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往事004 | 发病后致死率接近100%的它,我们仍未完全战胜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迄今为止人类唯一消灭的病毒——天花,并花了很长的篇幅讲述了几千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人们与之搏斗的艰辛历程。

从“人痘”到“牛痘”,有效的防疫手段从古老的东方传往西方,又从遥远的欧洲传回中国,随着人类对这种病毒的了解逐渐加深,终于在一次又一次与天花的抗争中取得了胜利,将最后的毒株永久封存在实验室冰冷的器皿里。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另一种和天花同样古老的病毒——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

图片来源:360百科

01

对狂犬病朦胧的认识

狂犬病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令人恐惧的疾病,主要经由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传播。

与天花不同,历史上的狂犬病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死亡,也没有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如此重视狂犬病毒,在于它接近100%的死亡率——比天花更恐怖。

正因为它一旦发病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死亡,人们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的研发,试图改写感染者注定的悲剧结局。

图片来源:生物谷

世界上有关狂犬病的记载比天花还要早,是历史上已发现的最早的有最明确可靠记载的病毒性疾病。

早在43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埃什努纳(Eshnunna)法典》中就有与狂犬病相关的条款:

如果狗疯了,而且当局已将有关事实告诉其主人,但他却不将狗关在家里,以致狗咬伤一个人并引起死亡,则狗的主人应赔偿27个锡克尔(古银币,重约16克)。如果狗咬了一名奴隶并引起死亡,则狗的主人应赔偿15个锡克尔。

在知道自家狗疯了的情况下仍然放任它咬人致死,则狂犬的主人要依法进行赔偿——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狂犬病的病因、传播特点和预防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后来的文献,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公元前6世纪),以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00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22年)的著作中,也都有关于狂犬病的明确记述。

亚里士多德

图片来源:网络

除此之外,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于狂犬病的认识也体现在了神话传说里。

希腊神话中就有两位司狂犬病之神:阿瑞斯泰伊斯(Aristaeus)和阿尔忒弥斯(即狩猎女神兼月亮女神);前者有能力抵消狂犬病的悲惨后果,后者可治愈狂犬病。

神话传说不止反映出当时的人们认识到了狂犬病的存在,还蕴含了劳动人民对治愈狂犬病的愿景。

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中国古籍中,关于狂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著名史书《左传》,其中有“(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瘈狗”之句,记录了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疯狗的危害,并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驱逐疯狗。

按现代的观点,人的狂犬病95%以上由狂犬引起,驱逐狂犬可显著降低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由此看来,古代人的生存智慧也不容小觑。

图片来源:生物谷

中国的古籍中不止记载了狂犬病的防范措施,也收录了一些治疗狂犬病的医方。

在我国现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收录了治疗“狂犬齧(nie,音同“捏”)”和“犬齧人”的医方各三方。

“狂犬齧人”和“犬齧人”的治疗方法不同,说明当时对狂犬病已有一定认识。不过现在我们都知道,即使表现正常的犬也可能正处于狂犬病的潜伏期,同样有一定概率传播狂犬病,因此被犬啮伤应和被狂犬啮伤作相似的处治。

具体考察治疗这“两类”病症的各三种处方,其中各有两种内服方和一种外治方。其中“犬所齧,令毋痛及易瘳方”是一种外治方,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患者被狗咬伤之后,为尽快止痛和痊愈,应采用酒剂冲洗伤口

按现代的观点,预防狂犬病的三项关键措施——伤口处理、注射疫苗和注射抗血清的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据此推断,当时的任何内服方剂都不可能有实质疗效,而及时用酒剂冲洗伤口则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五十二病方》成书年代应当在公元前5-6世纪,所以中国为预防狂犬病而采用基本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比欧洲可能要早500年以上。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肘后方》卷七中,谈到了识别狂犬病的方法,认为该病“过三七日不发则免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这与现代的统计资料大体相符。

此外,葛洪还提到以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作为防治措施,虽未具体指明对狂犬脑组织如何减毒,其疗效也无从肯定,但这种基于“以毒攻毒”思想的疗法,已具有主动免疫思想的萌芽。

02

巴斯德巅峰之作:狂犬病疫苗

同天花一样,狂犬病也伴随了人类数千年。直到19世纪,狂犬病仍然在无情夺走许多人的生命,而人类无计可施。

那时没有疫苗,也没有免疫球蛋白,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最原始的高温消毒法,用烧红的铁棍烙烫伤口,试图消灭看不见的致病因子,在死神面前力挽狂澜。

欧洲人相信,火焰与高温可以净化一切事物,包括肉眼所看不见的病菌。

因此,在19世纪的法国,只要是被狂犬咬伤的人们,都会被村庄中的青壮年强制押送到铁匠铺,请铁匠用烧红的铁棍烙烫伤口,想借此“烧”死看不见的病菌。但是如此原始、残酷的做法,并没能有效地治疗狂犬病,反而常常加速患者的死亡。

