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加速下的养老观念乱象:家产都给了儿子,却逼女儿出钱养老

2000年开始,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2010年的时候,城镇退休人员达到7000万人,截止到2020年,已经超过1亿人。预计在2030年时,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占到全国人口比率的24.46%,这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8.5个百分点。

老龄化加速下的养老观念乱象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所凸显出的社会养老压力也在与日俱增。这主要体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致使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而人们对待照料、赡养、孝顺老人的观念也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养老观念也出现了一些“畸形”现象——为了保全儿子讹诈女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家产全部给了儿子,到头来却又让女儿倾其所有花钱给自己养老,女儿如果拒绝,就会被贴上“不孝顺”的标签,而遭到父母的唾骂。

正是这种近乎“绑架式”的孝顺观念,致使一些家庭的矛盾不断加剧,严重地影响到了一些家庭的和睦,更甚至会直接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婚姻难以维系。

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在中国人的婚姻里,始终留存着一种延续了千年的诟病——重男轻女!

给儿子组建家庭,要出钱、要买房、要买车,总之就是倾其所有的付出,特别是家产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全部给了儿子。

可是给女儿组建家庭却截然相反,得索要彩礼、索要房、索要车,总之就是倾其所有的索要,当然索要的基本都留给了女儿,但是家产女儿却别想沾染半个指头。

而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眼里太寻常不过了,毕竟老话常说: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不过万事都有例外,并不见得每个女儿的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女儿倾其所有的索要,至少小魏的父母“贪之有道”。

家产都给了儿子却逼女儿出钱养老

小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她还有一个年长她三岁的哥哥,按理说,父母有这么一双儿女,已是人生当中莫大的幸福,得好好珍惜才是。然而正是小魏父母的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了小魏的婚姻铺满了荆棘。

从小到大,小魏都极为乖巧懂事,上大学后她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赚取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从未拿过父母一分钱。不仅如此,她还会将省吃俭用下的钱寄钱给父母补贴家用。大学整整四年,小魏从未在校外吃过一顿饭,从未买过任何化妆品,就连衣服都很少买,绝大多数都是穿舍友不要的旧衣服。

都说农家的孩子早当家,小魏的父母能有小魏这么懂事的女儿,不知道另多少父母羡慕不已。

大学毕业之后,小魏进入了西安一所公办中学当语文老师,步入职场后的小魏依旧不改她节俭、朴实的风格,随着工资的上涨,小魏也慢慢有了些积蓄。而哥哥也到了娶媳妇的时间,小魏的爸妈就向小魏要钱,给哥哥盖房子娶媳妇。

这是小魏第一次感到委屈,因为小魏的父母从未关心过她一个人在外面的生活,过得是否艰辛?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顺利?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问小魏的内容总是你收入多少钱?攒了多少钱?能给我们多少钱?

但小魏想想父母的不易,和哥哥确实已经到了婚龄,忍了忍给了父母三万块钱,那可是她参加工作一年以来辛辛苦苦攒下的全部积蓄。而在这一年当中,逢年过节,她除了给父母买东西,还要给钱。

看着别的同事拿着跟自己一样的工资,却把生活过得悠闲自在,再看看自己,省吃俭用补贴父母,却连一份温暖的关怀都得不到。

有的时候,小魏会质疑,质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父母亲生的?但由于小魏骨子里的那份善良太过淳厚,往往刚刚开始质疑,就被瞬间压制。

就在小魏工作两年之后,哥哥结婚有了孩子,小魏的父母就开始告诉小魏要疼爱这个孩子,以后这孩子上学必须由小魏来管,因为小魏是老师。不仅如此,小魏的侄子每次生病来西安,小魏的父母还有哥哥嫂嫂的全部交通、住宿、吃饭,都是小魏支付,就连小侄子的看病钱也都是小魏来承担的。

慢慢地,小魏开始有意识地隐瞒工资收入,原本光明正大的攒钱,变成了偷偷摸摸的攒钱。

在小魏结婚的时候,小魏的父母提出了要六万块钱的彩礼,当时小魏的男朋友还在还房贷,实在拿不出六万块来,可小魏的父母不依不饶,无奈之下,小魏只好自掏腰包给了父母六万,这婚礼才算是顺顺利利举行了。

