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见了面,相应的礼节总归是不能少的。在当今这个形势下,拱手作揖礼仪开始了现代回归,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实际上,中国传统礼俗社会具有一整套完备的相见礼,像我们熟知的鞠躬、拱手、作揖、跪拜等礼节都是传统相见礼仪的一部分。
同时,相见礼不仅是礼仪规约,更是一种待人接物的理念,融入到国人的精神观念里,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很多传统相见礼仪直到今天仍能展示民族精神内涵,对于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常生活的交际礼节之一:拱手
拱手和作揖是传统社会最常见、沿用最久的见面礼。古代孩童入学第一课就是学习拱手作揖,人们在路上或者家里遇见他人也都会拱手作揖打招呼,这一礼仪直到民国时期仍在广泛使用。
宋代日用类书《事林广记》记载的儿童学拱手礼仪
拱手,又称为捧手,人们见面行礼时将双手互握合抱在胸前,前臂稍稍上举,表达向对方致意。行拱手礼的时候,要注意男女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男子的左手要握在右手上,女子则相反,右手要握在左手上。若是遇到丧事等一些特殊情况,男子则改为右手握在左手上,女子相反。
拱手礼
有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受到了古人阴阳观念的影响,男子属阳,女子属阴,而左手代表阳,右手代表阴,所以男子以左为上,女子则以右为上;也有人认为是人们打斗中经常使用右手,所以男子拱手时就用左手覆盖右手来显示友善。
清代《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中的拱手礼
拱手礼在后来还演化出了几种类似的见面礼,如唐宋时期的“叉手礼”,行礼时,用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左手小指向着右手腕处,左手大指向上,其余四指伸直。后来,还延伸出了“抱拳礼”,将原来的合抱手势变为拳掌相贴的手势,右手握拳,左手紧贴右手背,现在传统武术界也还沿用抱拳礼。
五代十国时期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描绘的叉手礼
日常生活的交际礼节之二:作揖
人们见面时在拱手礼的基础上向前弯腰致意的礼仪,比拱手更加正式和隆重,我们称为“作揖”或“揖礼”。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礼仪文献《周礼》中,便记载了天揖、时揖、土揖、三揖、还揖、特揖、旅揖等七种揖礼。
它们根据行礼双方身份、地位和行礼场合的不同划分而成,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行礼时手部的动作或者行礼的次数。例如,天揖是对尊长或同姓的揖礼,行礼时双手抱圆,俯身前推,举到胸部以上。时揖是平辈之间的常用见面礼,行礼时拱手向前水平推出。
明代版画《瑞士良英》中的作揖
随着时代变迁,揖礼也衍生了一些类似礼节。例如,“长揖礼”,行礼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鞠躬,用于向尊于自己的人行礼,是颇为隆重的礼仪。还有“鞠躬礼”,双脚并拢,双手下垂,弯曲腰部以示敬意,与今天的鞠躬十分相似。在明清时期,还有“打恭”一说,指的是见面拱手弯腰鞠躬的礼仪,表示恭敬、谦虚或是谢意。
此外,当时的蒙满礼俗也影响到相见礼,如产生了“请安”礼,又称“打千儿”,即曲左膝,垂右手,上身微向前倾以向人行礼。
时揖礼(北师大华章汉服社供图)
长揖礼(北师大华章汉服社供图)
清代人见面拱手作揖
清代人见面打千儿礼仪
清代女子见面行礼
人们见面除了拱手作揖之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应的礼节。比如,在称谓和用语上,古人强调对对方用尊称敬语,称对方和相关的人为“先生、阁下、令尊、令爱”等;对自己用谦称谦辞,口称“鄙人、在下、家父、小女”等;见面还要寒暄问候,拱手致意时说“久仰幸会”“别来无恙”“最近好吗”等。
《乐府诗·门有车马客行》就有“抚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的句子。在行走路上,朋友间不可逾越,也不能从两个并立的人中间穿过;狭窄道路处相遇,晚辈要避让尊长者先走;空手者要避让执物、挑担者;推车者、骑乘者要避让行人先走;小车要避让大车先走;如果在自己家门口遇见熟人,行礼招呼后还要主动请对方进屋来坐,并以礼相待,等等。这些谦让尊敬的态度既反映了自身的涵养,也促进人们的和谐相处,有利于社交活动的开展。
汉代壁画《车马出行图》中的乘车和骑马场景
汉代壁画《车马出行图》中的乘车和骑马场景
拱手作揖的现代回归
如今,可以看到拱手作揖礼在校园、医院以及一些单位又开始流行起来,这类传统相见礼仪的现代回归,既是特殊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拱手作揖等传统相见礼仪,有着方便、卫生、高效的优势,同时,还体现了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与重视。
《论语》讲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拱手揖让之间,反映着古人所提倡的讲礼守礼的礼俗观念,长幼有序、恭敬谦让的传统美德,以及与人为善、互敬互重的交际理念。内化理解好这些价值观念,外化践行好相见礼仪,对于我们增强自身修养、养成公民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
明代画家周臣《柴门送客图》
拱手作揖等传统相见礼,既方便卫生也稳重优美、自然大方,富有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仪式感;也有着许多既符合当下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礼仪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现代社会的接受和欢迎,值得我们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涵养核心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和借鉴。
谌荣彬,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2015级硕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