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居智慧典范:樟林古港聚落环境的系统营造

原标题:樟林古港聚落环境的系统营造

文/王真真 郑君雷

内容导读:樟林古港地处韩江三角洲东北,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作为韩江流域海丝文化遗产的代表,樟林传统聚落融合了岭南百越山地渔猎文化、北方汉族农业定居文化和粤海三角洲港口文化。这一聚居形式成功维护了韩三角人地关系平衡,为樟林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环境,使之发展成为清中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粤东海上门户”。本文以樟林古港聚落环境体系为对象,从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整体认识角度,首先分析韩三角流域地理和气候特点,进而逐层解读并还原聚落环境、建筑形制、民居装饰的系统联系,由此概括当地聚落环境的系统营造原则和传统人居智慧。

樟林古港地处韩江三角洲东北。北接潮安,东与浙闽赣南为邻,西与珠三角水陆相通,上承东海、下启南海,地理区位显要,文化桥梁作用突出,是粤东沿海区域型水陆交通要冲和海洋贸易转运枢纽,被著名汉学家饶宗颐先生誉为“粤东襟喉、潮州门户”(图1)。清中期,广州“一口通商”制度下,南洋贸易和海外移民更趋集中,樟林古港由传统渔盐聚落发展成为粤东“河海交会之墟”和“粤海通洋总汇”,与珠三角广州港群遥相辉映,成为中国了解近代西方世界的窗口。

图 1 樟林古港地理区位和风貌概况

樟林传统聚落包括山地围堡、平原合院、滨水干栏三大形式和组成部分。因河道淤积与岸线变化,现主要常见前两类(图2),分布于莲花山丘陵和韩三角水网平原。在从传统渔盐聚落发展成为近代海洋贸易重镇的历史进程中,当地聚落逐渐融合了岭南干栏楼居和北方合院民居文化,并兼收南洋建筑装饰风格与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发展出生铁柱、多层砖砌体承重墙结构和颇具潮汕特色的灰塑、嵌瓷、石雕、彩色玻璃、釉面砖等建筑装饰技艺,使韩三角聚落营造在适应地域气候环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趋利避害防灾避险等方面更为精进,巩固并增强了樟林古港作为“粤东海上门户”的历史地位及港航业务承载能力(图3),促进了港埠经济和近代城镇化发展。系统解读古港聚落人居环境体系,有助于从地区视角认识传统聚落发展如何因借自然适应环境,推动樟林发展成为清中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粤东海上门户”。

图 2 樟林港埠聚落常见类型

图 3 清中后期,樟林古港港航及仓储设

一、韩三角地理和气候特点

(一)地理环境

韩江三角洲位于广东东部,地接浙闽赣南,西南面海,受欧亚大陆东缘板块运动影响,成为地质沉降带相互波及的交汇区,地表“陆梁”纵横、水网发达,河口水文及海洋地貌复杂。在山地、河流、岛丘、沙堤、潮汐等多种地理条件影响下,樟林聚落选址、朝向、规模、布局及建筑形制,深受地理环境多样性的影响。简要概括,韩三角区域地理具有以下特点。(图4)

图 4 韩江三角洲地理和气候特点

第一,多山,垂直地形分布,耕地和聚落空间相对有限。

第二,多河流,水网之乡,陆海环境变迁受自然和人为活动综合影响。

第三,山水相谐、陆海相依,形成了“丘陵-阶地-河网-平原-岛丘-海洋”共同构成的地理环境和三角洲人居环境本底。

第四,风热因素多元、局部气候多样,包括来自丘陵山林的“山谷风”、受河流湖泊影响的“水陆风”、从海上来的“季风”和“海陆风”,为当地聚落形式适应韩三角地域气候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气候类型

广东位居欧亚大陆东南缘和东亚季风区,南面热带海洋南海,地跨热带与亚热带,受东、西风带交替影响,风、热、光、水资源丰富。韩三角地处粤东,属南亚热带季风半湿润气候类型(表1)。四季温和湿润,全年日照辐射强烈,饶平以南和南澳岛一带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为全省最多的地区。春夏雨热同期,以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冬季偏东北风,气候干冷。区域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表 1 韩江三角洲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地域气候适应要求

