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节约4000亿日元,日产汽车更新扭亏计划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观察者网 高莘)

“日产汽车全力实施扭转亏损举措,旨在削减约4000亿日元(约191.9亿元人民币)的成本。我们致力于打造更高效的成本结构,同时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推动营收增长。”这是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2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最新战略目标。

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 路透社

当日,正值日产正式宣布终止与本田的合并谈判,同时也是日产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之时。

从财报表现来看,失去了合并可能的日产,正在面临极大的财务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第三季度,日产汽车合并净营收为3.1万亿日元(约1490亿元人民币),合并营业利润为311亿日元(约14.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1%;净亏损141亿日元(约6.7亿元人民币)。而在截至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日产汽车的合并净营收为9.1万亿日元(约4376亿元人民币),合并营业利润为640亿日元(约30.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仅为0.7%;净利润为51亿日元(约2.4亿元人民币)。

日产汽车2024财年三季度财报数据 东京证券交易所

严重下滑的利润表现,延续了去年日产在公布半年报时的亏损状态。根据本田的说法,日产在美国以及东南亚的裁员与关闭工厂举措,并没能实际展现扭亏态势。

因此,在合并谈判终止的同时,内田诚也承受着巨大的董事会成员和合作伙伴雷诺的压力。据知情人士表示,日产董事会已开始就他的离职时间进行非正式讨论。

不过,内田诚仍表达了留任至2026年的期望,并表示“如果公司现状没有得到改变,辞职是不负责任的”。

而日产进一步的扭亏计划,便正是基于此前提提出的。

多步骤开启全面扭亏

具体来看,日产将扭亏举措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首当其冲的便是内田诚提到的4000亿日元降本举措。

日产汽车表示,将在2026财年共削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约4000亿日元,并通过此举措,令该财年的汽车业务收支平衡点将从310万辆降至250万辆,从而使营业利润率稳定在4%。

其中,在固定成本方面,公司计划通过削减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节省约2000亿日元(约96.1亿元人民币),通过重组制造工厂节省约1000亿日元(约48.1亿元人民币),并通过提升研发效率节省约300亿日元(约14.4亿元人民币)。

日产汽车官网

在该阶段,除了美国与泰国市场既有的裁员和关闭工厂计划外,日产还将在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进一步减产,将产能从目前的500万辆削减至400万辆,并将产能利用率从2024财年的70%提高至2026财年的85%。

在变动成本方面,日产则计划降低设计相关成本约600亿日元(约28.8亿元人民币),共涵盖其全球六大主要产品。在该部分改变中,其举措将包括:使零件复杂度降低最高70%、改进生产计划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降低仓储成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售后零件仓储成本。

除了降本策略之外,日产还期望通过提供一系列搭载差异化技术的产品,推动营收方面的进一步增长。

根据规划,日产计划在2025财年和2026财年推出全新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并对旗下热销的微型车和大尺寸厢式车型进行革新。此外,日产还将扩大旗下纯电动汽车产品的阵容。

日产还规划在2026财年推出的车型上,搭载全新的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功能。该公司还提到,其目标是在2027财年实现在日本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商业化。

在内部管理方面,日产则将对组织架构进行精简。据悉,未来日产的高级管理层将采用单层、不设立执行官的架构,高层管理职位将减少20%。同时,通过在全球和区域职能之间确立明确的角色和职责,日产还正计划打造一个简化高效的全球总部。

亟待合作的日产

尽管已经明确未来两个财年内的扭亏战略,但对于日产汽车而言,依靠自身走出现有困境,仍是一道压力和挑战并存的难题。

内田诚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公司仅靠自身的重组努力很难生存下去,我们将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努力提升企业价值。”

从目前战略规划的完整性上来看,日产显然并非临时制定其2026财年的扭亏计划。

日产本田终止合并公告 日产中国

但从此前提出要“吞并”日产的本田方面的口吻来看,作为最先试探的合作伙伴,本田并没有认可日产最新的扭亏计划。

这同样也对日产接下来寻找新的合作方带来了难点。

对此,日产方面表示,虽然与本田的谈判破裂,但其仍将加快推进与联盟伙伴以及本田汽车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项目,并将对合作伙伴机会进行战略审视,寻求能够大幅提升日产汽车企业价值的合作机会。

不过,即便富士康再次对日产抛出橄榄枝,但在“收购”与“合作”的摇摆中,目前自身仍未展现出扭亏能力的日产,其口中所描绘的未来发展蓝图,都难成定论。在多数行业媒体与分析机构眼中,日产也仍是急需通过新的合作伙伴救急的困兽。

需要指出的是,从第三季度财报来看,虽然在全球的裁员与关厂进度缓慢,但反映在营业利润率上的缓步回升,却已经初见成效。从半年报时的0利润率提升至三季度的1%,内田诚与日产仍在竭尽全力避免自身陷入负收益的恶性循环当中。

而目前摆在日产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日产目前的现金状况能否支撑扭亏计划走向投入高点,而日产期待中的下一任合作伙伴究竟会向其伸出援手,还是如同本田一样,最终仅仅是将日产视作交易对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