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湖南省委常委胡衡华:对标国际 融入全球城市发展体系

​​​“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为长沙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搭起了一座桥,开启了一扇窗”,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告诉《凤凰周刊》,长沙将以&l

​​​“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为长沙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搭起了一座桥,开启了一扇窗”,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告诉《凤凰周刊》,长沙将以“媒体艺术之都”建设为牵引,在融入全球城市体系中展示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意中心、交通物流中心上求突破,更好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参与全球分工合作。”

随着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花落长沙,这个城市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了。最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12月23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长沙总领事馆正式开馆,这使得长沙实现了外国领事馆零的突破。而长沙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目前已与27个国家的45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经贸合作城市,友城“小伙伴”遍及全球五大洲。

要名片,更要平台

长沙的“申都”工作,是三年前胡衡华担任市长期间启动的。从2015年首次“申都”失利,到二次启动“申都”并获得成功,他是全程指导参与者。

胡衡华认为,长沙提出建设“媒体艺术之都”并高效推进,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强劲的实力。“这实质上是一个艺术产业化的过程。我们最初的想法,是通过艺术反哺产业,继而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胡衡华说,因此我们看重的不仅是“媒体艺术之都”这张名片,更是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这个平台。

胡衡华解释,“创意城市网络”本身是一个世界品牌,100多个成员城市遍布全球,是一个国际性平台。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汇聚全球资源,打造湖湘文化的新高地。长沙是一个省会城市,我们需要通过这样一个载体提高影响力,而我们的一些文化创意产业也希望借助于这个平台走出去。

他回忆,最初了解“创意城市网络”,是从报纸上的一篇文章。2014年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创意城市—以文化形象走向世界》一文,专题讲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效运用文化创意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这引起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同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并发表了重要演讲,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胡衡华说:“我们认为,这是长沙文化走出去、国际化的重大机遇。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决定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城市创意网络’”。

“城市创意网络”共有电影、音乐、媒体艺术、工艺与民间艺术、设计、美食、文学7个类别,当时他们围绕申报“媒体艺术之都”和“美食之都”进行了比选。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申报“媒体艺术之都”。

“除了长沙的媒体艺术更具优势和特色,相对于美食,媒体艺术更有分量”,讲到为什么选择申报“媒体艺术”门类时,胡衡华这样解释。根据他的理解,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以及媒体艺术门类,为城市提供了以创意为纽带跨领域发展的绝佳路径。“通过与其他成员城市加强交流合作,开展趋势性研究、对策性研讨及产业项目的资源整合,更多的长沙文创产品将直接走入国际产业链”。

更重要的是,这是城市转型发展的惠民之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建设创意城市,代表了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发展观。其倡导“城市有一种关键资源——它的人民,那些生活在并运行整个城市的人们将决定城市是否拥有成功的未来”,不仅倡导开发财富的经济价值,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想,以满足城市人的需求为终极目标。这种经济转型、以人为本的理念,恰与中国政府倡导的“新发展观”契合,也同长沙正在推进打造的“三个中心”战略目标一致。

“我们要建设的‘媒体艺术之都’,既是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象征,也是一个文化惠民工程”。胡衡华说,和一些成员城市小众的媒体艺术不同,长沙要建设的是一个勾连起历史、现在和未来,并且汇集满足人们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的“媒体艺术之都”。“橘子洲头的焰火,每次湘江两岸有几十万人观看,这和国外一些只能在场馆展示的媒体艺术不同,它是属于大众的”。

长沙的“国际化表达”

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胡衡华专程赶赴青岛,拜会前来参会的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向她当面递交“申都”报告,并获得了她的认可与支持。遗憾的是,由于国际认知差异以及教科文区域平衡的考虑,长沙在2015年评审中未获得国际专家和城市的全力支持,申报失利。此后,申报规则从每年申报改为每两年申报。

但长沙并没有因为第一次的失利而止步不前。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对标国际城市,他们梳理了在媒体艺术领域的先发优势,打出了“走出去”“请进来”的组合拳,通过举办东亚文化之都长沙活动年、“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和媒体艺术周等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长沙,也大大提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对长沙的“好感度”和“印象分”。

2016年5月,长沙重启新一轮申报,并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为长沙媒体艺术发展出谋划策,编制“申都”文本,确立申报口号和“故事主线”,确保以国际化的语言讲述“长沙故事”,先后拜访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城市。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凌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发布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名单,长沙入选“媒体艺术之都”,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这是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增强的一种表现。十九大时习总书记讲五年来的历史性突破,其中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突破。我理解,长沙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为中共十九大的列席代表,胡衡华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回顾两次“申都”过程,他认为,这实际上是中国发展,或者说长沙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胡衡华说,不是说我们之前不想突破,而是确确实实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要大家认可你,就要认可你的文化,既感受到你跟他的不同,又觉得你同样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

​胡衡华说,不是说我们之前不想突破,而是确确实实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要大家认可你,就要认可你的文化,既感受到你跟他的不同,又觉得你同样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这正是长沙在“申都”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打破意识形态壁垒,用国际化语言讲述“长沙故事”。

“我们的工作人员到了国外,把四羊方尊的图片拿给他们看,向他们展示电脑里的烟花视频,介绍诸如P8空间等长沙年轻人组织的一些创意活动,他们都感到很惊讶,长沙这么美、这么好吗?”长沙派出去拜访“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工作人员,每次回来后会给市委书记胡衡华汇报在国外的交流情况。