综合可知,韩三角地域气候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貌类型丰富,包括山地、河网、平原、海洋四大类,区域具有垂直地形分布特点;流域影响显著,韩江上游土地开发加速三角洲发育和人居环境变迁。第二,不同地貌类型区中的局部风环境循环相济、相互影响。第三,全年日照时间长,属低纬度强辐射区,防晒隔热需求迫切。第四,雨热同期,降雨多集中于春夏季风期,易发强台风、山洪和海潮倒灌。第五,亚热带季风活跃,冬夏季候更替分明,春夏湿热、秋冬干冷。

聚落营造须从两方面适应环境要求:首先宏观上适应地形,节约并渐进式地熟化和利用三角洲多种地形条件下的土地资源;再从微观层面对民居建筑的环境适应水平做出内容要求,包括①遮阳、隔热、防台风;②采光、通风、防雨;③防洪、排涝、防海潮;④除湿、隔碱。

二、樟林聚落环境的系统组织

(一)人居环境系统同构

韩三角山地、河网、平原和海洋共同构成的垂直地形展现了不同地貌环境的生态节律与相互联系,使樟林乡民熟知当地山谷风、水陆风、海陆风的日间规律和季候特征,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指导聚落选址、朝向、网格布局和规模控制(图5)。

图 5 樟林人居环境系统同构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樟林旧寨由莲花山迁往北溪河口,乡民共筑石城,其选址朝向即与当地区位地形有直接关系。根据考察,该地背山面海、高踞河口,东有莲花山余脉象鼻山,南有广阔的内海湾,北通韩江联系内陆,拥有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和山海物产资源。加之,粤东沿海盛行偏东季风,韩江河口近海水文环境属河流主导型,利于渔业开发和从事港口贸易,樟林最终创基莲花山下,以山为屏承继东来洋流发展河海转运贸易,并崛起为“粤东第一大港”。至今,结合历史地图与老地名,根据北溪航道分布规律和地面现存建筑遗产,我们仍能按图索骥复原樟林石城的坐落和四至,推测石城与城内主要街道均采取东北-西南走向,以顺应山形水势并联系不同地貌类型区自然形成的局部风环境,使人类聚落的巷道网格与地理环境中的风道网络实现系统同构。作为各类自然风道的中枢与加速器,聚落坊巷有效激发了居住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气流交换,以空间组织手段保障人类聚落拥有良好的通风、除湿和降温条件。同时,巧借地形坡度、对应坊巷格局,利用重力流原理和天然石材系统营造地面上下排(蓄)水设施。在确保排水防涝的同时,对聚落及周边山林水网进行自然净化,将每年季风期的疾风暴雨成功转化为聚落自净的有力措施,显示出韩江三角洲传统人居科学的智慧。

在人居环境“系统同构”的原则基础上,对聚落和居住空间进行模数化与标准化精细布置包含几个重要目标。一是通过模数化逐级分层强化居住环境系统整合;二是促进有限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在高度系统化和模数化的居住环境中实现高效配置与均衡传导;三是在地区自然资源承载力基础上,对居住环境的空间组织和规模进行系统规划与量化控制,以维护人类居住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与理性发展。有关聚落环境的精细布置和有机演进,樟林聚落环境组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樟林早期聚落至迟可追溯至岭南百越民族和山地游耕渔猎文化时期,后因明代中期粤海海防所需移筑河浦,设东陇河泊所,遂成浮聚,迁徙文化基底再添移民文化色彩。彼时,典型的聚落形态仍以“围”“陇”等带有粤东沿海山地环境特点的小型聚居单元为代表,并延续了分散组团的区域分布特点。明万历天启年间,樟林发展为渔鲜盈市的沿海港口,河浦“里社”作为一种组织灵活并可独立自保的小型聚居单元,成为更加适应渔盐贸易活动的聚落形态,衍生出最初的樟林“四社”。清中期,以樟林巡检司和城寨为中心,沿南溪河商贸航道又相继出现以“八街”代表的集仓储、转运、贸易、关税、馆驿和文化交往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外向型商贸货栈街区,配合“仙(新)陇”“塘西”“南盛里”等传统内向型里社坊居,统称“八街六社”,两者有机融合,形成组团清晰、层级分明、内外有别、功能完善的城镇型港埠聚落格局。樟林聚落形态从山地围堡向平原合院转型的过程,同时也是樟林乡民从山地渔猎迁徙生活,走向三角洲渔农定居和近代海洋贸易与城镇化的历史见证。

