对磨难时的心态。

人生无常,生活中发生什么我们无从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它。

豁达的人生态度,就像阴暗处的一束光。

只要有光,有爱的种子,再苦难的泥泞中也能开出花来。

杨绛先生曾说,无论走到哪一层,总会有人仰望你,亦有人在俯视你。

的确,杨绛先生的高度我们无法企及。

但我们可以学习她的人生态度,活好自己的一生。

保持清醒,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保持包容,成就别人,也成全自己;

保持豁达,哪怕处在泥沼中,也一定要向阳而生。

只要我们坚持做好自己,不愧于心,就是最好的人生。

愿我们所遇皆良人,所有付出都被看见,人生一切都值得。

作者 | 五月

主播 | 楚翘,治愈系主播。喜马FM:楚翘_诗歌之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