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和有轨电车接连发生状况 武汉市民如何应对?

行人在廊道内吵架险撞上BRT 小车转弯不看灯撞上有轨电车武汉市民如何应对公共交通升级4月4日,一辆白色东风新能源轿车在关山大道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路口,由于没有注意信号灯,与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相撞,有轨电

行人在廊道内吵架险撞上BRT 小车转弯不看灯撞上有轨电车

武汉市民如何应对公共交通升级

4月4日,一辆白色东风新能源轿车在关山大道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路口,由于没有注意信号灯,与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相撞,有轨电车车头受损,维修费用需要6万元。3天前的晚上,雄楚大道BRT廊道内上演惊魂一刻:一对年轻男女发生争吵,女子突然冲向正在行驶的一辆BRT1路公交车。幸亏当事公交司机提前防备紧急刹车,在距离女子仅约1米远处稳稳停下。不到一周时间,同为半封闭状态下通行的BRT和有轨电车,接连发生状况。公共交通工具不断增多和升级,但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升级了吗?

半封闭通行的快速交通工具

不是想停就能停

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T1线所经过的关山大道,原本就车多、人多,横跨关山大道时,行人已经有看信号灯通过的习惯,但有轨电车运行后,过马路多了一个小路口,大多数行人和电动车还是跟往常一样,左右两边一看,估计过得去,就从有轨电车行驶区穿行而去。  

家住在关山春晓小区的史先生说,有轨电车从空车试运行开始,每天从门口来来回回地跑,速度好像并不快,到了路口总是走走停停,感觉就是一台加长的公交车。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都跟史先生一样,认为有轨电车似乎“说停就能停”。

但他们并不清楚,车身全长34.8米的光谷量子号,最高运行时速可达70公里,加上超过20吨的自重,导致巨大的惯性增大了刹车距离,从刹车到停车至少有10米以上。

没有交通规则意识

BRT、有轨电车不快也不安全

按照此前公布的通行方案,有轨电车沿关山大道行驶,经过南湖大道、雄楚大道等大路口时,与社会车辆一样停下等红灯。而行至一些小路口时,有轨电车两侧社会车辆前方的交通指示灯变成红色,有轨电车则享受优先放行。

但由于不遵守交通指示灯通行,随意穿行的市民和非机动车较多,T1目前显然没有达到设计时速。

根据4月1日开始实施的《武汉市有轨电车管理暂行办法》,有轨电车行经路口的黄网线,为禁停线,禁止临时停车、禁止过路口车辆在此停留。记者观察发现,不少车辆停放在黄色网格线附近的路口,导致关山大道上的左转、右转车辆,进小路受阻,不得不在黄色网格线上排队停留,有轨电车经过时只得提前减速甚至停车等待。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BRT公交身上,BRT开线以来遇到过10次紧急险情,其中有3次是路人穿越护栏进廊道,发生过4次非机动车摔倒在BRT车前,还有3次险情出现在廊道路口,因为社会车辆违反信号灯穿行廊道,差点与BRT公交相撞。

公交集团称,尽管廊道入口明确标明“公交车通行,禁止社会车辆、电动车、行人进入廊道”,但仍有不少社会车辆进入廊道内混行,借道通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也特别多。

BRT司机无奈地表示,电动车在廊道内随意变道、行人在廊道路中间散步慢行,社会车辆在廊道内逆行撞护栏更是时常出现。在各种车辆的干扰下,BRT很难达到设计的通行时速。

建立新的通行秩序需要时间

更需要严格管理

BRT、有轨电车都是近年来出现在武汉的新型交通工具,很多市民对这种半封闭交通工具的认识比较模糊,武汉交通专家胡润洲认为,交通路网升级了,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也该升级,建立新的交通秩序需要时间,也需要严格管理。

记者在对市民的采访中发现,抢行、闯红灯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确实影响有轨电车、BRT等新型交通方式的运行,但对这类交通工具通行规则不了解,也是市民“乱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次坐有轨电车到光谷天地聚餐的市民张先生说,过路口时有各种信号灯,但作为行人,自己并不清楚哪个灯是引导过马路的,“行人通行的引导不明确,肯定会导致乱行!”

胡润洲建议,尽管外地的有轨电车没有在路口设置横栏,但在市民尚未熟悉这类交通工具的通行规则的条件下,光谷能不能先在小的平交路口使用自动横杆,让大家形成习惯后,再逐渐放开?

记者魏娜通讯员卓利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