(二)民居形制适应性发展

1. 合院式

樟林现存合院民居以清中晚期至民国为数最多。根据家族人口、聚居规模和财富水平等条件,呈现不同的空间规模和院落形式,如爬狮、单佩剑、双佩剑、五间过、四点金、驷马拖车等蔚为壮观(图6)。爬狮,是潮汕传统民居最接近三合院原型的院落形式,其他更为复杂的组合院落均以此为基础。爬狮平面布局“一正两厢”,“一正”即三间堂屋居中,“两厢”沿院落中轴线对称布局,院墙与堂屋相对,四面围合成“斗状”天井。与岭南其他地区三合院显著不同的是,爬狮院门多设于院墙正中,与堂屋明间相对,成为院落轴对称中心和内外环境交互的主通道。

图 6 樟林合院式民居

据两广地区建筑考古发掘资料揭示汉代陶屋,推测爬狮“一正两厢”三合院形制渊源已久,是融合岭南干栏楼居和北方中原家族合院的历史产物,代表适应岭南地区环境的传统居住形态。但需强调的是,汉代陶屋在空间轴向方面与今潮汕地区普遍采用的三合院存在根本不同。该差异表明,汉代陶屋采取的干栏式楼居建筑形制在面向河口三角洲地区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完成了诸多适应性改良,突出体现在“统一轴向”“分化居住和生产功能”“剥离居室空间和附属空间”三个方面。就樟林民居和聚落而言,这些改良为当地聚落适应地域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包括①适应三角洲平原地形;②增强院落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③突出中轴线门道院落交通和空气对流作用。④整合居室、天井、门道、气窗等院落环境构成要素,作为有机体系共同参与院内外系统环境调节。⑤契合移民文化需求,适应“大杂居、小聚居”定居方式,满足三角洲传统渔农与海洋贸易发展要求。(图7)

图 7 汉代陶楼院落轴向关系

以上民居形制的历史演进和人居科学发展成就说明,当地民居建筑适应地域环境的关键,在于首先使院落成为内向型的空间整体,通过中轴线门道交通和对流作用强化院落环境系统性,使居住空间和聚落环境交互流通、有机统一,从而兼顾通风、纳凉、除湿、降温等合院聚居要求。因此,中轴线门道形制和风道效应既是合院民居适应气候的重点,也是居室空间和聚落环境交互流通的转换中枢。(图8)

图 8 樟林合院民居形制特点与环境适应

以爬狮为原型,在一正两厢三合院基础上增加前座、从厝、包屋等附属建筑,便形成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大型院落,或坊居型家族聚居单元。大型四合院发展了小型三合院空间形制及其环境适应机制,使参与调节院落气候的空间要素增添了巷、廊、轩、厦四种富于地域特色的形式,丰富了组合院落自然调节微气候的系统手段。巷、廊、轩、厦是三合院中轴线门道形制和风道效应的逻辑延伸和扩展,具有良好的风热环境调节作用,与堂、厢、院、门等空间要素构成了院落气候环境系统调节有机体系。

2. 干栏式

就单体民居建筑形制而言,樟林传统民居所见干栏式特点与中国西南地区古老的穿斗式干栏楼居,可谓一脉相承。为适应韩三角平原地形和城镇化需要,穿斗式全木结构干栏楼居逐渐演变为“硬山式墙承重砖/土木混合多层结构,单体具有窄面宽、大进深、前后通透、多层楼居特点,当地人称“竹竿厝”。既独栋联排形成具有连续立面的街区,亦可与附属建筑组成曲尺形或三合式组群单元。无论街区还是合院式民居,干栏楼居建筑形制均对樟林地区民居建筑环境的微气候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其关键在于具有一定的室内建筑高度和架空阁楼。这两项因素有助于利用山谷和河道提供的自然风,同时通过建筑高差和门道等空间要素激发室内外空气流通。(图9)

