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上热搜、创始人道歉,这个千亿市场即将洗牌

翻车的不只ABC。

“卫生巾竟然怕尺子?”——国产卫生巾品牌ABC,摊上事儿了。

不久前,有小红书用户测评发现,多款品牌卫生巾的实际长度比标识长度短,存在偷工减料之嫌。对此,ABC客服回应称“接受不了可以不买”。此外,ABC的广告语“比男朋友还会吸”被指低俗辱女。

一场“抵制ABC”的运动在愤怒的女性之间迅速扩散开来,她们集体涌入ABC电商店铺,购买大量卫生巾后又退货,以此“惩戒”品牌。

但不少网友随即发觉,下单1000多元的ABC卫生巾,物流显示包裹却仅有0.05千克。“它(ABC)慌了,开始勾结快递公司给用户发空包,伪造虚假物流和虚假签收。”

11月18日,话题 # ABC卫生巾 冲上微博热搜。当日,《天下网商》查询发现,ABC天猫官方旗舰店、抖音官方旗舰店均已下架全部商品,品牌在致歉公告中称,该事件“系我司经销商店铺客服发言不当”,将推进整改。

相关截图

11月22日,ABC创始人邓景衡通过品牌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视频,“我不做任何辩解,再次郑重地向大家道歉”。邓景衡称,12月有优化后的产品推出,将在2025年3月实现全线产品“国标零负差”。该回应再次冲上热搜。

4亿适龄女性撑起的中国卫生巾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

这一女性专属的消费品赛道具备三大特点:一是高频刚需、抗周期性强——市场稳定;二是成本低、毛利高——吸金力强;三是品牌集中度高——新品牌入局难。

但近年来,产品暴雷、营销翻车的卫生巾负面话题多番登陆舆论场,个护巨头们似乎在频繁触怒女性——有网友指向问题品牌,“他们觉得这是女性必须买的,所以无所顾忌。”

卫生巾进入中国四十多年,消费者认知已经越来越高,行业或因此迎来变化。

天下网商

ABC被骂惨背后:卫生巾“糊弄学”集体失效

ABC成为众矢之的,与其言论不当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尺寸风波”涉及的不止ABC,还有苏菲、高洁丝、护舒宝、七度空间、舒莱等知名品牌,据网友测评,这些产品的长度误差普遍在5mm~30mm,若仅看吸收液态物质的“棉长”,差值更大。

超1万篇小红书笔记与“卫生巾尺寸”相关

新京报记者实测两款ABC卫生巾与标示长度相差10mm、4mm

尽管舆论沸沸扬扬,但卫生巾品牌们的回应像是集体对好了答案——产品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国标GB/T 8939-2018卫生巾护垫标准规定,卫生巾全长的偏差指标是“±4%”)。

“卫生巾厂家们踩着‘国标’底线‘偷工减料’,这在行业内并不是新鲜事。”有业内人士向《天下网商》表示。

这个存在已久的问题在今年掀起舆论风波,偶然性与必然性并存,成为卫生巾品牌“糊弄学”失效的标志。

《天下网商》认为,女性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大幅提高,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对卫生巾的尺寸和质量也更敏感,而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流量助推问题浮出水面,在各大平台、媒体的传播裂变下,又被空前放大。

另一方面,卫生巾的行业标准尚未跟上市场诉求,也使得矛盾激化。由于国家标准仅规定了卫生巾全长,但未规定内吸收层长度,商家利用“合理”误差生产并不违规,但在消费者看来,误差是上下浮动,在标准化生产的产线上,商家们只踩下线,权益受损的却是消费者。

究其根本,商家缩减产品尺寸是为了降低成本,若以百亿片的销量为底,几毫米偏差也能为品牌们创造不小的利润弹性。

毕竟如今的卫生巾行业,已经迈过量价齐飞的高增长时代,品牌们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住高利润,就必须在成本端下功夫。

天下网商

有商家年入61亿元

1982年,北京造纸十一厂从日本引进中国第一条卫生巾生产线,产品仅售7毛钱一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福建服装厂老板许连捷创办恒安国际,迅速打响国产卫生巾品牌安乐、安尔乐的名号,市占率一度高达70%,同期,宝洁、尤妮佳、金佰利等外资巨头也渐次入场。

入局较早的本土企业、国际集团,踩着巨大的需求红利一跃而起,又因累积的规模效应、渠道壁垒、品牌沉淀,持续霸榜市场多年,形成中外巨头分庭抗礼的格局:

跨国公司阵营的代表,日系公司如尤妮佳(苏菲)、花王(乐而雅),美系公司如金佰利(高洁丝)、宝洁(护舒宝);本土企业的代表,有福建的恒安国际(七度空间)、广东的景兴健护(ABC)、重庆的百亚股份(自由点)等。

2008年、2013年、2018年,卫生巾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变化

这个日趋集中的赛道上,中高端品牌的地盘一路扩张。

2021年,中国卫生巾行业市场份额前三的品牌是苏菲、七度空间、护舒宝,市占率分别为12%、10%、6%。2022年,行业CR5品牌市占率为34.6%,较2013年提高6.1个百分点。

聚焦国产巨头表现看,ABC的母公司景兴健护冲击IPO六年未果,而七度空间背后的恒安集团、自由点背后的百亚股份已成功上市,卫生巾一年为它们创造的利润高达数亿元乃至几十亿元。

恒安国际财报显示,2023年集团旗下七度空间、安尔乐等品牌的营收约为61.7亿元,卫生巾品类占总营收的26%。另据“中国卫生巾第一股”百亚股份年报,2023年,旗下品牌自由点营收18.9 亿元,占总收入的近九成。

