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股申购】
○科创新材:申购代码889666,申购价格4.60元,公司主营耐火材料。
【 要闻前瞻】
〇 相关军事专家表示,我国第三艘航母研发采用很多新技术,相信应该在2022年下半年可以下水。
〇 截至23日24时,各省份高速公路共关闭收费站11个,占收费站总数的0.1%,比4月10日减少667个;共关停服务区27个,占服务区总数的0.41%,比4月10日减少337个 。
〇 据银河证券测算,目前公募基金最大可买入A股资金约为6157亿元。部分明星基金经理表示,中长期看好的一些优质龙头股已进入合理甚至低估的阶段,开始逐步建仓买入。
〇 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产品7717只,募集规模25.14万亿元,存续理财产品累计创造收益2058亿元。截至3月底,理财产品合计存续规模2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4% 。
〇 22日,DR007加权均价报1.5401%,创下2020年年底以来最低;质押式回购成交量超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债市加杠杆与央行释放流动性有关,资金面短期仍将保持平稳。
〇 多家银行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将从4月25日起实施下调,意在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和息差收窄压力,从而为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
〇 22日,北向资金净买入67.65亿元。宁德时代、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分别获净买入6.24亿元、6.18亿元、3.68亿元 。
【 热点聚焦】
● 货币政策将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机构看好基建地产业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2日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日,银保监会召开会议,提出要配合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支持加快重大项目工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改善和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表示,二季度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当前有效控制疫情,特别是在5月上旬能够控制住疫情,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来对冲疫情影响,使二季度经济增速能够重返5%以上,为全年实现5.5%的预期目标奠定基础,尤为重要。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政策宽松的方向已经明确,近期疫情反弹更进一步加大了后续政策宽松的空间和力度。同时,全球市场仍处于高波动、低风险偏好的乱局中。地产、基建、银行等板块兼具安全性与政策驱动。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当前上海疫情已进入社会面清零攻坚阶段,随着疫情扰动逐步缓解,稳增长政策二次发力落实,预计基建、地产和消费3条主线将在5月后进入共振复苏阶段。看好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物管和建材企业 。
● 市场下跌成交萎缩、可转债“含权”个股或藏机会
过去一周,A股继续下跌。上证指数周二冲至3207点全周高点,周三起连跌两日,周五跌至全周低点3049点后略有反弹,全周跌3.87%。创业板指周二创出全周高点2510点后转跌,周五最低跌至2279点再创今年新低,全周跌6.6%。两市日均成交7977亿元,较前周减少1093亿元。北上资金全周净买入4.44亿元,前周为净买入28.7亿元。
行业板块看,仅纺织服装上涨,房地产、钢铁和医药生物跌幅较大。 本期关注可转债“含权”个股的机会。近期,新发可转债(尤其是募集规模不超过5亿元)受到短线资金的热炒,涨幅最高超过200%。投资者如果能以100元的发行价格买入并在上市后逢高卖出,获利丰厚。
目前,可转债普遍采用优先配售原则,即在股权登记日在册的正股股东可按比例优先申购并获配可转债。这就意味着,如果预判某只可转债能够获得较大涨幅,投资者可以逢低提前买入正股并持有至登记日,获配可转债后逢高卖出获得收益。可转债的涨幅和正股潜在亏损,是投资者总体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前者可以结合可转债发行规模、可转债实际流通份额(大股东和董监高等高管在6个月内禁售)等推测,后者则与市场风格、筹码结构等因素有关,需要综合考虑再行交易 。
● 航天重大工程陆续实施 国家批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
据悉,国家已批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计划在10到15年内完成行星探测工程,下一步开启小行星探测、对火星的取样返回、木星系的探测等;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将就改变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轨道进行技术实验。
航天产业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提高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的重要力量。国家将进一步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步伐,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蓬勃发展,航天重大工程陆续实施,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武器装备需求激增,国家将继续加强对航天产业的投入,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航天产业发展进入重大机遇期。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发射愈发密集,仅2021年就执行了55次发射任务,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航天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机构认为,军工行业十四五发展有望加速,航空航天装备或成为投入重点,结构性高增长有望延续。建议关注 航天电子(600879)、航天电器(002025)等航天重大工程配套零部件企业 。
● 特高压建加速完工投运 核心设备供应商将持续受益
日前,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该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能源大通道,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向湖北输送清洁电力400亿千瓦时。据了解,工程在国内首次应用新一代特高压输电技术,大规模应用国产套管等自主研发设备,还成功应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大有效面积光缆”,实现467公里无中继长距离传输的重大突破,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输变电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进一步提升了特高压输电的安全可靠性、全寿命周期效益和标准化水平,有力推动了我国电工装备产业升级。
另外,甘肃提速构建“大送端”特高压通道。国家能源局近日正式明确甘肃为“外电入浙”送端省份,甘肃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工程落点为浙江,并同步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按照《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要求,甘肃省将配合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通道建设,实施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工程,结合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推进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
目前,中国已建成的特高压线路有22个,在建的特高压线路有9个,白鹤滩水电站即将完工,数条特高压线路也已紧锣密鼓进行建设中。
核心设备供应商有望受益特高压建设提速。
中国西电(601179)参与了白鹤滩—浙江特高压输电工程,提供了换流变、换流阀、组合电器等在内的相关输变电装备。
通光线缆(300265)主营产品包括光纤光缆、输电线缆、装备线缆三大类别,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通信运营商、中航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各主机单位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主要合格供应商 。
【公告掘金】
◆ 开滦股份(600997)拟以近1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开滦集团持有的唐山开滦林西矿业100%股权,标的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为在产矿井,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120万吨/年。
◆ 中望软件(688083)实控人杜玉林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1250万至2500万元。
◆ 当升科技(300073)与力神电池签订战略协议,在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供货、新产品开发及前沿技术合作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有效期内,力神电池承诺采购总量不低于10万吨锂电正极材料。
◆ 海目星(688559)自2月7日至今陆续收到中创新航方面的中标通知书,金额约为13.6亿元,其中已经签订合同的金额为4.71亿元,项目为中创新航装配段设备及生产线项目。
◆ 岱勒新材(300700)拟进行一次产能扩建,新增金刚石线产能2400万公里/年。本次扩产后,公司总产能将达到3600万公里/年,投资估算金额为1.5亿元左右。
◆ 江苏阳光(600220)拟在包头市投建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不含电站)约200亿元。
◆ 洲际油气(600759)归母净利润7769.96万元,同比增长9664%,国际油价增长。4月26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