图 9 干栏楼居形制特点与环境适应策略

干栏楼居具有高度优势,适应地形并满足气候要求。但传统干栏楼居由全木结构转变为砌体结构后,纵向承重结构的安全风险亦在于高度。高度愈高,砌体结构发生裂隙或歪闪的可能性愈大。这直接导致传统架空阁楼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巩固了开间窄、进深大的平面特点,使以竹竿厝为原型的樟林传统民居呈现以下结构和形态特征:第一,墙承重砖/土木混合结构体系;第二,室内木结构架空阁楼作为横向拉接构件;第三,多层、前后贯通,窄面宽、大进深;第四,硬山式屋面;第五,灰塑嵌瓷结构装饰工艺。

干栏楼居对韩三角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在合院式组群空间中表现得更为全面和系统。下面以樟林常见的三合院“堂屋”为例,具体解读其对居住环境微气候的调节作用。“堂屋”平面一明两暗或一明四暗,明间为堂,开间较阔,通高不设阁楼,堂内高敞明亮、气流通畅。次间位于堂屋两侧,与厢房正对,但少设门,而向堂屋一侧开门。作为堂屋的内室,次间的开间稍窄,进深与明间相等,多设架空木阁楼隔为二层,并仅于二层阁楼处留明窗以采光通风。在厅堂和门道作用的基础上,两次间通过少而精地布置明窗和气窗开洞位置,激发了楼居形式的高度优势使室内外冷热空气加速流通,达到以逸待劳的导风效果,同时兼收采光和除湿之便,在居室私密性和物理环境舒适度之间实现了平衡。堂屋明间正对天井,小型三合院为双开石框木板门,高宽比例大,以利通风。五间过或大型组合院落,堂屋明间一般为敞厅或多联木槅扇,两翼由厢廊环绕,合抱院门。院门又跨天井与堂屋明间顾盼相望,形成中轴线门道和院落主风道。一般来说,在对外封闭、向内围合的合院布局中,天井受太阳辐射,空气升温后产生拔风作用,中轴线门道的风道效应十分明显。堂屋明次间位于主风道尽端,其楼居优势正在于末端分流和吸入巷道风,加速院落主风道室内外气流循环,使内室温湿度适宜人居。

由此微观层面,可见干栏楼居建筑形对于对改善居室小气候具有十分系统而巧妙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院落轴线、门道、天井、轩廊等空间元素。正是在上述要素的合力基础上,堂屋明次间及两厢室内环境才能有效地参与院落主风道空气循环,并配合中轴线门道效应使宏观气候环境、聚落环境和民居建筑环境相互贯通,通过末端分流加快室内外空气流通,促进院落微气候环境、聚落环境和区域自然环境成为有机整体。

(三)民居装饰技艺相辅

明清以降,地处韩三角东北的潮汕渔乡“樟林”,开始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中崭露头角,发展成为“粤东第一大港”和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枢纽型转运港口。汕头开埠后,樟林因陆海交通区位优势转变为移民大港和近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重要窗口。樟林聚落文化和民居装饰技艺既根植于岭南百越文化传统,又深受北方中原官式建筑文化影响,同时因地缘和亲缘联系广泛吸收浙闽、赣南、苏皖等地民居建筑文化,并较早接触东南亚海外华侨引入的西方近代建筑工业技术,发展出具有潮汕地区特点的民居装饰技艺,代表性的有灰塑、嵌瓷、木雕、石雕等。为延续本文从宏观聚落到微观建筑空间的分析和阅读逻辑,以下重点从“结构功能响应”和“材料物性升华”两方面,具体探讨民居装饰技艺如何从微观建筑空间层面承继并深化聚落与人居环境的宏观营造原则。(图10)

图 10 民居装饰对地域气候的响应

1. 对结构功能的响应

受华侨建筑和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影响,传统木结构干栏楼居开始采用墙承重砌体结构体系。这决定了硬山式屋面得到普遍采用,并促进了生(夯)土、砖、石等砌体材料大量使用。硬山屋面的显著特征是硬山搁檩,即屋面檩端搭载在两侧山墙墙头,由山墙砌体结构和屋面垂脊封护到顶的做法。该结构体系以墙体作为纵向承重结构,配合采用檩架/楼板对两侧山墙进行拉接以实现结构体系平衡。尽管,墙承重硬山式结构体系外部看来十分严密,但在粤东沿海受季风影响较大的地区,屋面与山墙在强台风和猛烈锋面雨冲击下极易受风雨剥蚀发生结构裂隙 ,屋脊、檩头和墀头渗漏现象十分普遍,檩头糟朽成为硬山建筑的一项常见病害。由此,凡形制结构重要节点均存在长期保养维护需要。而灰塑、嵌瓷等建筑装饰作为防晒、隔热、防雨、耐风化作用的上佳做法,以艺术表现的方式融入传统民居结构营造体系,成为与结构有机统一的预防性保护手段,既是装饰对结构的响应,也是工艺美术与工程技术的有机融合。