长沙市委宣传部是第二次“申都”的牵头单位。其中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山的一次汇报,令胡衡华印象深刻。在国外有很多人问他们,现在政府最关注的是什么?高山回答,我们关注文化的平等化,要防止出现一种文化的鸿沟。好像只有富人才有文化的享受、文化的乐趣,而穷人是没有的。我们应该致力于消除这种鸿沟,还要消除这种区域之间的鸿沟,不让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拉大。

“城里人跟乡里人的差别在哪里?城里人有戏看、有书读。我们现在说能有一本好书,有一台好戏,能有一个好的图书馆,这都是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一种提高。你到浏阳,到宁乡、长沙县,到我们这些农村地区看看,确实能感受到这些人的生活品质正在逐步提高”。胡衡华说,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作出了重要判断,这也符合长沙的实际情况。物质丰富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环境、文化生活的需要都有了。他向记者发出邀请:“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实地看一看”。

胡衡华提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联合国总部后,曾就文化议题有过一个批示,“文化走出去,城市要先走出去”。就长沙而言,要借助“媒体艺术之都”建设,把湖湘文化、红色文化等通过鲜活的形态、现代的样式推出去,走向世界。这方面的舞台很大、空间很大。

“长沙如何走出去,还是要从推介长沙的文化着力”,胡衡华深有感触地说,文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根和魂,是深入骨子里的基因。我们通常感知和评价一座城市,并非看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大空间规模,印象最深、回味最久的还是文化。比如,伦敦的博物馆、北京的故宫、维也纳的音乐、西安的兵马俑。同时,通过推介文化来推介城市,更容易从心灵上契合、从情感上认同、从思想上共鸣。作为同根同源的华人朋友,更是如此。

谈起长沙的文化,胡衡华如数家珍。他说,长沙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有深厚底蕴。长沙的历史有3000多年,建城史有2500多年,而且城址一直未变。看马王堆汉墓、三国孙吴简牍、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千年以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就能读懂长沙历史文化的厚重。就像一本书,越读越精彩。

二是有鲜明特色。长沙的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湖湘文化,既源远流长,又特色鲜明。从精神内核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从曾国藩、左宗棠等晚清名臣,到黄兴、蔡锷等辛亥先驱,再到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表现形式看,湘绣、菊花石雕、陶艺、剪纸、夏布、弹词、皮影等各有特色,形态各异。

三是发展有活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句重要的话,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理解,文化活起来才有魅力。长沙文化有很多活的载体,值得细细品味。新建长沙市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炭河里青铜博物馆、铜官窑陶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以及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都是欣赏长沙文化的“窗口”。

梅溪湖畔,“芙蓉花”盛开,随着大剧院正式向市民开放,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湖南省最亮眼的文艺地标建筑。邹麟摄​

梅溪湖畔,“芙蓉花”盛开,随着大剧院正式向市民开放,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湖南省最亮眼的文艺地标建筑。邹麟摄​

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很发达,比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等现象级电视节目,以及《还珠格格》《恰同学少年》《雍正王朝》《毛泽东》等电视剧产品,国际雕塑艺术节、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橘子洲国际音乐节、橘子洲国际烟花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汇聚全球资源,打造湖湘文化新高地

“入选‘创意城市网络’,获评‘媒体艺术之都’,意味着长沙在自主创新、文化创意、传媒艺术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文化创意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国际舞台上可以有更大作为”,谈及“申都”成功对长沙未来发展的影响,胡衡华信心满满。

他说,创新需要创意,创意蕴含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在创新创意方面,长沙有基础有优势,也有更高的目标追求:以“媒体艺术之都”建设为牵引,汇聚全球资源,打造湖湘文化新高地。“长沙将更加突出文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彰显文化特质,让长沙成为媒体艺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融合的典范”。具体讲,就是重点打造“三个中心”,即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

胡衡华透露,下一步,长沙将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贯彻新的理念。长沙经济总量2017年将过万亿,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要求。所以,长沙发展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在思想上来一个大解放,端正政绩观和发展观,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理念、园区创新理念、城市治理理念。

二是构建大的平台。创新创意要做到“无中生有”,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注重研发设计,发展智慧经济。加快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重点片区建设,打造科创和文创小镇,把各方面的创新创意要素聚集起来,使之成为创新创意的策源地和“引爆点”。

三是培育好的生态。创新创意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只有把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好,创新创意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成长为“参天大树”。从金融支持创新、政府服务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等方面抓起,构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特别是湘江新区,园区要形成小气候,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

胡衡华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长沙“申都”的成果,要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惠及全民。围绕“媒体艺术之都”建设,长沙将做好三篇文章:做好世界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做好特色产业与现代科技、艺术设计的融合;做好古老传承与青年创意的契合。“我们将出台行动计划,从政策扶持、资金保障、人才引进、产业布局、用地规划等方面来确保各项举措的落实,打造全球媒体艺术创意洼地和产业孵化基地,让文化驱动成为长沙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胡衡华说,“我们将把建设‘媒体艺术之都’的过程作为让世界了解长沙、长沙走向世界的过程,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任务在长沙落地生根。我们诚挚邀请全世界朋友来长沙走一走、看一看,在文化共享、文化互鉴中增进了解和友谊。长沙的文化,一定会让各国朋友感到不虚此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