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小魏的母亲当着小魏丈夫的面,告诉小魏,以后家里的东西(家产)都得给小魏的哥哥留着,因为小魏的哥哥没工作,嫂嫂又怀上了二胎,家里经济压力也很大,所以为了不拖累小魏的哥哥,小魏的母亲提出以后每月给她转上个两千块钱,就当是给她养老钱了。

小魏的丈夫很是尴尬地笑了笑没说话,而小魏却明确表态说自己也有家庭了,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拿不出来钱了,这是小魏第一次明确拒绝母亲。坐在一旁的父亲听到小魏拒绝的话后,直接开始骂小魏没良心,说他们把小魏养大不容易,这养老钱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不欢而散后,在回西安的途中,小魏的丈夫始终不发一言。小魏问丈夫是怎么想的?而丈夫给她的回复也很是直接:“我赡养你的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责任,但我没理由赡养你哥哥嫂嫂和侄子,你很清楚你父母要钱不是养老,而是补贴你哥!”

丈夫的一句话令小魏哑口无言,一边是自己和丈夫的家庭,一边是自己和爸妈哥哥的家庭,她该怎么做才好?不孝顺父母肯定是不行的,一分不给也铁定说不过去的。可是,拿什么给?她们夫妻二人的工资既要供房贷,还得攒点以备自己怀孕生产后的开支。

就在小魏纠结的时候,小魏的丈夫再次口出惊人:“把家产都给了儿子,却让女儿出钱来养老,但实际上被养的人却是你哥哥和他的家庭。你父母怕拖累你哥哥,那是儿子,就不怕拖累你这个女儿吗?都是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这公平吗?”

听到这里,小魏的情绪也彻底崩溃了,失声哭了起来。虽然丈夫的话太直白,却也是辩无可辩的事实。无助和无奈之下的小魏,一边哭着一边问着:“那你要我怎么办?别认他们吗?”

丈夫听到小魏这么一问,立马也有些生气,反驳了一句:“那是你的父母,你问我怎么办?我又能让你怎么办!”

回到西安后,小魏和丈夫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更令人感到发指的是,小魏的母亲竟然带着她的侄子来到小魏家中要养老费,不给就不走。而小魏的丈夫只能选择避而不见,晚上回家。为了早点让母亲和侄子回去,小魏只好选择妥协,一次性拿出了两万给母亲,让母亲回家好好去养老,这一年就不用再来西安了。

当小魏第二天再回过头来去找丈夫的时候,得到的回应只剩下冷冰冰的两个字——离婚。

拿孝道“绑架”女儿来养老得不偿失

老龄化社会,年轻人更多选择晚婚或不婚,小魏就是这其中一员,27岁才守得云开见月明,好不容易嫁了人,却因父母无度的索要钱财而导致婚姻出现了危机。虽然后来小魏和丈夫和好了,但这次的婚姻危机确实差一点毁了小魏的幸福。

事实上小魏一直在尽孝,从大学18岁开始,到结婚之后,从未中断过。但对于贪得无厌的父母,小魏一次次看清了“养育之恩”背后的“无情”。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家,小魏只能选择忽视父母的索求。

对于父母的养老问题,小魏从不推卸,该伺候的、照顾的,她必定尽心尽力,物质上她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给予一定协助,但是在经济上由于她并未继承家庭财产,再加上她前前后后已经给了家里十多万,所以除非父母看病,否则她不再给父母一分钱。对于哥哥嫂嫂和侄子,她更是决定不再付出任何经济。

至此,小魏与父母的关系基本上断裂,不明就里的母亲甚至口出狂言:“我恨我自己怎么养了这么一个没良心的女儿”这种话,同时也再一次将小魏的心彻底“冷冻”。但小魏依旧留出余地,告知父母,需要伺候、照顾时,一定尽心尽孝。

可是小魏的父母拿孝道“绑架”小魏的方式,强迫小魏为他们“养老”,不论这种养老是“真养老”还是“假养老”,都注定会得不偿失。因为人心最是经不起消耗,无论那人多善良,总有疲惫的时候,总得迫不得已做出选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