此外,由于粤东沿海多发强台风,春夏锋面雨横行,导致墙楣、窗楣等隐于檐下的结构交接边缘和门窗洞口亦需遮护,灰塑及嵌瓷护楣技艺应运而生。同时,地面基础层和露明部分也广泛采用三合土、卵石、花岗岩、黏土砖等防水透气散水性能好的工艺做法。近代以后,为加强室内外地面防潮隔碱,开始大量引进南洋釉面砖铺装地面和廊心墙。系统来看,上述民居装饰不仅出于审美需求,更源于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内在需要。

2. 对材料物性的升华

韩江三角洲物产丰富,为民居建筑营造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环境和丰富的天然材料,如沙

石、黏土、林木、荆麻、葛藤、糯米、稻壳、禾秆、蔗糖、海盐、贝母、蚝壳等。为适应地域气候,传统营造工法要求材料既坚固耐久、隔热防雨,又利于透气、散水、耐风雨侵蚀。以海洋贝类(蚝壳)烧制的贝灰为例,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是制作粘合剂、刷饰材料和堆塑填充材料必不可少的优质天然材料,具有质坚、防水、耐晒、多孔隙等优点,能满足吸热、隔热、散热,以及防雨、耐风化综合环境要求,适应三角洲日照长、多雨且强台风等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是理想的有机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屋脊封护、建筑雕塑、瓦石砌筑、地面铺装等方面。

以屋面梁架和脊饰为例。作为屋脊封护构件,灰塑嵌瓷首先可满足防晒、隔热和散热[13]要求,即白天接受日照辐射积蓄热量以推动高温气流快速上升形成扬风作用,带动院落湿冷空气在居室空间加速流动,达到通风、除湿、降温等风热调节作用。夜晚,作为散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又可以帮助屋面快速释放热量避免室内闷热。其风热作用原理近乎屋面隔热层,兼有较好的防晒、隔热、散热作效果。

灰塑嵌瓷脊饰的防雨耐侵蚀作用同样突出。贝灰中的碳酸钙遇水溶解形成钙华凝结层,干燥后自行固化隔水,既可防水、防渗裂,也是天然有机的隔热透气材料,对局部少量的漏雨渗水问题修复能力强、防护作用显著,能有效阻断屋脊、山尖、墙楣、窗楣等结构交接处的漏雨渗水问题,以免殃及内部木结构梁架或侵蚀墙体,利于长期对木结构檩架形成良好封护,达到日常保养作用。同时,由于传统灰浆以贝灰等有机材料调配,经自然发酵提高材料粘合力、透气性和塑形能力,材料物化性能综合全面,应用场景多样,在屋脊、山尖、博风、墙楣、门窗护楣和室内檩架等处得到广泛使用,形成了系统整体、风格统一、繁简有致、特色鲜明的屋面装饰与工法体系。当地世家府第、宗祠寺观、书院园林、馆驿庭园等,均喜于屋面、墙楣、门窗护楣或室内梁架等处施用嵌瓷、灰塑、彩画,以保护山墙、脊缝、墙头等局部构造材料更加坚实耐久。

三、结 语

韩三角区域气候的多样性和节律性,要求聚落环境营造首先从适应地区环境出发,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基础。进而,对聚落组织和民居形态做出相应布置和设计。从这个角度而言,建筑形制和民居装饰也可以视为传统聚落适应地区气候的一种发展策略和相互紧密协作的系统组成部分。它们与聚落环境和地区环境一道,共同应对流域气候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的系统影响,构成当地特有的人居环境整体和聚落文化景观。其传统营造原则和人居科学智慧,已深刻蕴含在人居环境系统同构、民居形制适应性发展和民居装饰技艺相辅,三个有机统一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此提出,对樟林传统聚落、民居建筑遗产和韩三角人居环境科学进行系统研究与整体保护的观点。通过持续滋养古港人居、韩江流域文化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之间的历史纽带,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流域文化生态研究和地区发展协调共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