而对于医者来说,他们从未停下过探索狂犬病的脚步。

1804年,德国科学家格奥尔格·戈特弗里德·青克(GeorgGottfried Zinke)率先用疯狗的唾液感染了兔子与鸡,揭开了科学认识狂犬病的序幕。随后在1813年,两位法国医生弗朗索瓦·马让迪(Francois Magendie)与吉尔贝·布雷谢(GilbertBreschet)用狂犬病人的唾液感染了狗,证实了该病在人与动物身上发生类似病程。

但人们对病因研究进展不大,医生针对疯狗伤束手无策,直到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改变了此类患者的命运。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早在1880年底,就有一位兽医带着两只病犬来拜访巴斯德,并问他:“能不能利用病犬的唾液制成狂犬疫苗?”

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想法。

1881年,巴斯德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头等大事,就是要搞到合适的研究样本。

他们把目光放在了病犬的唾液上。

采集病犬的唾液十分危险,稍不注意就有被咬伤感染的风险。巴斯德和他的团队冒着被咬伤的危险采集狂犬的唾液,为了收集一条疯狗的唾液,甚至心甘情愿跪在病犬的脚下耐心等待。

唾液采集完成之后,巴斯德将它们注射到健康犬只的大脑中,一段时间后,这只健康的犬就发病死亡了。

在经历了许多困难与失败后,巴斯德在患狂犬病的动物脑和脊髓中发现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现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直径25纳米~800纳米,形状像一颗子弹似的棒状病毒)。从而推论出狂犬病是一种神经性疾病,病原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并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种病毒病,但从科学实践中他知道有浸染性的物质经过反复传代和干燥,会减少其毒性。

巴斯德和他的团队通过干化脊髓5-10天来弱化病毒的毒性,把干燥的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脑中,再让打过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的病毒。

经过反复实验后,接种疫苗的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了!在试验取得进展之后,巴斯德开始着手制备狂犬疫苗,他把多次传代的狂犬病毒随干化脊髓一起取出,悬挂在干燥的、消毒过的小屋内,使之自然干燥14天减毒,然后把脊髓研成乳化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了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费尽心思研制出的狂犬病疫苗由于各种原因短时间内并没能投入使用。

直到1885年,一位绝望的母亲,带着被狂犬咬伤的9岁小男孩梅斯特,来到了巴斯德实验室门口,哀求巴斯德救救她的孩子。

为了不眼睁睁看着男童死去,巴斯德决定为梅斯特打下人类的第一针狂犬疫苗。这时距离小男孩被狗咬伤已经4、5天了,他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兔骨髓乳化剂,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乳化剂注射。

他成功了。

巴斯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从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消息传开,国内外络绎不绝的患者蜂拥而至前来注射疫苗,狂犬疫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03

狂犬病现状

每年的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人们试图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这一天也是巴斯德逝世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狂犬病疫苗研究上的杰出贡献,定下了这个纪念日。

标识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升,狂犬病疫苗也越来越成熟完善。如今,狂犬病病发后虽然依旧有着近乎100%的死亡率,但在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哺乳类动物抓伤咬伤以致暴露后,通过注射狂犬疫苗就能对狂犬病进行有效防疫。

除了人疫苗之外,动物疫苗也是阻止狂犬病蔓延的有效手段。

有科学证据表明:保护人类不受狂犬病感染的最好办法是首先保护狗不受狂犬病感染。

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就采取了犬、猫等动物有效的免疫措施,使得人间及家养动物中的狂犬病发病率极低,几乎完全控制;一些国家对野生动物采用兽用口服疫苗免疫,人接触相对较为密切的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直到2018年,全国仍有422例因狂犬病死亡的病例。狂犬病,依旧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消灭狂犬病,任重而道远。

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多国家走在了我们前面。

中欧、东欧及中亚国家在20世纪曾有局部的狂犬病流行,但近年流行强度已大大降低,年发病数已降到个位数。

南美洲的狂犬病在20世纪80、90年代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近十年来由于采取了加强狂犬病立法、强化动物的管理与免疫等综合措施,发病数显著降低,年报告发病数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0多例降到目前的几十例。

2019 年 11 月,墨西哥成为世界范围第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先认证、已消除狗传播的人类狂犬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国家。

目前在全球大约150个有狂犬病病例报告的国家或地区中,有约一半已基本消灭了狂犬病,其中有约50个国家或地区多年来狂犬病病例数报告都保持为零。已消灭狂犬病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证明:只要控制住了狗群中的狂犬病,人群中的狂犬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1、《中国抗疫简史》,新华出版社,张剑光著

4、《天才巴斯德巅峰之作:狂犬病疫苗拉开免疫治疗大幕》,作者艾美仕

5、《狂犬病流行简史》,原载于中华医史杂志(1994,14(4):196-199)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