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上演传统民俗“喊山开茶”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

茶农、采茶女一起“喊山开茶”。 张浪 摄

中新网达州3月14日电 (记者 张浪)14日清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团坝镇茶园里春色满园,第五届“喊山开茶文化节”在此拉开序幕。活动现场,靠种植白茶脱贫致富的茶农们用一声声呐喊表达丰收的喜悦活动现场,数十名采茶女和当地村民以及来自各地的客商把茶园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三月的大竹县,茫茫茶山吐新绿,勤劳茶农采茶忙。“开茶咯!开茶咯!开茶咯……”退伍军人、大竹县白茶种植带头人廖红军带领茶农们喊山开茶,随后30名茶仙子采摘茶叶,翩翩起舞,祈求风调雨顺、茶叶丰收。

大竹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廖悦辰现场念感谢信。 张浪 摄

大竹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廖悦辰现场念感谢信。 张浪 摄

10年前,廖红军将安吉白茶引进了大竹县,带领乡亲走上种茶采茶的脱贫致富之路。活动现场,成功告别贫困的茶农们用唢呐表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歌手带领茶农和学生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为建党一百周年献歌。

“今年我不再是留守儿童了。”大竹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廖悦辰现场念了一封感谢信,唱了一首《感恩的心》。廖悦辰说,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安徽亳州一班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陪伴,申请叫老师“爸爸”,老师含泪写下“同意”。“我心里也难过极了。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年过完春节都有一次伤心的离别,爸爸妈妈要外出打工,一年才能见一次。”

“而廖红军叔叔从浙江安吉引进白茶到家乡后,我爸爸妈妈就在家里种植白茶。他们现在每天照顾我,陪我学习,跟我玩耍,给我做饭,我再也不是大人们心中的野孩子。”

廖悦辰的父亲廖小舟出生于1987年,他告诉记者,16岁开始到广东打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小朋友出生后,发现山区学校都撤了,教育是一大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2012年他回到家乡,廖红军手把手指导他种植白茶,如今他家的茶树从山脚种至山顶。

不仅自己致富了,村民也脱贫了。廖小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竹白茶采摘后干叶批发均价达1000元/斤,高端零售价能达2000元/斤。当地茶农每到忙时就前来采茶、除草、施肥,一个人一年的收入超过一万元,比城里打工还多。

采茶女在团坝镇茶园采茶。 张浪 摄

采茶女在团坝镇茶园采茶。 张浪 摄

如今大竹县当地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2018年四川民族学院毕业的唐俊杰就是其中一位。他算了一下,高中70多个同学中,超过50%大学毕业后返回大竹创业就业,比例比往届高。唐俊杰透露,大竹通过党委(党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白茶,其种植了200亩,年产值有望达100-200万元。

人潮当中,采购商人数也创新高,来自浙江安吉的马先生今年预定3000斤白茶。马先生告诉记者,靠“抢”才有货。2017年以来,白茶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山东、北京等地是主销区,珠三角也开始推广。去年即使受疫情影响,白茶需求量也上涨,年平均增长率达30%,高端白茶市场价逾千元一斤。

数据显示,2020年,大竹县白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现有白茶企业25家、专业合作社47户,种植白茶5.2万亩,年产茶叶700吨,人均收入达到了2.6万元,产值达到6.5亿元,成功带动了当地农民贫困户的就业和脱贫致富。十四五开局之年,大竹县则依托白茶、糯稻、香椿、竹、苎麻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助推乡村振兴。(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