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幼儿成长规划|孩子偷东西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偷东西,在大人看来是非常严重的行为。有句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顺东西的事情。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书包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些玩具、文具等

孩子跟小朋友一起在沙地玩耍,口袋里会多一些陌生的铲子、玩具水果等 带孩子逛超市,孩子的口袋里有一些散装的零食等。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有意或者无意的,都会有过不问自取的“偷盗”经历。

根据儿童心理研究,3岁左右的孩子“偷东西”其实是因为还不熟悉道德规则,这时候他们的“偷盗”行为是因为不懂得“你我”的界限。

面对孩子偷东西,有的妈妈会异常敏感,对孩子严加呵斥与责骂,甚至还会对孩子进行处罚。

而有的妈妈一点也不在乎孩子的这一行为,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喜欢拿别人家的东西只是因为分不清“你我”的界限,等孩子长大了就自然守规矩了。

其实,对于孩子小时候“偷”东西,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父母需要谨慎的对待,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教育孩子的“小偷”行为呢?

拒绝给孩子贴标签

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孩子便会往这方面发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多关心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

曾在超市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大约3、4岁左右的男孩,出超市门的时候警报器响了。这时候旁边的阿姨提醒了一句“小朋友手里有东西”,妈妈拿起来一看,小男孩手里拿了一个小恐龙玩具。

见到被围观,妈妈的脸上挂不住了,伸手就给男孩的脑袋上来了一下,一边骂:“谁教会你偷东西的,气死我了,你要什么家里没给你买过?你才多大啊,就学会偷东西了,长大了还得了.....”,一边忙不迭的给工作人员道歉。

那一刻妈妈的羞愧跟窘迫我是理解的,但是我更心疼那个不知所措的小孩子。

孩子有时候的一些“偷东西”的行为,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我”的界限,只是单纯的喜欢就拿了。

德国研究学者曾有一项调查表明,98%的4岁左右的孩子知道不应该偷窃,但是孩子的内心并没有把这个行为和道德联系在一起。 不少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偷”东西的行为,都是大声的

斥责跟辱骂

,就这样给孩子贴下了“小偷”的标签,这样的标签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这些标签对于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你给孩子贴什么样的标签,孩子就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教会孩子物权意识

让孩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前提,是建立孩子的物权保护意识。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这样教导孩子,比如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这是“宝宝的”,让孩子有基础的物权意识。

在孩子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强迫孩子进行分享,而是要让孩子自由的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知乎上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有锹的孩子在外面玩沙土,旁边另一个孩子的姥姥非要让这个有锹的孩子把锹借给自家孩子玩,这个孩子默不作声,那位姥姥不依不饶,有锹孩子的妈妈倍感无奈,只好劝孩子把锹借出去。

可以看出,无论是有锹的孩子还是他妈妈,都不一样把锹借出去,但是迫于“

孩子要学会分享

”的观念,大人便强迫孩子分享。 这样的“

强迫分享

”对于孩子并不公平。

分享应该遵从孩子的内心,家长不能强迫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建立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的建立,它能让孩子从小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物品所有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性格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之后,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耐心的教导孩子归还给别人,并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重要是要让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东西不是想要就能拥有的。

孩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作为父母,关键要做的是,以耐心和用心,走进孩子的小小世界。去了解孩子,只有真正的懂了孩子,才能用对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