恒安国际2023年报

低(制造)成本与高定价,使得卫生巾成为高毛利的赚钱利器。

成本方面,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报告,卫生巾的原材料成本占总营业成本的80%;据百亚股份的2023年年报,其卫生巾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超67%,其中能够吸收经血的材质,如无纺布、高分子树脂、绒毛浆等,占原材料成本最高,这也是此次“缩水风波”中标准有待更新的争议点。

《天下网商》还注意到,诸多卫生巾制造企业除了生产卫生巾,还会同步布局纸巾、纸尿裤等相关产业(如恒安国际也是“心相印”纸巾的母公司),供应链上游的协同共振,进一步为其压缩成本提供便利。

定价方面,以百亚股份旗下品牌自由点为例,2018年,一片卫生巾的出厂价约4毛钱,终端售价1块3毛,为出厂价的3倍多,一年为公司贡献近10亿元收入、近9000万元净利。

据中泰证券研究报告,卫生巾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可达45%,其中定位中高端的七度空间毛利率一骑绝尘,高达72.2%。

卫生巾公司毛利率概况

当卫生巾的市场渗透率在2018年达到100%——几乎所有女性都用起了卫生巾,品牌想要继续做大蛋糕,就需要从“量”的驱动转向“价”的驱动。仅2018年,卫生巾的单片价格同比上涨4.7%,市场规模增加5.7%。

而在那些“看不见”的下沉市场,一部分女性消费者则转向2毛一片、散装一袋的白牌产品。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卫生巾行业市场规模991亿元,同比增长2.4%。低价走量的散装白牌与定位高端的头部品牌,共同撑起了这个近千亿规模的女性市场。

但对七度空间、ABC或护舒宝们来说,高毛利并不意味着钱好赚,因为维持市场份额变得越来越艰难。

天下网商

单片低至1毛钱,卫生巾行业怎么了?

纯净长绒棉、敏感肌专用、KMS健康配方、一夜无忧的安睡裤、价格两倍的液体卫生巾......

过去10多年间,层出不穷的高端化卫生巾现身超市货架。产品与消费的双升级,驱动市场规模连年增长,“ABC们”是最大的推手,也是最大的获益方。

在渠道的结构性变革中,这些头部品牌们亦没有掉队。2008年,卫生巾行业的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仅为0.7%,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5.3%。根据尼尔森数据统计,2023年卫生巾品类在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已经达到32%。

对卫生巾大牌来说,尽管商超等线下渠道仍占主导,但占比在持续下滑。

据恒安国际财报显示,2023年该集团的电商及新零售渠道占比已经提高至30%。

就连新消费风头无两的那几年,D2C品牌借助电商弯道超车的经典故事,在这个赛道上似乎也并未发生。

某新锐个护品牌创始人告诉《天下网商》,曾尝试拓展卫生巾、安睡裤两个新品类,采用的是花王的供应链,用材更好、定价更低,却以失败告终。

“在卫生巾这种消费者迁移成本很高的品类里,像我们这样不拿风投的新品牌想要突围,难度很大。当你遇到头部达人竞争,或渠道竞争的时候,人家砸的广告费就是比你多。”

《天下网商》认为,卫生巾关乎女性生理健康,不少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品牌,且复购黏性高于一般品类。中泰证券研究报告也曾指出,卫生巾的品牌忠诚度要高于纸巾。这意味着,ABC、苏菲、花王等老牌可依靠品牌力辐射电商增长,且消费者在线上平台大促期间“囤货式”的习惯转变,也为品牌们提供了新的增长契机。

综合来看,卫生巾的品类特性决定了新选手的“品牌建设”成本高,而大牌享有稳固的线下经销基本盘,在电商渠道及时跑马圈地,又拥有充足的营销投放资本,为新手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但老牌们的挑战也显而易见。

过去四年间,大家对高频刚需消费品的价格更敏感了。有媒体追踪过某品牌的产品价格,四年来单片均价从1.43元降至0.43元,降幅高达69.9%。2020年—2023 年,恒安国际的卫生巾业务毛利率从71.4%下滑至 63.8%。在其2023年报中,“理性定价”“审慎投放”成为两大关键词。

《天下网商》查询发现,多家中高端品牌的天猫店单片售价已告别“1元时代”,降至0.4元~0.8元。而在拼多多上,有商家打出的“学生党福利,100片只要9.9元”散装卫生巾,单片售价不足一毛钱。

大量散装卫生巾单片不足一毛钱,在拼多多热销超过百万片

国产老牌们,一面靠着产品升级、明星代言、加码直播等方式,与外资巨头对垒火拼,一面又靠着产品降价,阻拦用户向白牌流失。

百亚股份就在2023年加大了销售费用的投入,其中营销类推广费用投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26.81%,助推电商渠道收入超过7亿元,同比增长 101%,自由点连续多月拿下抖音平台卫生巾品牌排名第一。

看似稳固的卫生巾行业竞争格局正在松动。

全棉时代、Baby Care、植护等母婴日化品牌跨界入局,分得一杯羹;新锐垂类选手,如她研社HERLAB,声称“为Z世代而生”,锚定抖音起势,一年间跻身天猫年度新锐品牌。

回看这次长度虚标事件,不少批判者愤怒的根源在于品牌们“赚着女性的钱,却漠视女性的需求”。

“糊弄学”的失效,为卫生巾老玩家们敲响警铃,时代风口与资源壁垒托起的行业地位,并非无可撼动。在这个用户主权的新时代,理解和尊重“她们”所想、深度聚焦消费者所需,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作者:天下网商,36氪经授权发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