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的改装文化仍需塑造 汽车改装行业访谈录

10月2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改装分会承办、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战略协办的2021中国汽车改装行业高峰论坛暨汽车个性定制改装趋势大会在广东东莞顺利召开。

本届论坛以“抢滩个性定制改装、领潮汽车发展趋势”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性能整车、升级零部件行业、主流媒体及从业企业共计300余位代表参会。

本站媒体应邀参与对论坛嘉宾的群访报道,围绕中国汽车改装行业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探讨当前行业焦点热点问题。

张健:建立完整的汽车改装市场管理体系,塑造中国本土的改装文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越野车分会理事长张健接受媒体群访,围绕“市场”“文化”“管理”三方面分析了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发展趋势,剖析了当下制约中国改装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正确看待个性定制改装,改装市场消费需理性看待

张健指出,随着汽车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和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在汽车发挥交通功能的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显现。新消费趋势时代,将催生新的汽车文化,个性化需求将得到极大释放。虽然汽车改装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从这一行业表现出来的蓬勃动力已然势不可挡。

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要明确个性定制改装的目的以及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有些人只是想在外观上有所变化,有些人纯粹是为了驾驶乐趣而改装。部分车主为了追求个性,不惜花几千乃至上万元对爱车进行装饰、改进,为的就是享受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然而一味追求性能的释放带来道路安全问题也是不理智的,但是对所有的改装“一票否认”、全盘禁止也是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制造端更需要精准洞察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拒绝盲目改装,需基于使用场景精准匹配功能需求和改装产品,达成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引领消费者理性消费。

塑造中国本土的改装文化,消费者使用场景需落地

对于消费者而言,改装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延续,它的意义在于对使用车的当事人融入情感的满足,将一个冷冰冰的物件变成情感的寄托。因此,在推动汽车产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越野车分会理事长张健认为中国汽车改装市场需注重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

张健表示,中国改装市场已经面临起步阶段,应建立起消费者与中国改装市场的信任度,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定制改装的需求。在大多数消费场景中,消费者作为被服务人群,仍处在“被动”的状态,它们并不考虑消费者的喜好,而改装则是一个很好地突破口。中国汽车改装市场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生产,落地使用场景,由“购买管理”变为“使用管理”,深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个性化选择。更重要的是,中国应该对使用车的当事人融入情感的满足,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汽车改装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模仿、照搬照抄国外的改装文化。

中国改装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应推动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访谈中,张健提到近来年中国汽车改装项目主要还是以外观及内饰上的改变为主。商务车、乘用车的改装和一般轿车的改装,往往都是装饰性改装,目的是为了提升档次。轿车的改装往往是在装饰上达到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而商用车里的对载重车的改装几乎已成为“正常”现象。越野车的改装基本上是装饰性加功能性,原来要想改装一台越野车需要在国外订购套件,但随着中国汽车技术的更新迭代,现在本土厂商已经可以为越野车独立配套件了。如果有相关改装标准法规出台的话,将会大大助推改装行业的发展。

针对媒体特别关注的“如何引导改装行业合法合规发展”的问题,张健进行了细致的回答。他认为从行业监管角度看,推动整车厂授权改装可以更好的监管改装行业并确保车辆安全。政策上适度的放开汽车改装市场,可以促进整车厂及改装厂开展规模化的汽车改装业务,推动汽车改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汽车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但同样有改装资质、改装能力的企业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与接受监督管理的义务。相信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业界同仁的努力下,一定能推动改装行业政策标准尽快落地实施!

陈璟玥: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璟玥出席会议并接受媒体群访,内容围绕中国汽车改装行业未来发展问题进行展开。

改装版块逆势上扬,新机遇伴随新挑战

面对“如何看待汽车改装行业新变化”的问题时,陈璟玥回答,新冠疫情带给大家的变化有目共睹,对当前经济形势造成一定压力,但2020年以来汽车改装市场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并且增长程度不低。时至今日,改装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在整体汽车市场规模中不甚显著,但未来可挖掘的空间非常大。随着90后为主的汽车消费者步入汽车消费的主舞台,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这是汽车改装行业的机遇;同时随着汽车改装行业和改装市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进一步获得成长和突破,将成为汽车改装市场面临的新挑战。这需要行业协会和主机厂来共同引导和支持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规则“松”“紧”须有度

陈璟玥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改装目前发展较好的有三大区域:欧洲区域、美国区域和日本区域。作为对中欧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深有研究的专家,陈璟玥以欧洲汽车改装行业为例,向媒体阐述了当前中国汽车改装行业的法规瓶颈问题。陈璟玥介绍到,平衡好“紧”与“松”的问题,是完善汽车改装法律法规的关键。在平衡过程中,一条重要的指标是“改装过程中是否影响到了汽车的安全系数”。如果用户只是在外部更改了汽车的涂装、增加了汽车的配饰,对汽车“内部”的关键零部件不做改装,不会改变汽车的性能等参数,使汽车的安全系数与出厂时保持一致,那么相关的法律法规就要放宽,不要过多限制;但如果用户要对汽车的底盘、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改装进而改变了汽车的性能,另汽车上路时的安全系数发生浮动,那么相应的法律法规就要严加约束,要确保此类改装车符合上路标准,不会对机动车和行人产生安全威胁。

陈璟玥还提到世界上发展的比较好的改装车行业,以欧洲德国为例,很多有历史的改装大厂都有着一套非常成熟且严格的安全系数评判标准和流程,中国的相关监测程序还处于发展阶段,距离欧洲和世界还欠缺一些经验,需要不断缩小差距,以促进中国汽车改装行业良好有序发展。

