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国”字中间为什么是“玉”吗?

“国字中间为什么是“玉”字

你知道吗

有人说:

“方框表示国家边界,

玉表示皇帝的玉玺即印 ,

拥有了国界和大印就拥有了国家和权力”。

“玉字坐落在国度的最中心,

象征着天子坐在国度的最中心”。

......

我们中国的国

这个字有着很深刻的内涵

几千年来

“国”字究竟是怎样演变的呢

为什么中间是“玉”字呢

“国”字此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

"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图中标序1-5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较早的"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

下图标序2,"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国界、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

当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疆域,很多的民众,和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他们毅力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秦代的小篆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的繁体字有十一画,书写速度慢,所以后汉便出现了左图F的简化"国"。这个"国","囗"里从"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封建色彩很浓。

有人统计,“国”字的写法有42种之多。除上述形体外,还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䆐)代表"国"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 郭沫若先生将口内“王”字加一点“国”简化为“国”。

既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我们国家自古称玉为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我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

但口玉国并非郭沫若首创,民国时期青花瓷盘,正面图案中亦有简体“国”字。“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