大环境趋势向好,相互配合才是王道

对于汽车改装厂将如何发展的问题,陈璟玥表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改装的车企要寻求大的发展,首先要形成规模化。陈璟玥指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发展通道之时,一定会产生规模化效应。主机厂花了10年的时间将新能源汽车产量从几千台提升到100万台,但是从去年到今年,这100万台很快就变成了200万台,当它一旦进入快速上升通道的时候,就会形成爆发式的增长。改装厂形成规模化的其关键在于要和主机厂配合,这也是很多有实力的改装厂所实施的策略。

陈璟玥进一步解释道,如果改装厂商一定要选择追求专业化、专精化的方向,比如只专门做汽车的音响改装是一个思路,但在国外就算是专精化改装也需要要和各个主机厂相互配合,因为在改装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细节,很可能会出现单一专业化运作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而配合作业在此时就能充分发挥优势,容易高效解决问题。

从改装行业来讲,首先应该打通主机厂和改装厂的壁垒,使其能够“配合作战”。在全球范围来讲的话,主机厂与改装厂都是相配合运作的,因为只有更好的改装才能服务于主机厂的个性化,如此才能帮助主机厂提升销量与市占率。目前为止,国内主机厂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可圈可点,但是改装厂这方面来讲,改装的配合度不高,陈璟玥认为,这正是中国汽车改装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

在企业代表群访环节,北京车玩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男、上海丰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增良、天津工匠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冯晓彤三位嘉宾从产业链各角度看待改装行业发展趋势,共谋行业健康发展之策。

刘胜男:改装政策的松绑,需要我们一起正向推动

北京车玩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男对改装政策趋势给出自己的分析。他指出,汽车改装领域初级的红线太多,很多有关安全性的标准制定不够完善,导致改装后车辆的标准质量无法做到统一管控,给政府管理造成很大压力。

到现在为止,中国在后市场领域的产品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质量认证体系,而政策的松绑需要一个倒推的逻辑。因为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在诞生之初就是一个非常规的发展轨迹,先是主机厂选址建厂,然后周边的供应商体系才相继搭建起来,比如一汽-大众的供应商就是围绕一汽-大众的质量体系与供应商体系来做的,而国外先是有了一批轮胎企业、钣金企业、底盘企业,然后主机厂再在这些基础上整合资源发展壮大。国内的供应逻辑相当于一个逆向的过程,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国内规定标准的流程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

刘胜男认为当前改装政策的松动其实还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信号,但国家总体的发展战略是要更好地满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汽车改装正好顺应了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在2021中国汽车改装行业高峰论坛上,商务部也给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所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讲,国家是有意愿培育改装市场发展的。中国汽车协会改装分会通过论坛将改装各领域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汇总、商讨,用行业的力量群策群力,再建言给商务部及相关部委就是一次很好的正向推动手段。期待未来在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协调与联合监管之下,会有一大批后市场领域的大品牌出现,引领汽车后市场的质量与服务越来越好。

王增良: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推动经认证的改装部件合法化

上海丰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增良从零部件的售后品牌厂商的视角给出关于改装行业的思考。他认为现阶段的中国轮毂改装包括整体的汽车改装还处于一个有待挖掘的状态。

在10月21日中汽协改装分会召开的的第一届理事会三次会议上就有一则数据,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改装的比例是80%,占整个后市场的40%以上,而在中国,汽车改装比例只有5%,占整个后市场的比例更是只有3%。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但在汽车改装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改装都是包括轮毂的改装相对比较算刚刚起步,但是也应该看到国家对轮毂是有一定再放开的。

消费者对于汽车改装领域有需求,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仍需要逐步完善。王增良认为,当前整个行业改装厂、改装店从业者以小规模发展为主,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依,导致改装行业存在诸多乱象,非法改装问题频出,成为危害行业健康合规发展的一大弊病。所以上海丰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去年申请成为中汽协改装分会的理事单位,在协会组织下参与起草有关乘用车轮毂改装的标准草案。在草案里制定了轮毂改装相关的规范,包括轮毂的尺寸概念的变更等也做了相关规范与描述。未来上海丰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更精、更细、更好的聚焦轮毂市场,并继续通过协会等平台与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沟通,如工信部、商务部、公安部、交通部、甚至包括保监会,就当前定制改装标准法规(轮毂)下一步放开的方向进行交流。通过标准来规范汽车改装市场的发展。

冯晓彤:汽车文化的普及,需要与用户一起玩起来

天津工匠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冯晓彤提到,我国的汽车消费者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群年轻的消费群体有着极强的个性,追求彰显自我的独特事物,汽车改装能满足他们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这也进一步的证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势态逐渐向好。

汽车改装文化起源于赛车运动,为了提高赛车的性能,各大厂家会对原车进行改装升级。随着后来汽车的日益普及,普通车主也开始尝试改装,这一阶段的改装除了为提升性能之外,还产生了很多以外观和内饰为主的尝试,由此慢慢形成了各自的改装风格及文化。汽车改装文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健全的法律法规、用车观念的普及以及自下而上的群体性汽车活动,这些都是发扬汽车改装文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在政策法规上虽然没有对改装车放开,但民间改车的玩家一直在野蛮生长,并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风格雏形。

冯晓彤谈到,工匠派属于汽车改装领域的自媒体,通过对外观、内饰、机械动力等进行改造,与汽车厂商共同推进前装市场的改装品牌建设,为改装爱好者破解改装车上路难的尴尬难题。时代背景赋予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接触改装,玩改装,传播改装文化。他表示:“改装自信源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自国家自信。”工匠派希望在未来几年里能做出来一些更好的作品,把更多的有意思的改装文化与中国的自主品牌结合,与中国改装用户一起“玩”起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